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 重大事件专题 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资讯
甘肃:建章立制推进教育实践活动
2013年10月02日 16:09即知即改,立说立行,是要求,是态度,也是作风。
在教育实践活动中,省委常委会以身作则、率先垂范,落实了这个要求,亮明了这个态度,也体现了这个作风。
将聚焦“四风”初步查摆出的十个方面的突出问题,第一时间通过媒体向社会公布,主动亮短揭丑,接受群众监督。这就是态度,是开诚布公、从谏如流的态度!
针对问题,剖析原因,区分轻重缓急,能改的立即改,迅速研究出台七项制度规定进行整改,并下发通知,要求各级各部门“认真进行监督并贯彻执行”,同时也向社会公布,表明整改的决心和信心,这就是作风,是闻过即改、雷厉风行的作风!
在征求意见建议环节,省委常委会按照“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要求,以求“谏”若渴、不耻“广”问的态度,通过“五听”多渠道多层次征求意见建议,经过认真梳理,初步归纳出学习风气不浓厚、思想解放不到位、联系群众不紧密、决策程序不周延、指导基层不全面、用人机制不健全、权力监管不完善、会议文件不精简和接待应酬不规范等十个方面的问题。
省委常委会指出:十个方面的问题,既有全国“四风”“流行病”的一些表现,也有甘肃“四风”“地方病”的一些表现,更是班子“四风”“突出病”的主要表现。
问题找出来了,怎么办?能改的立即改!
省委常委会不敷衍、不拖拉、不推诿,即知即改、立说立行,从建章立制上着手整改,迅速研究出台了省委常委会完善学习制度的规定、进一步完善密切联系群众工作的规定、进一步改进调查研究工作的规定和省委进一步推进重大决策部署落实的制度、进一步加强村党组织书记队伍建设的意见、进一步加强全省性会议管理的规定、进一步精简和规范文件简报的规定等七项制度和规定,用制度保障“四风”问题的整改落实。
七项制度规定不唱高调,内容细、措施实、要求严,每一项政策鼓励什么、反对什么、规范什么,清清楚楚;每一项工作由谁落实、怎么落实、如何追责,明明白白,易于操作、便于执行。
内容细,细到明确了次数、时间、数量。明确规定,常委每年调研时间不少于60天,每年至少完成2篇有分量、有价值的调研报告。一个会议原则上只有一个主题讲话,主题讲话一般不超过1小时。除重大决策部署外,省委、省委办公厅文件一般不超过3000字。简报每期篇幅一般不超过1500字;参考资料和调研报告一般不超过4000字。
措施实,实在有的放矢务求实效。为改进省委常委会调查研究工作,明确规定调查研究要坚持问题导向,坚持蹲点搞调研,解剖麻雀;不迎来送往,不事先踩点,不得以任何形式弄虚作假。为进一步密切同人民群众和社会各界的联系,明确规定了常委要加强联系的对象、联系的方式、频次和在联系中要做的事。
要求严,严在有考核有问责。建立重大决策落实工作考核机制,明确规定,决策落实要作为省管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科学发展业绩考核的重要内容;进一步完善奖惩问责机制,对工作落实成效显著的予以表彰,对落实不力的通报批评,对工作不落实造成严重影响的严肃问责。
即知即改、立说立行,就是要对能及时解决的问题及时解决,并通过及时建章立制,把整改成果固定下来,让群众看到成效、感受到变化。
坚持即知即改、立说立行,把这种态度、作风贯穿教育实践活动始终,确保教育实践活动取得实实在在的实效,这样,群众才会欢迎,也才能取信于民。(记者 吕宝林)
责任编辑:郑瑜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3/1002/737167.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