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 重大事件专题 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典型案例
王峰:记大山里的一名普通共产党员
2013年09月22日 10:32
路国志平时手摇三轮车上街,为预防交通意外,王峰(左)专门给老人找了一身有反光功能的矿工服。
洗了头发,擦了身体,换了新衣服,扎个辫子,马瑞高兴地笑了。
王峰(左)与义务帮扶小组的成员为残疾女孩马瑞洗头。
神华宁煤汝箕沟煤矿几乎所有孤老病残者的家里,都留有一张特殊的名片。
名片的左上角印有一面鲜红的党旗,背面有两行大号红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感恩中国共产党!”
名片的主人叫王峰,今年33岁,是汝箕沟煤矿的一名普通党员。他1999年退伍后来到矿山,先后在采煤队、保卫科、信息办工作。
多年来,这个给自己看病花钱都心疼的“傻子”,悄悄认下了30多门“穷亲戚”。这个被很多人当做“傻子”的人,还带动了40多个人跟着他一起“犯傻”。
在矿山深处,我们听到了一个个震撼心灵的故事,听到了一位共产党人的无私与大爱。
沐浴在爱心下的王峰,也用爱去照亮、温暖别人
王峰一家7口,父亲糖尿病,母亲心肌缺血、高血压,哥哥精神残疾,女儿大脑发育畸形,他自己也患有心脏病、高血压。“我们这一大家子人,只有我妻子和我哥的孩子不用吃药。”说起这些,这个每天带着速效救心丸、降压药的男人,脸上却看不出一丝愁容。
王峰的女儿今年9岁,幼年时因脑病导致残疾。从孩子3岁开始,王峰便带着她四处求医,但孩子的病情至今没有缓解。去年,王峰将女儿送到了矿上的小学,可是孩子只要去厕所,就会莫名地抽搐、晕倒,经常摔得鼻青脸肿。不得已,王峰让女儿辍学回家。
矿山职工、街坊邻里、企业领导、工会代表……很多不知名的好心人都曾多次帮助这个家庭。去年,矿上还帮助他的妻子李丽娟在居委会找了份工作。在大家的关爱下,这个“病痛缠身”的家庭,逐渐走出了阴霾,重拾阳光。王峰说:“现在我们家特别热闹,经常有很多人上门,给孩子织毛衣的,送菜、送水果的,给老人买牛奶的……”
沐浴在爱心下的王峰,也用爱去照亮、温暖别人。他将自己的爱分成两份,一份给家人,一份留给了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8月21日,王峰接到5个电话,都是他上门认的“亲戚”。他明白,“家里人”想他了。
第二天一早,轮休的王峰开上爱心“面的”,拉上几袋子矿上职工捐赠的衣物,开始串“亲戚”。
如今的汝箕沟煤矿,许多老住户外迁,挂着煤灰的老旧居民楼里,依然有许多困难群众。据不完全统计,矿区内残疾人有150多人。
矿山深处,王峰是很多人苦难命运里的一道光。
矿工陶冰峰因车祸半身不遂,瘫在床上七八年,大小便不能自理,妻子带着孩子悄悄离开。陶冰峰80多岁的老母亲,只得从青铜峡市赶过来照顾儿子。
王峰第一次到陶冰峰家,只在屋子的角落找到一点点米。
王峰说:“日子这么难,有啥困难就找我。”
老妈妈推辞着说:“你家里的日子也不好啊。”
趴在窗口许久没说话的陶冰峰突然说:“你要是不为难,下次来买几袋方便面吧。”
这个“奢侈”的要求,让王峰心里一酸。第二天一大早,他就送来了一大箱方便面,许久未见荤腥的陶冰峰一口气吃了好几包,那种快乐就像小孩子过年一样。
从那天起,王峰主动承担起给陶冰峰家送粮的工作,米袋子、面袋子浅了就赶紧续上。前段时间,他还给陶冰峰配了一部手机,在王峰的关爱下,多年来因少与人交流而已近失语的陶冰峰比原来开朗多了。
他经常挂在嘴上的一句话是:“只要我有的,我都愿意拿出来。”常有人疑惑地问他,“你到底是王峰还是雷锋?”
沐浴在爱心下的王峰,也用爱去照亮、温暖别人
王峰一家7口,父亲糖尿病,母亲心肌缺血、高血压,哥哥精神残疾,女儿大脑发育畸形,他自己也患有心脏病、高血压。“我们这一大家子人,只有我妻子和我哥的孩子不用吃药。”说起这些,这个每天带着速效救心丸、降压药的男人,脸上却看不出一丝愁容。
王峰的女儿今年9岁,幼年时因脑病导致残疾。从孩子3岁开始,王峰便带着她四处求医,但孩子的病情至今没有缓解。去年,王峰将女儿送到了矿上的小学,可是孩子只要去厕所,就会莫名地抽搐、晕倒,经常摔得鼻青脸肿。不得已,王峰让女儿辍学回家。
矿山职工、街坊邻里、企业领导、工会代表……很多不知名的好心人都曾多次帮助这个家庭。去年,矿上还帮助他的妻子李丽娟在居委会找了份工作。在大家的关爱下,这个“病痛缠身”的家庭,逐渐走出了阴霾,重拾阳光。王峰说:“现在我们家特别热闹,经常有很多人上门,给孩子织毛衣的,送菜、送水果的,给老人买牛奶的……”
沐浴在爱心下的王峰,也用爱去照亮、温暖别人。他将自己的爱分成两份,一份给家人,一份留给了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8月21日,王峰接到5个电话,都是他上门认的“亲戚”。他明白,“家里人”想他了。
第二天一早,轮休的王峰开上爱心“面的”,拉上几袋子矿上职工捐赠的衣物,开始串“亲戚”。
如今的汝箕沟煤矿,许多老住户外迁,挂着煤灰的老旧居民楼里,依然有许多困难群众。据不完全统计,矿区内残疾人有150多人。
矿山深处,王峰是很多人苦难命运里的一道光。
矿工陶冰峰因车祸半身不遂,瘫在床上七八年,大小便不能自理,妻子带着孩子悄悄离开。陶冰峰80多岁的老母亲,只得从青铜峡市赶过来照顾儿子。
王峰第一次到陶冰峰家,只在屋子的角落找到一点点米。
王峰说:“日子这么难,有啥困难就找我。”
老妈妈推辞着说:“你家里的日子也不好啊。”
趴在窗口许久没说话的陶冰峰突然说:“你要是不为难,下次来买几袋方便面吧。”
这个“奢侈”的要求,让王峰心里一酸。第二天一大早,他就送来了一大箱方便面,许久未见荤腥的陶冰峰一口气吃了好几包,那种快乐就像小孩子过年一样。
从那天起,王峰主动承担起给陶冰峰家送粮的工作,米袋子、面袋子浅了就赶紧续上。前段时间,他还给陶冰峰配了一部手机,在王峰的关爱下,多年来因少与人交流而已近失语的陶冰峰比原来开朗多了。
他经常挂在嘴上的一句话是:“只要我有的,我都愿意拿出来。”常有人疑惑地问他,“你到底是王峰还是雷锋?”
这个自己吃药花钱都心疼的男人,为别人花起钱来却一点都不心疼
因为心脏病、高血压,王峰住过两次医院,现在每天都要吃降压药。他的钱包里,有一大堆卡。有朋友开玩笑说:“你真是个有钱人,装这么多卡。”其实,这些卡都是药店的会员卡和医院的就诊卡。
拿起随身带的药,王峰告诉记者:“这个是二甲双胍,9元多;硝苯地平控释片,16片就要30多元;这个缬沙坦分散片,7片20多元,要是这些药钱都能省下来买点米面多好。”
这个不抽烟、不喝酒,自己吃药花钱都心疼的男人,为别人花起钱来却一点都不心疼。
王峰的工资不高,每个月2500元左右,妻子去年才开始在居委会工作,月收入只有1000多元。一家老小要生活,还要看病吃药,他却经常拿出钱去帮助别人。每次“走亲戚”前,他都会询问“亲戚们”缺什么,然后买好送过去。
在矿上,王峰和妻子一直租住在上世纪80年代建成的旧房子里。最近,他们准备贷款在平罗县崇岗镇买房,交定金时两口子犯了难,家里攒的钱还不够买一平方米。不得已,王峰只得向亲戚朋友借,最终才凑齐了3万元定金。
王峰的父母在贺兰县金贵镇红星村,村上的乡亲都知道王峰在做好事,经常有村民送来蔬菜水果。王峰每次探望父母,爱心“面的”都会被父母装得满满的,回家时他经常一路走,一路播撒爱心,等到了家车里又空了。
4年前的一天,王峰开车从贺兰县返回汝箕沟,路过平罗县姚伏镇时遇见两位老人拦车。王峰将车停下来,免费将老两口送到了沙湖。路上,老人说起他家对门有个老人特别可怜,王峰便记下了老人的地址。
一个周末,王峰一路打听,找到了姚伏镇姚伏村路国志老人的家里。
第一次走进路国志家里,腥臭的味道差点让王峰当场呕吐。黑乎乎的土炕上躺着一个干瘦的老人,两只眼睛几乎失明,两条腿已经不能行走,脸上满是灰尘。
老人的大儿子因犯罪入狱,小儿子智障,老伴几年前去世。在老人家坐了一会儿,王峰起身到镇上为老人买来香油、桃酥和饼子、茶叶、白砂糖,想起老人没有穿鞋的双脚,王峰又到鞋店买了双布鞋。
回去后,王峰把新崭崭的鞋给老人穿上。老人流下两行滚烫的热泪:“合适呢,合适呢。”
临别的时候,王峰找来一块碎砖头,在小屋的墙上刻下了自己的手机号码。他告诉老人,如果有事情就打电话给他。从此,王峰经常接到老人用不同号码打来的电话——谁到老人家去,他总会拉着人给王峰打个电话。
路国志成了王峰的固定帮扶对象,几乎每周他都去老人家里看看,洗洗衣服,换换床单被单,给老人送衣服等。老人打心眼儿里喜欢这个好心的小伙子。一个冬天的黄昏,老人把憋在心里很长时间的话说给王峰:“你要不嫌弃我这个糟老头子,就给我当个儿子吧。”
王峰一把握住老人的手:“咋不行,以后我就是你儿子。”
今年4月,老人的大儿子出狱。出狱当天,他就给王峰打了两个小时的电话,要不是王峰的手机没电,这位愧疚的儿子还要把感谢的话继续说下去……
“以前王峰在我眼里就是个傻子,没想到有一天,我也会跟着他一起犯傻。”
王峰如同一个强大的爱心磁场,在他的感召下,越来越多的爱心大军汇聚到一起。
汝箕沟矿成立了王峰义务帮扶小组,并建立了QQ群,成员有40多位,大家每次出去帮助别人,递上的名片都统一印有“王峰义务帮扶”。冯宁、王彩霞、马金宝、陈永旭等骨干成员经常碰头:“我们几个参加爱心活动的到位率几乎是99%,一次我们去陶冰峰家给他做康复按摩,冯宁因为要参加档案管理培训没去成,一直后悔。”
今年27岁的冯宁,大学毕业后从陕西只身一人来到汝箕沟煤矿工作。王峰曾在西安当过兵,所以常常照顾这位“半个老乡”。冯宁在大山深处感受到了家的温暖。
冯宁说:“慢慢知道了王峰哥无私帮助别人,很受感染。心里想,都是党员,我也要帮助别人。”
她把王峰的事儿告诉父母后,今年8月7日,半信半疑的母亲从陕西蓝田县农村来到矿上。在女儿这里待了没几天,冯妈妈也深受感动,主动加入了义务帮扶小组。
8月21日,帮扶小组成员马金宝工作中脚不慎骨折。王峰要拉着他去医院,马金宝说什么也不肯。在两人拉扯的过程中,马金宝的存折从身上掉了下来,王峰捡起来一看,才知道马金宝为啥不去医院:存折余额只有6.73元。
“你的钱呢?”
“前几天看一个老奶奶,买东西花完了。”
王峰硬拖着马金宝上了车,和冯宁母女俩一道将他送到了医院。回到矿上,已经是次日凌晨2时。
马桂兰、金建龙夫妻俩都是残疾人。在王峰的帮助和带动下,他们都加入了帮扶小组。“加入这个小组后,我们从原来等政府帮助、救济,转变到能主动帮助别人,我们找到了人生的价值和意义,也更加积极乐观了。”
平罗县崇岗镇民生服务中心的残联委员冯佳,是一位肢体残疾人,每次帮扶小组有活动,她都主动参加,帮助残疾人联系就业、申请残疾人器械……
王彩霞是王峰妻子的舅妈,每次外出献爱心时,总是抢着干脏活累活。“以前王峰在我眼里就是个傻子,没想到有一天,我也会跟着他一起犯傻。”王彩霞说。
今年4月20日,是王峰和妻子李丽娟结婚10周年纪念日。没有鲜花、红酒、巧克力,王峰和妻子一起去探望了帮扶对象,这对恩爱夫妻把奉献和爱心作为结婚10周年的最好纪念。
王峰义务帮助他人的故事感动了整个矿山,汝箕沟矿特地为他争取了一间“爱心小屋”,小屋内有各界爱心人士捐赠的图书、衣服、鞋子和残障用品。矿上经常有人把不穿的衣服洗干净送到“爱心小屋”,由王峰送给需要的人。
矿上只有信用社和邮局,一些老人和残疾人的低保金、补偿款都是打进工行或建行,大家都放心地将银行卡和密码交给王峰,让他下山取上带回来。由于经常帮一些残障人士申请辅助器械,王峰成了平罗、贺兰和矿区周边几个乡镇残联的常客。
王峰天天都是为别人的事跑,给很多人买过新鞋,他自己脚上那双皮鞋已经穿了四五年。
看到老人珍藏的党徽,王峰的心仿佛被什么东西电了一下
今年78岁的路国志1976年入党,老人打心眼儿里感恩共产党。有一次王峰去看望路国志,老人从枕头下摸出一个塑料袋说:“孩子,我给你看个宝贝。”塑料袋里有个用手绢层层包裹的东西,看着老人里三层外三层珍藏的宝贝,王峰猜测可能是玉或者金子,但老人打开手绢后,王峰看到了一枚鲜艳的党徽。
路国志说:“这是组织给我的,是我最宝贵的东西,感谢党培养了你这么好的孩子。”王峰说:“看到党徽的那一瞬间,我的心仿佛被什么东西电了一下。”
一枚党徽,诉说着老人对党的感情,也诉说着王峰在老人心中的分量。王峰说:“我是一名党员,我的家是时刻被党、被社会关注的困难群体,我只有多做点什么,才能回报党,回报这些好心人。”
人心可以换人心。那些被王峰记在心上的人,也始终把他记在心上。
王峰的手机里存了600多个电话号码,有200多个是帮扶对象和他们的亲人。王峰经常能接到他们打来的电话:“给你抓几只鸡送去吧。”“家里的枸杞熟了,晒好了给你送去。”“给你留了肉,有时间过来拿……”
王峰家楼下住着位老奶奶,家里有什么大事小情王峰常去帮忙。去年年底的一天,王峰帮邻居搬家,老奶奶误以为他要搬走,拉着王峰的手哭着问:“你要走?你走了我们咋办?”王峰安慰老人:“奶奶,我不走,不走。”
王峰就像一盏灯,点亮了自己,照亮了整座矿山。
这个经常受父母教育“吃亏是福”的普通共产党员,有着特别质朴的人生理念:“人活一世很短暂,活一天就要有一天的价值,我这个人没别的爱好,就喜欢尽我所能去帮别人。”
责任编辑:闫文刚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3/0922/735434.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