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纸张 字号选择:超大 行高 带图打印 返回原文

首页 > 特稿 国际热点启示

四大亚太国际金融中心成人民币国际化跳板 离全球性货币还差“完全可兑换”

2013年09月13日 13:30

 

9月10日发布的2013年度“新华-道琼斯国际金融中心发展指数报告”显示,香港、东京、新加坡、上海这四个亚太地区国际金融中心在全球范围内已形成相对稳固、集聚的地区金融中心组团。上述四大金融中心的人民币业务更是开展得如火如荼,尤其随着上海自贸试验区的获批,上海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也将有大幅度提升,上海也将成为未来人民币国际化的主要跳板。

币值稳定赢得国际信任

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已经成为不可逆的趋势。国际清算银行发布最新报告显示,人民币已跻身全球前10大交易货币,按外汇成交额算跃居第9位,超过了瑞典克朗和新西兰元。环球银行金融电信协会也发布报告称,人民币在今年6月的支付货币中位列11,距离全球10大支付货币仅一步之遥。

国家外汇管理局国际收支司司长管涛撰文表示,以人民币标价的金融产品现已涉及货币、债券、股票、基金和保险等多个领域,产品类型多样。与此同时,市场规模也日益壮大,截至2013年4月末,离岸人民币资产规模约为1.4万亿元(不含人民币外汇即期和远期市场)。

人民币在全球货币序列中的地位不断攀升,秘诀何在?

1

(图片:国际清算银行最新报告显示,人民币已跻身全球前10大交易货币。)

业内人士认为,人民币得以被国际认知并接受,同币值的稳定分不开。随着美联储退出QE的预期日益强烈,部分新兴经济体出现大幅波动,而人民币对美元的即期价格依然围绕6.12附近运行。

中国银行近日发布的《中国银行跨境人民币业务白皮书》显示,七成受访境内客户将规避汇率风险作为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首位优势,多数境外客户则将币值是否稳定列为是否接受人民币的最重要考虑。由此可见,人民币保持币值稳定有利于稳步提升人民币的跨境使用水平。

《新华-道琼斯国际金融中心发展指数报告》并称,人民币的认知程度高,还同我国经济的增长势头良好、改革人民币汇率机制以及推进人民币国际化战略有着密切联系。

 

在岸与离岸多中心齐发力

2013年国际金融中心的排名榜上,香港首次超越东京,跻身前三。由此,香港、东京、新加坡、上海四个亚太地区国际金融中心在全球范围内已形成相对稳固的集聚的地区金融中心组团。

上述四大金融中心的人民币业务发展势头可谓锐不可挡,足以显示出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在岸与离岸市场相互作用所产生的巨大能量。

管涛表示:“从理论上讲,中国内地对人民币离岸市场没有域外管辖权,其发展是市场选择。但如果没有内地政策支持,人民币离岸市场无法取得今天的成就。”

香港较内地金融外汇管理更为开放,且与内地经贸联系紧密,发展成为人民币离岸金融中心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目前,香港人民币离岸市场已形成自己的人民币基准汇率和利率。恒生银行执行董事冯孝忠建议,沪港两地可以建立有额度的人民币对流机制或发行“双城债”,为沪港合作提供新契机。

新加坡也正式成为了另一个人民币离岸中心。目前已发行了四只人民币计价的债券和首只以新加坡币与人民币双币计价的股票,此外人民币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的试点也拓展到新加坡。

在东京外汇市场,人民币与日元直接交易已开展了一年有余。中国商务部最新数据显示,人民币与日元平均每日交易额在东京市场为150亿日元,人民币直兑日元正在释放良好的“样板”效应。

2

(图片:上海自贸试验区将在人民币国际化中扮演重要角色。)

与此同时,此前一直作为在岸人民币中心的上海将随着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的正式运营,开展人民币的离岸业务。市场普遍预期,监管层将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探索面向国际的外汇管理改革试点,建立与自由贸易试验区相适应的外汇管理体制;鼓励企业充分利用境内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实现跨境融资自由化;深化跨国公司总部外汇资金集中运营管理试点,促进跨国公司设立区域性或全球性资金管理中心。

安邦咨询首席研究员陈功分析认为:“随着上海自贸区的发展,上海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及人民币国际化的速度,都将有大幅度提升,上海也将成为新时期人民币国际化的主要跳板。”

不过,也有部分业内人士也担忧其可能引发的资本套利行为,给风险管理带来一定难度。

“对跨境人民币业务引起的套利行为及相关跨境资金流动波动要有一定容忍度,其有利于促进人民币利率和汇率形成机制,”管涛坦言,“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要始终坚持改革与开放并举,在风险可控前提下,继续支持境外机构参与境内债券市场、货币市场和外汇市场。”

 

必先善其身再完全可兑换

尽管人民币在海外的接受度日益提高,但汇丰中国首席经济学家屈宏斌看来,中国若要拥有真正的全球性货币,人民币必须实现完全可兑换。

据屈宏斌判断,现在是推行人民币完全可兑换的绝佳机会,很多必要条件都已具备,如经常项目收支取得平衡、汇率更趋灵活并已接近均衡水平、境外市场人民币使用迅速增长以及内地金融改革正在加快。

“人民币完全可兑换将使人民币成为真正的全球性货币,并最终成为美元之外的另一种储备货币,”屈宏斌深信,人民币自由可兑换将在五年内实现。

结合既有的一些动作看,中国资本项目开放的改革正在进行,实际推进的速度要比设想中快很多,尤其是在放松跨境商业信贷与对股票市场的管制方面。记者日前从上海银行获悉,上海银行为首批境外人民币股权投资某试点企业提供了首单境内股权投资服务,国内第一笔RQFLP境内投资业务顺利“落地”。

然而,瑞银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汪涛称,人民币可兑换有一个先决条件,即一个开放的、有深度和广度的国内金融资本市场。目前中国股市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债券市场依然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因此,目前的重点应着力于推进国内结构性改革和金融改革,资本账户的开放宜审慎进行。(完)

(转载请注明来源:宣讲家网站71.cn,违者必究。)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3/0913/734220.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