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纸张 字号选择:超大 行高 带图打印 返回原文

首页 > 文库 理论观点荟萃

甘肃:使哲学社科领域成为马克思主义重要阵地

2013年09月17日 13:09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工作会议讲话中指出:党校、干部学校、社会科学院、高校、理论学习中心组等要成为马克思主义学习、研究、宣传的重要阵地。这些领域的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充分认识哲学社会科学工作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高度相关性,切实牢记使命,进一步增强对马克思主义的学习、研究和宣传能力,更好地发挥哲学社会科学在认识世界、传承文明、创新理论、资政育人、服务社会方面的重要作用。

坚持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旗帜和灵魂,是帮助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有力武器。哲学社会科学作为党的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而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必须坚持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总书记在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精神,努力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坚持用马克思主义思想统领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自觉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指导科研、教学、宣讲等,并使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更好地体现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和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坚持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必须老老实实地认真刻苦阅读和钻研经典原著。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都是从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总结概括出来的;要想完整准确地把握之,必须直接向经典著作求教,在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上狠下功夫,真正做到弄懂弄清弄通马克思主义学说的原意和精髓所在。马克思说过:“在科学上面没有平坦的大道可走,只有在崎岖小路的攀登上不畏劳苦的人,才有希望到达光辉的顶点。”列宁在十月革命后曾不止一次地提倡阅读经典原著,谆谆教导年轻同志要克服畏难情绪,花些时间至少要读几本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主要著作。我们党的几代领导人也历来倡导学习马列主义著作,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最近的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指出:“要有志存高远的要求,耐得住冷清和寂寞,静下心来通读苦读”。认真刻苦阅读和钻研经典原著,就是要分清哪些是必须坚持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哪些是需要结合新的实际加以丰富发展的理论判断,哪些是必须破除的对马克思主义的教条式的理解,哪些是必须澄清的附加在马克思主义名下的错误观点。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更好地把马克思主义运用于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教学、宣讲,进而明辨是非,拒斥和反驳形形色色的敌人对马克思主义的一切歪曲和攻击。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肩负着学习马克思主义、捍卫马克思主义、研究马克思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历史重任,肩负着认识世界、传承文明、创新理论、咨政育人、服务社会的神圣使命,对此,必须要在坚持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上当先锋、做表率。

提高创新能力和研究质量

创新是一切科学活动的生命。习总书记在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指出:“做好宣传思想工作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需要创新。”积极推进哲学社会科学理论体系、学术观点、科研方法、宣讲形式创新,形成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中国话语权,既是党中央站在时代高度提出的一项战略任务,也是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增强哲学社会科学创新能力,提高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质量和宣讲效果,就必须认真开展调查研究。当前,我国改革进入攻坚阶段,发展处于关键时期,在基层,各种矛盾交织,各种问题丛生。面对此种情况,党和国家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需要哲学社会科学提供可靠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搞好调查研究,一是要用真心。在进行调查时,要坚持把群众的呼声当作第一信号;把群众的需要当做第一选择;把群众的利益当作第一考虑;把群众的满意当作第一标准。在做研究时,要切实考虑群众利益,有针对性提出对策建议。二是要有真亲。人民群众是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衣食父母、服务对象。到人民群众中开展调查研究,必须满怀对人民群众的真亲真爱,这是我们调查研究取得实效的重要前提。三是要做真功。调查研究是一项十分艰苦的工作,只有敬畏人民、尊重群众、体恤基层、带着责任、直面矛盾、放下架子、扑下身子、一沉到底,走家串户察民情,坐在炕头听意见,才能了解到真实情况,才能掌握第一手材料,才能弄清楚群众在想什么、急什么、盼什么,才能向有关决策机构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和意见。四是要听真话。因为只有“真话”才能反映真情。要从群众那里听到真话,最好的办法就是和群众交朋友,打成一片,做他们的贴心人。否则,群众就不会和我们讲真话,我们也就达不到调查的目的。五是要取真经。真经,就是真正先进的经验,真正经得起推敲的作法。许多难点问题在有关领导同志和专家学者那里还正在一筹莫展的时候,在群众那里早已有了解决的办法。所以,在调查研究中,一定要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拜老百姓为师,虚心向群众学习。六是要献良策。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以心怀“忧民之忧”意念,在充分调查掌握第一手材料的基础上,向有关领导和决策机关反映真实情况,提出意见和建议,有一说一,有二说二,有喜报喜,有忧报忧,不怕暴露矛盾和问题,更不怕得罪人。

通过理论宣传汇聚正能量

习总书记在全国宣传工作会议讲话中指出:要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指导工作,面向全社会深入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宣传教育。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必须自觉地承担起科研与宣传的双重职责。哲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一样,都是第一生产力,同时又都是潜在的生产力。这个潜在的生产力只有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时候,才能充分体现出其存在的价值。

相对于自然科学而言,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过程和途径要复杂得多,曲折得多。将科研成果以理论宣传的形式普及到广大干部群众那里去,为广大干部群众所掌握,才能转化为广大干部群众的自觉行动。所以,每一名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都必须在认真搞好科学研究工作的基础上,高度重视科研成果的宣传普及工作,并通过科研成果的正面宣传来汇聚发展的正能量。一是要充分利用研究成果正确回答时代发展面临的现实问题。当前,就是要着眼于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针对社会上存在的各种思潮,令人信服地讲清楚我们为什么必须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而不能走别的什么道路,明辨理论是非,澄清模糊认识;就是要着眼于巩固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深入研究阐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大意义和基本内容,积极探索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有效途径;就是要立足当前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国梦的伟大社会实践,深入研究回答我国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生态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面临的一系列新课题,推出更多对实践有指导意义和对决策有参考价值的理论成果;就是要针对我国改革发展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通过理论文章、研究报告、课堂讲台、社会调查等方式以通俗易懂、深入浅出、群众听得明白的语言、案例进行论证阐发;就是要对一系列新的实践经验进行提炼和概括,对一系列干部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解疑释惑。二是充分利用大众媒体宣传科学理论和科研成果。要利用报刊、电台电视台采访,解读理论热点,阐述理论观点,解答公众疑问;利用网络阵地向公众征集热点话题,积极尝试通过网络与专家互动,解答网民疑问,吸引网民参与;通过短信、动漫等新型媒体,增加科普元素,发布科普信息,开辟科普宣传的新形式;通过编印资料、文艺作品创作、展品制作等,推进科普创作繁荣。三是努力推动哲学社科工作服务基层活动。要让哲学社会科学走进生活、走向大众,在指导现实中开拓阵地、实现价值,创建品牌,服务社会;要认真组织开展“社科理论下基层”活动,通过举办专题报告会、召开专家调研咨询座谈会、开展社科知识宣传普及活动等,为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理论服务。

(作者系省社会科学院政治研究所所长)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3/0917/734511.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