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纸张 字号选择:超大 行高 带图打印 返回原文

首页 > 文库 理论观点荟萃

北京:要重视纾解群众关心的教育问题

2013年09月13日 14:13

“史上最严减负十条”、教育部前发言人倡议取消小学英语、国务院公布征求意见拟修改教师节日期……近段时间,教育问题再次成为舆论焦点。人们对此高度敏感,既是对自家孩子负责的举动,也透露出深深的教育焦虑。

在中国文化中,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愿真挚急切。也因此,群众对教育问题历来十分关心。客观讲,近些年我国教育虽取得较大发展,但群众仍有不少担忧,对此我们必须予以重视,想方设法尽快解决。

比如,“减负”问题。对“减负”首先应有一个冷静清晰的认识。究竟何为“负”,“减负”要减到多少,都是需要考量的。小学英语减,国语教育就要加;基础教育阶段减得多,高等教育阶段就不能少;一些机械的、过时的东西被减掉,真正打基础、价值新的元素就要补上。当前“减负”工作雷声大雨点小的症结就在于,每一个学生的天资禀赋不同,学习方法有异,企图用“减负”这把剪刀来“一刀切”本身就是不科学的。此外,在现今教育体制和考试指挥棒下,“当减不减,当强难强”的状况相当突出,确实很难让人满意。

再如,一些教育人士、学生家长在谈到我国教育时,最喜欢说的一句话就是“中国教育禁锢了学生大脑,扼杀了学生的创新能力。”这显然是一个认识误区。有人大谈美国学生创新能力强,却忽略其几乎汇集世界最优秀学生的现实。而实际上,同样有很多中国学生在国内国外学习、工作上表现出不错的创新能力。学生创新能力不足,不能动辄就把板子全都打到教育身上。宽松活泼的教育土壤固然需要,但更少不了孩子自身的勤奋刻苦和努力钻研。

还有教育资源分配的问题。目前,我国地区之间、城乡之间教育资源分配不均、教育水平差距不小等问题依然严峻,群众强烈期盼得到解决。抓好教育资源的分配需要各级各地政府部门有决心,有耐心,有恒心。必须花工夫去了解本地区教育现状和实际,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才能把教育资源配置好,利用好。各地政府手中的教育“短板”得到及时修补,全社会教育水平和教育质量自然就能整体提升。

教育无小事。对个体来说,教育影响命运;于国家来讲,教育决定未来。除以上谈到的几点外,群众关心的教育问题还有很多,我们必须重视纾解。这既需要对教育事业进行科学的整体设计,同时也要求管理部门具有改革的思维和胆魄,适当下放手中权力,把其交给爱教育、懂教育、管教育的人来办,如此教育事业才能焕发不竭活力和生机。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3/0913/734171.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