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库 理论观点荟萃
陕西:“一把手”当好作风建设的标杆
2013年09月17日 09:53原标题:清风正气如何成为常态
“毒奶粉”、“问题肉”的发生,催生渭南在全国率先建立起了全新的无缝监管体系和工作机制,经验得以在全国推广;对“富民强市”、“小康渭南”目标的追求,促使渭南在西部地区开始了简政放权的破冰之举,进一步理清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中介组织、上级政府与下级政府等权限,系列改革在渭南铺开,极大地激发了经济和市场的内生动力,更彻底地破除了“权利寻租”的温床。此外,渭南近年来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加快建设陕西东大门的战略部署,在城镇化、工业化和现代农业发展上取得有目共睹的成就,让关注渭南发展的人们强烈感到了渭南决策层的创新能力和直面问题、勇于担当的责任意识。
然而,新形势、新任务对干部能力、道德和作风提出了新要求。针对一些党员和干部身上存在的问题,要从严治理,更要善于反思。一些事件和不良现象,绝非偶然发生,也并非没有制度,正如渭南市委主要领导所说的,问题的根源还是在于人,在于工作作风、在于职业操守、在于纪律观念。敢于直面问题,严肃反思不足,思考创新性的解决方案,是公众衡量政府公信力的一个重要标尺。在解决党员干部队伍还存在的问题中,渭南市委、市政府在全市各级党员干部中有声有色地开展了职业道德岗位职责纪律作风大整顿、大排查活动,以此根治作风上的沉疴顽疾,可谓渭南开拓创新和直面问题勇于担当的再现。
当前,渭南市开展的这一大整顿、大排查活动,正是一次有针对性的纪律作风管理创新。以职业道德、岗位职责、纪律作风整顿为主题,以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为重点,着力整治责任观念不强、职业道德失范、作风纪律涣散、宗旨意识淡薄等突出问题,已经查处了一批违纪违规的典型事件,还在探索建立一批实在管用的长效机制。
针对职业道德失范,进一步坚定宗旨意识,不为小利而失德,担当责任、求真务实,建立完善的职业道德规范体系。针对岗位职责缺失,进一步树立责任意识,切实增强工作的主动性和执行力,做到目标兑现不打折扣、制度落实不搞变通。针对纪律作风松散,进一步加强自律意识,坚持明察暗访和专项检查相结合,严格遵守廉洁自律的各项规定,营造勤俭节约、求真务实、健康向上的氛围。
“一把手”当好作风建设的标杆,是这项活动的庄严承诺,也是作风建设的突出亮点。理念能否深入人心,活动能否取得实效,
措施能否落到实处,最关键的一点就是“‘一把手’要当好标杆”。对于已经发现的问题,“一把手”首先要认真反思,深挖细究、对症下药、彻底整改。这是对自己的鞭策,也是对群众的承诺,更是对干部作风的导向。
在实际工作的开展中,“一把手”当标杆、作表率、拼实干,还直接关系到一个地方、一个行业、一个部门的作风形象和工作实效。“一把手”当好作风建设的标杆,把群众评判作为重要依据,群众不只看你说了什么,更要看你做了什么、做成了什么。“一把手”当好作风建设的标杆,做到“敢讲、真做、严评”,党的政策就会“不言而信”,干部的作风就会“不令自正”。
“一把手”当好作风建设的标杆,让清风正气成为我们工作的常态,这将从根本上促进各级领导干部工作作风的转变,而把作风建设与履行工作职责、改进服务态度、解决突出困难等结合起来,提升行政工作效能、增强执政为民的能力,还将把作风建设的具体成效,一步步体现在区域综合实力的增强上、体现在人民幸福指数的提升上。
责任编辑:董洁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3/0917/734270.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