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特稿 国际热点启示
防治土地荒漠化的国际博弈和中国经验
2013年09月29日 09:01
在纳米比亚首都温得和克,为期两周的《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以下简称《公约》)第11次缔约方大会25日进入最后阶段。各方代表在会议期间取得一些共识,但防治荒漠化方面的资金支持和技术转让等老大难问题依然没有得到根本性解决,而且在“土地退化零增长”愿景这一新的重大战略问题上出现严重分歧,看来仍将存在长期的国际博弈。
与此同时,在本次缔约方大会上,中国政府和企业界代表展示的治沙防沙经验和成就引起了各国和国际组织代表的高度关注和广泛赞誉,很多发展中国家代表更是表达了迫切向中国学习和借鉴治沙经验的极大兴趣。
(图片:9月23日,在纳米比亚首都温得和克,与会代表出席《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缔约方高级别会议开幕式。)
十年战略:进展缓慢
为促进履约进程,《公约》第八次缔约方会议2007年决定实施“十年战略”(2008年至2018年),列出4项“战略性目标”:提高受荒漠化影响地区人民生活水平;改善生态环境服务;创造全球性效益;促进国际伙伴关系。同时设立一系列中短期工作目标,例如建立政策框架、提高科技和知识水平、保障资金供应和技术转让等。
本次缔约方大会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对“十年战略”进行中期评估。中国代表团成员、国家林业局防沙治沙办公室履约与国际合作处处长贾晓霞对新华社记者说,过去5年里,世界在防治荒漠化领域取得了一些进展,主要体现在荒漠化问题在联合国可持续发展框架内受到的重视得到提高。
但进展不如预期,主要是资金和技术等实质问题依然进展缓慢。发达国家履约的政治意愿依然不足,提供资金的机制仍不完善,导致很多受影响的发展中国家无法按照《公约》要求实施国家行动方案。
关于“十年战略”在下个5年的执行情况,贾晓霞说,在维持上述4项“战略性目标”不变的前提下,各国同意调整具体工作目标,进一步加强国家和区域层面的执行力度,继续为防治荒漠化而努力。
土地退化:新的博弈
在2012年于巴西里约热内卢举行的联合国可持续发展会议期间,世界各国领导人确定了“土地退化零增长”的世界愿景,但这一愿景超出了《公约》的原有适用范围。
本次大会的一个焦点就是《公约》与这个世界愿景的关系。据中国代表团团长、外交部气候变化特别谈判代表高风介绍,主要国家集团在是否应由《公约》这个国际多边机制负责落实该愿景的问题上分歧巨大,一方以欧盟和非洲为代表,主张扩大对《公约》的授权,在其框架下制定实现“土地退化零增长”愿景的时间表。
而以巴西为首的拉美国家集团和美国反对这样做,理由是《公约》的授权非常清楚,只涵盖干旱、半干旱地区的土地荒漠化问题,不能扩大到湿润地区的土地退化问题。
高风介绍说,本届会议的最大看点,就是上述两方能否在成立一个落实愿景的工作组问题上达成妥协。目前,非洲国家要求成立一个正式的政府间谈判工作组。而有些国家则提议成立一个非正式、不代表各国政府的专家组,负责研究和提供落实愿景的相关信息。
如果各方无法就这些分歧达成协议,相关谈判就只能拖到两年后召开的《公约》第12次缔约方大会继续进行。防治荒漠化的全球理想、“土地退化零增长”的世界愿景,都仍将在国际博弈中继续坎坷前行。
(图片:9月23日,在纳米比亚首都温得和克,全国政协常委、中国亿利资源集团董事长王文彪(左)荣获联合国颁发的首届“全球治沙领导者奖”。)
中国经验:各方赞赏
中国是世界荒漠化大国,有荒漠化面积262.37万平方公里,占国土总面积的27%。在中国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近年来全国荒漠化土地面积逐年减少,土地荒漠化和沙化趋势得到初步遏制,目前已初步实现了由“沙逼人退”向“人逼沙退”的历史性转变。
此次大会期间,中国代表把中国荒漠化防治理念作了比较系统的阐述。这些经验引起各方代表的热烈讨论和广泛赞赏。
(图片:9月26日,在纳米比亚首都温得和克,与会中国企业代表(右)在中国代表团主题活动上进行沙制建筑材料的渗水实验。)
《公约》秘书处执行秘书吕克·尼亚卡贾说,他曾经数次访问中国,亲眼目睹了人均耕地面积极低的中国在防治沙漠化领域取得的成就。他说,中国政府制定了相关战略,防止土地退化,恢复已退化土地,建立健全防沙治沙监控机制,并鼓励私营部门投资沙漠产业。他希望中国在会议期间与各国分享这些好的经验和做法,并继续在防治荒漠化领域为世界作出表率,发挥榜样作用。
乌干达农业部《公约》全国协调员斯蒂芬·穆瓦亚说,非洲和中国都是遭受荒漠化影响严重的地区,但中国已经开发出许多先进技术,找到了改善和恢复已退化土地的有效手段,并建立了监控土地退化的良好机制。穆瓦亚对中国政府向非洲国家派遣专家传授这些经验表示感谢,他希望中国能帮助非洲国家建立应对荒漠化机制,进行能力建设。
《公约》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协调员埃托尔·马塔略说,中国为世界防治荒漠化事业作出重要贡献。制定长期政策,引导年轻人参与治沙,鼓励运用商业化手段开发沙漠等,这些都是中国取得的宝贵经验,应该在全世界范围推广。
加纳环境与科技部副部长伯尼斯·海卢说,加纳面临严重的沙漠化威胁,非常重视沙漠化问题。他们对包括库布其在内的中国治沙经验兴趣浓厚。其他许多代表也表达了合作借鉴的意向。(完)
(转载请注明来源:宣讲家网站71.cn,违者必究。)
责任编辑:蔡畅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3/0929/737077.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