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纸张 字号选择:超大 行高 带图打印 返回原文

首页 > 特稿 国际热点启示

【金融危机五周年】美联储量化宽松与国际金价如影相随

2013年09月18日 11:37

 

金融危机爆发五年来,国际黄金期货市场演绎过一夜暴富的神话——从2008年底的每盎司800多美元一路涨至1900多美元,经历过复杂的筑顶过程,也尝过“过山车行情”的滋味——2013年4月份跌破1500美元点位,随后急剧下跌,一度跌破1200美元点位。究其原因,美联储的量化宽松政策(QE)始终影响着国际金价的走势。

1

三轮QE促国际金价先扬后抑

从金融危机五年来的黄金k线图上可以清楚地看出,国际金价走势与美联储QE政策密切相关。

2009年1月美联储推出QE1,2010年10月推出QE2。经过两轮的量化宽松,国际金价从800多美元上涨到1900多美元。然而,在美联储2012年9月推出QE3后,市场预期不会有新一轮的量化宽松,利多出尽反成利空,国际金价没有上涨,反而掉头下跌。   

在美联储推出三轮QE后,美国的房价上涨、车市复苏、失业率降低、物价回升、长期抵押贷款利率也开始回升,此时,美联储讨论退出QE的声音也多起来。金价在经过前期大幅上涨后,调整的压力逐渐增大。今年4月份以来的黄金急跌行情,就与美联储退出QE的预期有直接关系。

国际金价距市场底部不远

现在市场关心的是,在美联储退出QE政策前夕,黄金市场面临多大的调整压力,调整的幅度有多大。

 

从4月份以来的黄金急跌行情来看,黄金的抛售方主要是西方大型投资机构和对冲基金。但是,在黄金的现货市场,新兴市场的中小投资者在金价急跌的过程中踊跃入市,出现了“中国大妈”投资群体,这一群体对实物黄金的需求对黄金期货价格产生了深远影响,是今年6月以来国际黄金期货价格触底反弹的一个重要因素。

不少西方评论人士在谈到金价到底下跌多深,在何处能够获得支撑的时候,经常谈到实物黄金的需求。中国的黄金现货需求在国际金价价格下跌过程中的急剧放大,表明国际金价距离真正的市场底部不远。

另外,从黄金供应的角度来看,据《华尔街日报》报道,几家大的国际金矿矿商目前的生产成本在每盎司1200多美元。今年4月以来国际金价大跌,几家大的国际矿商都缩减了产量,这对金价回稳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从需求的角度看,中国需求对国际金价的影响不可忽视。中国经济在金融危机以来保持了稳定发展的态势,特别是新一届政府上任以来,用市场化原则推进中国在关键领域的改革,用引进社会资本打破国有企业的垄断来推动经济效益的提升,这对中国经济的长期稳定增长打下了较好的基础,消化了金融危机以来积累的经济风险因素,也为市场提供了良好的预期。所有这些因素对中国的黄金现货需求提供了较强的经济基础。

因此,可以预期,在美联储退出QE政策前,国际金价以调整为主,但在1200美元附近有较强的支撑。

2

长期颓势难改

黄金一直以来作为具有双重属性的特殊商品而存在,既有货币属性,又有商品属性。金价对于地域政治动荡尤为敏感。然而,叙利亚局势近日出现的缓和迹象使金价上行动力减少。

 

此外,近期新兴市场资产表现不佳也使欧元成为投资者眼中的避险天堂,大量避险资金流入了欧元市场。分析人士指出,市场将欧元当作避险工具的现象可能不会只是短期的。目前,欧元区更注重增长,在低利率、复苏前景向好以及一体化加强的共同影响下,国际大类资产的相互关系及货币属性预计将发生变化。

因此,从长期来看,国际金价颓势难改。法兴银行大宗商品研究总监马克·基南此前在中国有色金属现货期货互动峰会上表示,法兴银行将对今年四季度国际金价的预期下调到至每盎司1200美元。

光大期货分析师孙永刚指出,从市场行为来看,在ETF持仓量和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CFTC)持仓报告中,较长的周期来看依然是向下的趋势,这对贵金属价格的长期着实不好。总体上看,市场对黄金期待的愿景来自政府无限货币超发的预期,但到目前政府资产负债或已达到上限,在这样的经济政策环境下,贵金属市场的前景依然堪忧。(完)

(转载请注明来源:宣讲家网站71.cn,违者必究。)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3/0918/735033.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