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宣讲家网评论 专题评论 群众路线系列评论
批评是对干部真正的爱护
2013年09月25日 09:54
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能否积极主动地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决定着“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要求能否落实,决定着群众反映强烈的“四风”问题能否得到切实解决,同时也决定着每个党员干部能否增强党性,实现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然而现实生活中,有些同志却对拿起批评的武器心存疑虑。在他们看来,进行自我批评、讲讲自己的“不是”还好说,而当面鼓、对面锣地批评别人,无论怎么说也是有伤别人面子、有损别人威信的事情。因此,他们信奉“明知不对、少说为佳”的自由主义。
“自由主义取消思想斗争,主张无原则的和平,结果是腐朽庸俗的作风发生,使党和革命团体的某些组织和某些个人在政治上腐化起来”,“有害于团体,也有害于个人。”(毛泽东)相反,“以整风的精神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深入分析发生问题的原因,清洗思想和行为上的灰尘,保持共产党人政治本色”(习近平),才是对干部真正的关心和爱护。
“共事一回,友谊一生。”在一个领导班子、一个单位里,人们既是志同道合的同事,也是朝夕相处的朋友。孔子讲述交友之道说;“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其中的“友直”,就是指交的朋友正直爽朗,有话就说,发现问题能毫不隐瞒地直言相告,而“友善柔”,则是指交的朋友口是心非,惯于当面恭维而背后毁谤。葛洪在《抱朴子·交际》中对有益的人际关系说得更具体:“善交则狎而不慢,和而不同。见彼有失,则正色而谏之;告我以过,则速改而不惮。不以忤彼心而不言,不以逆我耳而不纳,不以巧辩饰其非,不以华辞文其失。不形同而神乖,不匿情而口合,不面从而背憎。”就是说,真正的相交贵在相知相亲,是要对对方负责的,因而发现了他的过失,就应当及时地当面指出,绝不会替他文过饰非,不会眼睁睁地看着他小病拖成沉疴,最后病入膏肓,这才体现了诚挚的友谊、深厚的真情。
党员干部处于领导岗位,周围的人或出于尊敬,或出于讨好,往往多有赞扬之辞,少有逆耳之言。这样天长日久,就难免使得某些人飘飘然起来,“以为天下之美为尽在己”,看不清自己的本来面目了。这时候及时的批评,无疑是一副防止头脑发昏的清凉剂。战国时期齐国的邹忌,本来赶不上徐公美,可是他的妻子偏爱他,他的小妾害怕他,他的朋友有求于他,都异口同声地说徐公比不上他美。邹忌从这里受到启发,赶快跑到自己的顶头上司齐威王那里,告诉他在齐国地面上,“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威王感到他说的有理,便诏令天下开门纳谏:能当面指出自己过错的,给上赏;能写信指出过错的,给中赏;能在街谈巷议中讲出王的过错并传到王的耳朵的,给下赏。由于威王能在批评声中“除蔽”,广泛听取了意见,齐国迅速强大起来,其他国家纷纷前来朝拜。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人贵有自知之明”,而来自外部的批评,正是助人“自知”不可缺少的手段。
放弃批评就是纵容错误,这是对干部的严重不负责任。《左传》中“郑伯克段于鄢”记载,郑庄公的弟弟京城大叔,不断做出种种不合法度的事。庄公手下的大臣一再进言,要求庄公采取措施制止大叔的错误行为,“无使滋蔓。蔓,难图也,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可是,庄公的态度却是“子姑待之”。这使得共叔段得陇望蜀,贪心无厌,终于一步接一步地陷入了“多行不义必自毙”的绝境。在一个单位内部或一个领导班子里面,如果看到同事有犯错误的苗头而不管不问,使他逐步在泥潭中越陷越深而不能自拔,实际上是害了别人,同时也把自己放在了不仁不义的位置上。现实中不少被关进牢狱的腐败分子说:“假如当初自己身边少一些抬轿子的,少一些吹鼓手,多一些批评声、敲打声,或许自己就不会落到今天这一步了。”“过去听人讲‘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觉得不过是人人皆知的老俗话,到今天才认识到这句话是金玉良言,是千百代人经验教训的结晶,是不可磨灭的真理。”……一句句出自肺腑出的悔恨,从反面告诉我们,及时地、积极地、果断地开展批评,可以防止干部小错铸成大错,防止疥癣之疾变得不可救药,千真万确是对干部真正的爱惜和保护。
当然,对有问题的干部公开批评、督促纠正,也许会使他们脸红、心跳、头冒汗,感到难堪,甚至觉得下不来台。但是,从对干部的长远着想、一生负责来看,这样批评的结果是得罪他一时,不得罪他一生;他可能记恨一时,却会感激一生。所以,我们还是应该把批评的武器拿起来,按照毛泽东讲的“团结——批评——团结”的逻辑,使党员干部经过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都能以焕然一新的面貌出现在群众面前。
(转载请注明来源:宣讲家网站71.cn,违者必究。)
宣讲家评论自3月1日上线以来,受到各界的广泛关注,欢迎有识之士投稿或提出宝贵意见建议!稿件一经采用,必付稿酬。宣讲家评论团队邮箱:xj71pl@163.com
责任编辑:张小青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3/0925/736418.s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