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纸张 字号选择:超大 行高 带图打印 返回原文

首页 > 文库 理论观点荟萃

广西:把高校办成马克思主义学习研究宣传的重要阵地

2013年09月17日 13:09

习近平同志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站在党和国家全局高度,深刻阐述了事关宣传思想工作长远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进一步明确了新形势下宣传思想工作的目标任务、其本遵循,是做好新形势下宣传思想工作的纲领性文献。习近平同志在讲话中专门指出,党校、干部学院、社会科学院、高校、理论学习中心组等都要把马克思主义作为必修课,成为马克思主义学习、研究、宣传的重要阵地。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同志的讲话精神,对于净化高校宣传思想工作,把高校建设成为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重要阵地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认清形势直面挑战,打好宣传思想工作主动仗。当前,国际形势复杂多变,西方各种思潮在冲击全球的同时,也在渗透、影响着我国的主流意识形态;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和经济结构调整重要时期,体制转轨、社会转型、思想多样、利益多元,加上现代传播技术日新月异,我国网民数特别是大学生网民规模巨大。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环境、对象、范围、方式也随之发生了很大变化。这就要求高校做到因势而变、应势而新、顺势而创,净化宣传思想工作,杜绝各种“噪音”、“杂音”,还广大师生一个健康向上、团结鼓劲的环境。各高校应坚持把做好宣传思想工作摆在学校党政工作的首要位置,以净化宣传思想工作为突破口和着力点,狠抓党员干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不断强化理论武装;狠抓意识形态领域斗争,敢于亮剑消灭“噪音”、“噪音”;狠抓“本领恐慌”难题,充分发挥理论优势,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

大力宣传马克思主义,补好高校师生的“信仰之钙”。高校是知识分子最密集、最集中的地方,近年来师生整体趋于年轻化。改革开放后接受学校教育的,具有视野开阔,专业水平高,创新创业意识强等优点,但也不同程度存在着以自我为中心,不能很好处理个人、集体、社会的关系等方面的不足。特别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党史、国史知识的缺乏或者不足,加上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以及西方各种文化渗透和思潮的影响,部分高校师生不同程度存在理想信念迷茫、价值观念扭曲、社会责任感不强等现象,甚至出现了个别同党和政府离心离德之人。因此,高校必须准确把握新时期高校宣传思想工作对象的新特点,不断提升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增强宣传思想工作的解释力、吸引力和渗透力,在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的统一中,促进高校师生特别是党员干部对马克思主义真学真懂真信真用,努力建设一支让党放心、让人民满意的高素质教师队伍。为此,高校应坚持以党委中心组学习等形式为平台,以学校宣传文化系统为依托,强化马克思主义宣传,使广大党员干部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和理想信仰纯度得到持续提升。

净化宣传思想工作,向各种错误社会思潮“亮剑”。当前,意识形态领域并不平静,一些非马克思主义思潮或打着学术自由的幌子在高校招揽门徒,或采取隐蔽手段在大学师生中进行渗透,这给高校的意识形态工作带来了新课题、新挑战。“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高校宣传思想工作要矢志不渝地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指导思想的一元化;增强主动出击能力,着力提高宣传水平和引导能力。在事关大是大非和政治原则问题上,要敢于发声、及时发声、善于发声,旗帜鲜明表明立场、引导舆论,使广大师生能够科学认识和准确理解、把握社会思潮。要通过学校官方网站、官方微博等,加强正面宣传,传播正能量,服务好党的中心工作和大局,构建起多层次、立体式校园舆情监控体系,毫不留情与各种错误思想观念斗争,抢占高校舆论制高点。

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强化高校宣传思想工作阵地意识。高校要坚持党的教育方针,一切教学活动、科研活动和办学活动要真正做到遵循党的政治路线、恪守党的政治纪律,把高校建成学习、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坚强阵地。在宣传思想工作中,要正确处理学术研究与理论宣传的关系、言论自由与政治纪律的关系,做到任何时候都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要认真学习习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不断强化阵地意识,充分发挥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和理论工作者的优势,加强对深层次思想问题、热点敏感问题的集体攻关、协同研究,既主动亮明观点、表明态度,也为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提供学理支撑。

(作者为桂林航天工业学院党委书记)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3/0917/734939.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