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纸张 字号选择:超大 行高 带图打印 返回原文

首页 > 特稿 国际热点启示

全球华商在华投资机遇与挑战并存

2013年09月26日 08:57

 

中国经济发展的奇迹已进入提质增效的“第二季”,见证并分享了中国经济奇迹“第一季”的海外华商们早已敏锐地观察到这一趋势,希望利用其先天优势抢抓中国经济发展新机遇,实现华商在华投资的“提档升级”。

9月25日在成都开幕的第十二届华商大会迎来了3000多名海外华商。他们随中国经济转型而转型的趋势将在会上得到进一步的阐释。

机遇一:中国进入经济发展“第二季”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已发展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过去中国经济近两位数的增长已难以实现。此外,随着劳动力成本增加、生态文明的建设等,中国经济已经处在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在9月结束的夏季达沃斯论坛上,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表示,中国经济发展的奇迹已进入提质增效的“第二季”。

对此,学者解读为中国经济的发展将更加注重质量,通过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通过改革红利的不断释放,为中国经济的长期可持续发展挖掘潜力和创造动力。

1

(图片:中国经济发展的奇迹已进入提质增效的“第二季”。)

“海外华商似乎早已敏锐地捕捉到了中国经济发展升级大趋势,最近几年纷纷转向生产性服务业,包括物流、商贸、金融、交通运输、资讯咨询以及其他工商服务等领域。华商投资的热点地区也从过去的东南沿海地区转向内陆和西部地区。”西南财经大学中国金融研究中心研究员汤继强说。

清华大学华商研究中心主任龙登高也认同这一观点,他认为,华商在抢抓中国经济发展先机方面具有语言、文化和人脉的先天优势。他观察到,近12年以来,海外华商在华投资领域已经从最初的“三来一补”制造业向服务行业、科技领域发展。越来越多的新侨民把投资目光转向了战略性新兴产业。

“中国经济发展的第二季将会更加鼓励高新技术和战略新兴产业的发展,这样明确的信号使得我们海归创业者对于未来的市场空间抱有很大的期盼和信心。”留美归来的博士创业者、成都睿智化学研究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元伟对记者说。

 

机遇二:西部发展前景广阔

本届大会选择在西部城市举办,是一次“机遇之行”。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西部地区综合经济实力大幅提升。近年来,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增速呈现赶超东部地区的势头,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在国际金融危机、全球经济衰退的背景下,西部经济仍然能保持较快增长,西部地区的市场潜力正在显现。”四川省社科院副院长盛毅认为,通过本届大会,全球华商能够加深对西部的了解,并寻找新的投资机会和伙伴,在更广领域、更高层面、更深层次上参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和新一轮西部大开发。

“侨资企业从以往主要投资轻工、食品、商贸、建材、餐饮、娱乐等二、三产业中技术含量较低的行业转变为投资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对于完善四川产业结构,发展外向型经济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四川省侨办主任周敏谦以本省为例对华商投资趋势进行了解读。

2

(图片:2011年,成都市副市长王忠林(右)从新加坡中华总商会会长张松声手中接过世界华商大会会旗。)

四川省侨办的统计显示,目前仅成都市就有以新一代华侨华人为主体的留学回国人员3万人以上。成都市高新区已累计孵化高新技术侨资企业超过300家,企业获得批准的知识产权588项。

海归的新一代侨商邹学明在成都创办的奥泰医疗系统有限责任公司如今已成功研发出中国第一台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1.5T超导磁共振医学成像系统整机,打破了西门子、飞利浦、通用电气等国际巨头的垄断,成为全球第四、亚洲第一的超导磁共振医学成像系统提供商。

 

压力与挑战不可忽视

尽管拥抱着巨大的机遇,华商在参与中国经济“第二季”的过程中也面临着自身转型升级和投资环境制约等压力与挑战。

“改革开放30多年来,华商投资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之一。但是随着中国经济的换挡升级,一部分不能及时调整投资方向的华商也必然将面对转型的阵痛甚至被淘汰。”汤继强分析。

接受记者采访的一些华商建言,中国经济发展进入“第二季”,政府招商引资在把目光投向华商翘楚时,还要给广大中小企业华商更多投资机遇。

“他们虽然单个力量并不庞大但聚沙成塔,在下一轮中国经济改革中可以发挥一定力量,像(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等都可以对他们伸出橄榄枝。”祖籍浙江青田的比利时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会长朱海安对记者说。

据组委会统计,目前已有1200名海内外嘉宾填报了关注产业及投资意向,涵盖物联网、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航空航天和节能环保、金融、物流、软件和服务外包等新兴产业,期待在会议期间结出投资的硕果。(完)

(转载请注明来源:宣讲家网站71.cn,违者必究。)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3/0926/736616.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