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纸张 字号选择:超大 行高 带图打印 返回原文

首页 > 经典案例 反腐倡廉

【案例】“高官哭求轻判”为时已晚

2013年09月26日 13:31

 

【反腐倡廉案例】

【事件介绍】

原铁道部高官苏顺虎求轻判:会砸锅卖铁退赃款

日前,刘志军的“右臂”原铁道部运输局局长张曙光被提起公诉,2013年9月4日,被称为其“左膀”的原铁道部运输局副局长兼营运部主任苏顺虎涉嫌受贿案,在北京开庭审理。

检方指控,苏顺虎于2003年至2011年间,利用担任铁道部运输局营运部货运营销计划处处长、营运部副主任、副局长兼营业部主任的职务便利,为三家单位牟取利益,为此收受上述单位的负责人张邦才等人给予的款物折合人民币共计2490余万元。

针对证据多次说“没意见”

2013年9月4日,苏顺虎当庭对于检察机关出示的证据,说得最多的就是“没意见”。其中有几份书证,苏顺虎还表示“不用看了,没意见”。

公诉人当庭宣读6名铁路局负责人的证言,称苏顺虎曾向对方“打过招呼”,让他们盯一下计划车皮,有时候是口头安排,有时是批文。这些负责人说,总的车皮就那么多,计划的车皮多一些,别的就会少一点,但对于打过招呼的,他们都会尽快兑现。

对此,苏顺虎解释:“打电话或者批示都是符合铁道部的规定的。”

公诉人指出,苏顺虎负责全国铁路运输编制和货运分配。在铁路系统的半军事化管理中,他的打招呼是十分有用的,这会扰乱正常的货物计划,挤掉其他正常运力。作为货运系统的最高领导,苏顺虎很多金钱是通过孩子结婚、相互拜访的掩护下收的。其在担任运输局要职近10年时间里,受贿时间长,且数额特别巨大。但检方也指出,苏顺虎如实供述,主动交待侦查机关尚未掌握的犯罪事实,且本案大部分受贿款物已追缴,建议对其从轻处罚。

称砸锅卖铁也会退清赃款

“我出生在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家里弟兄8个,先后有6个弟兄夭折,都是因为病了没有钱治疗。我上小学的学习用具和作业本都是靠自己捡破烂卖钱获得。”苏顺虎在庭上几度停顿,掉下眼泪。

苏顺虎表示,希望请求组织、法院、检察院对其从轻处理,给他一个重新做人的机会。他服从判决,不上诉,哪怕砸锅卖铁、倾家荡产也会全部退清赃款。

 

高官哭求轻判当真是“迷途知返”?

民间戏称对部分贪官的判决是“死缓变无期,无期改有期,立功又减刑,保外去就医”。贪官轻判、减刑、假释、保外就医,不知何时似乎已经悄无声息的开始“流行”起来。然而,这些贪官污吏,当真是个个都迷途知返?还是用哭诉自身的坎坷经历来千方百计为自己骗取同情,逃脱应受的法律制裁?

贪官屡遭轻判,受到伤害的不仅是法律威严、公平正义,老百姓的反腐热情、反腐希望、反腐信心同时也深受严重打击。更为可怕的是,这类轻判容易误导社会风气,向腐败分子传递了一个错误信号和负面示范:只要打着“自首”、“悔过”、“积极退赃”、“立功”等所谓的“免死金牌”,几百万、几千万的巨额贪污案也可以减免刑罚。

东窗事发后的悔过不应该成为轻判的理由,自身经历的坎坷也不该成为贪污的借口,社会的同情、法庭的宽容也不容滥用。巨贪大恶接二连三地被减刑、轻松出狱,这会让反腐败斗争和依法治国的公信力都大大下降。所以,对于被判刑贪官的减刑、假释工作必须加强监督,原则上应一律实行公开审理,接受人民群众监督。唯有如此,才能防止反腐大业在审判和刑罚过程中被虚无化。

高官哭求轻判——早知今日,何必当初?

原铁道部运输局副局长兼营运部主任苏顺虎,因涉嫌受贿2490余万元,在北京市二中院出庭受审。苏顺虎他当庭认罪,并在庭审最后哭诉自己出身贫苦农家,一步步走到领导岗位,却在“晚年放松学习,走上了犯罪道路”。他希望获得从轻处理,并称判决后不会上诉。

纵观众多落马的贪腐高官,往往都有着比较相似的经历,一个苦难的童年,一个奋斗的青年,一个成长的中年和一个悲惨的晚年。从胡长清到王怀忠,从雷政富到苏顺虎,他们都是生在穷苦之家,吃饭穿衣都是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胡长清不到12岁父亲去世,王怀忠15岁成了孤儿,雷政富上中学前出门一直都是光脚板,苏顺虎上小学的学习用具和作业本都是靠自己捡破烂卖钱获得。正是穷孩子出身,他们在成长和学习中往往更加勤奋上进,加上聪明好学,所以很受领导青睐和器重,因此,他们也取得了仕途上的成功。这些人本来是一个个从励志走向成功的典型和榜样,如果他们能时刻警醒自己,禁得住诱惑,守住官德和道德底线,怎么会抛落了灿烂的人生轨迹并严重败坏了党员干部的形象。

人们对贪腐高官有这样的评论“贪官往往是穷孩子出身的,穷怕了,有权力了就拼命贪。”贪欲是祸患之源。古人云:“贪如火,不遏则燎原;欲如水,不遏则滔天。”纵观这些贪官,他们虽然职务不同,犯罪手段各异,但无一例外都是毁于“贪”。贪权、贪财、贪色……无论贪什么,都是被“贪欲”冲昏了头脑,个人主义、享受主义的私欲恶性膨胀,追逐个人的享受和安逸,总想地位更高一点,工作再好一点,名望更大一点,生活更好一点,到头来自毁前程。俗话说:天高不算高,个人欲望第一高。贪欲的大嘴一张,如同洪水猛兽一样肆虐,不但害人害己,更是害国害党害民。

列宁说过这样一句话:“政治上有修养的人是绝不会贪污的。”这政治上的修养,核心就是为政之德。很多落马的高官多是官德缺失,贪欲膨胀,人生观、价值观、权力观扭曲,忽视了道德修养,迷失了政治方向,丢掉了艰苦朴素的优良传统,最终损害了党的形象和社会风气,成了人民的罪人。因此,领导干部要清廉从政,坚守住防腐防线。这样,各种腐蚀诱惑就难有可乘之机,为政者就不会陷入险境,跌入泥潭。

绳从细处断,祸由贪念生。作为领导干部,必须不断夯实廉洁从政的道德基础,筑牢拒腐防变的道德防线。要自觉把廉洁从政作为“自重”的标准、“自省”的镜子、“自警”的标尺、“自励”的目标,狠刹官僚主义、形式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四风”。要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自觉加强党性修养。要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贫,挡得住诱惑,养成良好的道德风范,坚持“清清白白做人,堂堂正正做官”。

 

【启示与思考】

因巨额受贿案被查处的腐败高官苏顺虎,在接受审判时痛哭求轻判,这昔日里“呼风唤雨”的大人物此时显得无比落魄,然而这迟来的眼泪却难以博得人们同情。身为省部级高官,苏顺虎在2003年至2011年间,无视党纪国法,利用职务便利与商家勾结,牟取利益,收受贿赂款竟高达2490余万元,如此严重的腐败情节,在被抓后才想到忏悔,让人不禁发问,早知如此何必当初?

回顾苏顺虎的经历,其出身于贫苦农家,通过自身的刻苦努力,不仅取得了研究生学历,而且还做上了高官。按理说,这学历和职位“双高”的知识分子,应该是有能力有头脑之人,过过苦日子的他,也更应珍惜来之不易的好日子。然而,苏顺虎却背叛了党和人民,在漫长的八年里,贪欲和侥幸心理就像一双手,将他一步步地推进了腐败深渊。

腐败之路不在朝夕之间,想必在苏顺虎刚开始受贿的03年之前,贪腐的种子就早已悄悄在他心中扎了根。很多贪污受贿的领导干部,最开始往往是利用职务之便帮他人一些小忙,之后收受他人的答谢,而通常这类谢礼又是小恩小惠,还达不到“贿赂”的法律认定标准,但殊不知,其腐败大门也悄然打开。养成了这个收谢礼的习惯后,随着职位越来越高,权力越来越大,腐败官员们渐渐开始为有求者办更大的事儿,甚至不惜铤而走险地滥用职权,扰乱各项工作的正常秩序。

高风险带来的是高回报,大量的不义之财流入的腰包,使此类尝到“甜头”的官员们更为热衷于权钱交易,这腐败受贿就如滚雪球般,越滚越大,直到贪官们骑虎难下,即便幡然醒悟也是悔时已晚。

三大纪律八项注意贯穿我国党政队伍的整个发展历程,其中“不拿群众一针一线”更是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基本纪律。正是因为有这个宗旨,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作风才深得人心。没有战火的和平年代,领导干部更应继承党的优良传统,将清廉从“针线”做起,不断提高自己的政治觉悟,纯化思想作风,掐灭自身贪念的火种。领导干部应认识到,只有端正了心态,时刻牢记公仆身份,将群众利益放在首位,才能做到无愧于党,无愧于人民,无愧于自己的心。党和政府也要不断完善体制建设,修订符合新时期的党纪法规,把控好腐败的源头,杜绝党员干部的腐败心态发展到不可挽救的地步。

忏悔的眼泪无法弥补所犯之罪,苏顺虎就是一个例子,腐败官员若不悬崖勒马,最终只会将非法途径获取的一切加倍偿还。

贪之一字,让不少曾经声名赫赫的官员从神坛上落下,贪念成为了他们仕途上的夺命剑,而且往往都是一剑毙命,大好的前程没有了,轻则身陷囹圄,重则命丧黄泉。尽管如此,在面对花花绿绿的票子的时候,他们被内心的贪欲所驾驭,没有管住自己的手,在收钱的时候,他们忘记了法律,忘记了一切可以管束到他们的东西,只求收钱那一时的快感,而这种快感则让他们走上了一条不归路。

收了钱之后,不少官员却不敢露白,他们过的还是跟以往没有什么差别的生活,因为都害怕被人发现,时时刻刻过着战战兢兢的生活,脑子里也紧绷着一根弦,精神紧张,稍有风吹草动便疑神疑鬼,如果当初不伸手,这又是何苦来哉?

不过俗话说的好,纸是包不住火的,还有一句话,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只要你伸出了手,总有一天你会被揪出来,等到被纪委等部门请进去喝茶,贪污受贿的赃款被一笔一笔清算出来的时候,所有的漂亮显赫的外衣都会被一件一件的剥夺下来,等到那个时候才后悔,岂不是已经太迟了。

总之一句话,为官莫贪,谨守本职,保持本心,踏踏实实做事,清清白白做人,不要等到将来呆在铁窗内的日子才来后悔当初的行为!

欢迎继续关注经典案例。

(转载请注明来源:宣讲家网站71.cn,违者必究。)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3/0926/736699.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