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特稿 国际热点启示
【金融危机五周年】遭遇金融危机美元不降反升 短期震荡长期看涨
2013年09月22日 09:12
金融危机的爆发凸显了美元作为安全资产的地位,美元又因美国经济率先走出危机阴霾而走强,被市场看好。虽然近期美国经济形势及货币政策的不确定性导致美元汇率回调,但市场认为美元在长期内仍将保持强势。
遭遇金融危机美元不降反升
金融危机起源于美国,但令人感到有些矛盾的是,在长期疲弱后美元对主要发达经济体货币却进入了上涨周期。
分析认为,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有四:一是危机爆发之初,美国股市受金融危机引发的市场恐慌影响持续受到重创,美元被市场认为是安全资产,对其他主要货币逐步走强;二是金融危机爆发使市场流动性偏紧,加上大宗商品价格飙升对实体经济造成重压,令美元走强;三是市场风险偏好减弱,投资者将海外资产大量变现或更加注重保值而非投资回报,增加了市场对美元的需求;四是金融系统崩溃使美国、欧元区及英国的经济均受到重创,各大央行纷纷把注意力从控制通胀转移到支持经济增长,投资者对欧洲央行、英国将会加快降息步伐的预期也加速了美元的上涨。
美国经济复苏支持美元走强
金融危机爆发后,从不良资产救助计划到大规模刺激政策,再到量化宽松,美国政府和美联储多次重拳出击试图让经济恢复造血功能,助力美国早于其他发达经济体率先摆脱衰退走向复苏,这成为美元对主要经济体货币走强的主要动力。
与此相对,2009年秋季爆发的债务危机使欧元区一度陷入可能解体的境地,导致欧元对美元汇率最低跌至1.20水平以下。
欧债危机爆发后,由欧盟委员会、欧洲中央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组成的“三驾马车”对身陷危机的国家展开救助,欧洲稳定机制等救助项目的推出,以及欧元区领导人在建立单一银行监管机制方面取得的进步成为一针针强心剂,使欧元区脱离解体的风险,也曾提振欧元出现阶段性回调。
本已陷入长期低迷的日本经济在金融危机后再次受挫,为刺激经济增长,日本央行几年来推出了几轮货币刺激措施,向市场注入了大量流动性,日元汇率被压低。日本首相安倍晋三以及央行行长黑田东彦上任以来表现更为激进,今年4月日本央行决定两年内将基础货币量扩大一倍以期在两年左右时间实现2%的通胀目标,令美元对日元汇率一度超过1美元兑换102日元的水平。
金融危机爆发后,发达经济体金融系统和实体经济都遭到破坏,新兴经济体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美元对新兴经济体的货币曾显著下跌。然而,随着发达经济体渐渐走出危机,一些新兴经济体却因内部财政赤字、外部贸易逆差等问题增长放缓,近期出现外资撤离的现象,导致其货币对美元大幅贬值。
(图为美联储)
美元长期仍然看涨
今年年初,一系列经济数据显示美国房地产和就业市场复苏势头强劲,市场人士对美元普遍持看涨态度,但随着欧元区和英国显示出微弱的复苏迹象,今年以来美元的表现没有此前预计的强劲。
此前市场认为,由于美国复苏进程稳定,美联储将会开始缩减量化宽松政策规模,美元供给减少将刺激美元强势上涨。美银美林3月份的基金经理调查报告显示,72%的受访者认为美元在接下来的一年里会升值,这一比例是有此项调查记录以来最高的。
但目前美国经济复苏出现了不确定性,美国一周申请失业救济人数虽然处在金融危机以来最低水平,但非农就业数据不佳,显示就业增长仍然缺乏动力。经济学家已经开始担心美国经济复苏形势没有此前预计的乐观。此外,近几个月美联储官员就何时开始收紧货币政策分别释放了不同的信号,这种不确定性对美元造成压力。
然而,欧元区方面,德国、法国等欧元区内的较大经济体经济出现好转迹象,欧元区走出连续六个季度的衰退,开始脆弱的复苏。如果欧元区数据继续表现积极,美元将会持续受到压力。
尽管如此,分析人士仍然认为美国的经济复苏相比其他国家更为稳定有力,美元会再次确立涨势,但可能不会像此前那么具有吸引力。另外,分析人士预计,新兴经济体货币在过快过多的贬值之后会出现回调,但美元对这些货币将长期保持强势。(完)
(转载请注明来源:宣讲家网站71.cn,违者必究。)
延伸阅读:
责任编辑:蔡畅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3/0922/735299.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