首页 > 专题 重大事件专题 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实践心得
谁侵害群众利益就收拾谁!
2013年09月10日 09:14元代有无名氏散曲《醉太平·讥贪小利者》如是说:“夺泥燕口,削铁针头,刮金佛面细搜求,无中觅有。鹌鹑膆里寻豌豆,鹭鸶腿上劈精肉,蚊子腹内刳脂油,亏老先生下手!”指斥贪官污吏与民争利之苛毒。而今,海林个别党员干部以各种手段侵占低保户的补助,不啻一种“鹭鸶腿上劈精肉”的贪酷行为!
低保是国家为最底层困难群众构筑的社会救助体系,是涉及千家万户的一项民生工程。民间有句俗话叫“饥时一碗,胜过饱时一瓢”。每月几百元的补助对于富贵人家来说,是微不足道的小钱,但对于身处生活窘境中的人们来说,是名副其实的“活命钱”。个别党员干部违规为他人办低保,让不该享受低保的人享受到低保,势必使本该享受低保的人失去应得的“活命钱”,就会使贫困群众的生活雪上加霜。低保,成为个别党员干部可揩之油、可拔之毛、可分之羹,真是“亏老先生下手”!
群众把低保户形象地称作“吃低保”,一个“吃”字凸现其保障生活底线的意义;而个别干部违规办理“人情保”、“关系保”,也是在“吃”低保,而这个“吃”就是“贪”的代名词。街道干部、社区工作人员“吃”低保影响极为恶劣,因为这些工作人员在基层群众眼里就是政府的化身,一旦群众发现了办理假低保,就会对这项救济制度产生怀疑。同时,低保除了补贴金之外还包括国家对低保户衣食住行等多方面的扶持,假低保使一系列相关福利政策在实施过程中变了质、串了味,制造了各种社会矛盾,更直接地影响到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
谁损害了群众的利益,就对谁不客气!海林市在查处“假低保”案件中运用群众路线这一科学方法,展开拉网式入户核查,历时三个多月的逐一走访调查,用“较真儿”的态度纠正了不符合政策的低保户,用“火眼金睛”看住了民生资金,用事实依据查出了涉案干部,并从严查处,涉案干部除了受到党内处分,还受到了相应的法律制裁。此番对假低保的真问责,挽回了公信力,赢得了民心,也给广大干部敲响了警钟:不要把自己手中的权力当成攫取私利的手段,不要抱着侥幸心理伸出贪婪之手、揩油之手、拔毛之手,手莫伸,伸手必被捉!
同时我们应该看到,虽然我国《最低生活保障条例》、《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最低生活保障工作的意见》都对低保的审查和落实有详细的说明,但在实际操作中仍有漏洞可钻。绝对的权力会导致绝对的腐败,如果分配低保资源的权力不受约束,那么类似“鹭鸶腿上劈精肉”的扶贫腐败就还可能发生。唯有通过严格监管,严格问责制度,把享受低保的条件、申领过程、常态管理等环节在阳光下暴晒,才能促使低保的分配更加公开、公正和公平,才能让低保有限的资金真正用于保障贫困群众的生活底线。
责任编辑:闫文刚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3/0910/732986.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