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纸张 字号选择:超大 行高 带图打印 返回原文

首页 > 经典案例 时政聚焦

【案例】“北京户口”承载了多少梦想?

2013年10月08日 08:34

 

【中国梦想案例】

【事件介绍】

2

揭大学生落户京城交易内幕:23.5万全部搞定

清华大学的一场毕业生就业洽谈会上,不少的企业在招聘窗口贴出了“解决户口”招牌。

2013年8月30日下午5时多,记者接到一个电话,来自之前联系过的一名“户口中介”,“你不是想买户口吗?现在有指标了,如果需要,给我学历资料,23.5万元全部搞定。”该男士北京口音,胸有成竹。这名中介,只是记者在百度贴吧“户口”贴吧里搜索到的众多中介中的一位。这些中介的主要业务正是出售北京户口指标。

今年高校毕业已接近尾声,以应届毕业生为轴心,蔓延在北京社会各个角落的户口关注达至顶峰。

记者多次以不同类型大学毕业生身份接触北京“户口中介”发现,户口买卖这个隐形市场,正以“黑市”独有的灵敏印证北京户口的暴涨“行情”。不少中介称,前几年来稳定在6万~7万元的北京户口行情价已经被打破,如今北京市户口“20万元都不一定能办下来,多的花费40~50万元也是正常的。”

落户北京越来越难

博士毕业后再回来,留京机会就大很多

按照现行政策,落户北京共有八种渠道,除夫妻投靠、子女投靠外,还有考取公务员及部分事业单位、在京工作的博士后、海归、大学生村官或社工、应聘有进京指标的企业和各类特殊人才计划等方式。

除此之外,还可以选择应聘有进京指标的企业。不过,这类企业要符合北京市城市功能定位和经济发展方向,性质为高新技术企业,包括金融企业、文化创意企业、软件企业、集成电路企业、来京投资企业等等。不少毕业生坦言,进这类企业犹如披荆斩棘,“千军万马过独木桥”。

公开数据显示,2013年北京地区高校有毕业生22.9万人,其中非京生源毕业生约为14.5万人,而今年应届留京指标总量为1万人左右。对此,北京市人保局副局长张祖德曾表示,引进非北京生源毕业生成为延长本市人口红利期,优化本市从业人员队伍年龄结构、学历结构和专业结构的重要手段,但限于人口控制的压力,无法得到全部满足。

 

落户北京,越来越难,正在成为事实。

2013年5月,媒体曾报道称,非京籍毕业生落户政策“严控年龄”。根据这一内部规定,留京应届毕业生本科生不超过24岁、硕士生不超过27岁、博士生不超过35岁。后来虽然有关部门辟谣,但是北京户口缩紧的方向可见一斑。

“现在好多高新技术产业户口指标也越来越少。”冯雪是中国科学院与华中科技大学联合培养的硕士研究生,本想毕业后进入百度、IBM这类企业,既高薪又能解决北京户口,但在招聘会上一打听,这些企业“现在也不好办”,斟酌之下,冯雪决定赴港读博,“博士毕业后再回来,留京机会就大很多。”

而2012年硕士毕业进入百度公司工作的陈欣对记者表示,“公司是有一些北京户口的指标,但要的人太多了,都得排队。着急的就考虑高价买户口了”。

买来的户口价值几何?

买房和教育两项,北京户口就值54万多元

“没有北京户口,不好买车买房,只能算是‘漂着’,所以毕业找工作一定要找能解决北京户口的。”中国人民大学在读硕士陈峰道出了多数学生的心声。

2010年底和2011年初,北京市政府相继颁布针对汽车和住房的“限购令”,非京籍居民只有“持本市暂住证且连续五年以上在本市缴纳社会保险和个人所得税”才可以参与购车摇号和购买住房。而早在2008年,“具有本市户口”已经被列为限价商品房供应对象需具备的首要条件。

细算下来,附加在北京户口上的利益远不止于此。据网友统计,北京户口有80余项福利,单就买房和教育两项,北京户口就值54万元,考入北大几率高40多倍。

一位网名为“海归之家”的中介,在QQ空间里为客户算了一笔账:一套地处大兴的76平方米的经济适用房,市价180万元,但拥有北京户口,具备申请经适房的资格,这套房拎包入住的总价款才42万元。比没有北京户口的人至少少花了140万元。

走访中,正在找工作的杨女士告诉记者,自己的丈夫张先生本来在郑州工作,后来为了孩子高考,一向不愿调动的张先生随领导一起到了北京。“他是去年调到北京的,解决了北京户口后就赶紧把孩子户口迁过来了,在北京高考比在老家考名校分低很多,以我家孩子现在的成绩,考北大没问题。”

此外,和北京户口挂钩的还有令全国大多数省市难以企及的医疗保障、养老保险等诸多社会保障制度。据媒体报道,如果将上述内容都计算在内,一个北京户口的绑定利益超过百万元。

户口、工作“一条龙”服务

解决工作单独加钱,反正都可以解决

“我已经做好了买户口的准备”,陈峰近期正在咨询如何购买北京户口指标。“之前就打听了,我的专业比较冷门,很少有对口单位,如果考公务员,有些单位也要求具备北京户口。”陈峰说。

根据陈峰提供的信息,记者通过QQ联系到了网名为“无欲无求”的中介,得知记者是“外地应届毕业生,会计专业,硕士学历,”中介回复:“可以办,但现在指标不多了。”3天后,也就是8月30日下午五时多,记者接到该中介电话,出现了本文开头的那一幕。中介称,23.5万元里包括指标费、关系费、社保费等等。

大部分中介都是网上联系,见面详谈。记者连日来多次以文科女应届毕业生的身份联系多个中介。

从另一网名为“户口”、自称“高老师”的中介那里,记者得知,应届毕业生、硕士学历,年龄不超标,是基础要求,但专业不同,报价也不同。“高老师”告诉记者,理工科的应届毕业生户口相对好解决,文科的较难,冷门专业的指标少之又少,价格更高,“像你这种情况,20万都不一定能办下来,快点考虑,交1万元定金后我马上给你找指标。”

记者以港澳台留学生的身份咨询了“海归之家”,在这里,北京户口的具体交易价,有了更清晰的数据。“我们能操作的专业价格是13~16万元不等,还有部分专业我们操作不了,比如艺术、音乐、体育、语言等。指标费加上社保费得20万元,如果要加急,还得再加5万元。”

“海归之家”告诉记者,“教育部留服中心从08年开始就不接受留学生的集体户口了,现在要办理北京户口必须通过单位或者人才市场挂靠办理。今年留学生指标只有3500个,现在已经用了大概3000个了,所剩不多了,我们公司指标也不多了。”

 

20万元出头,是记者连日来采访多个中介所得到的均价。

除了买卖北京户口指标,中介的另外一个主营业务是找工作。

当记者问到“挂靠户口的公司效益好吗?可以在那个公司上班吗?”,“无欲无求”说:“解决工作需要单独加钱,看你想进什么公司,再说多少钱。反正户口和工作都可以解决。”

从“高老师”那里得到的答案大同小异:“工作也可以解决,我们10月份还可以给你明年调动的指标。到时候就户口、工作一起解决了。”

哪些单位在卖户口?

公司是高新技术企业,每年五六个户口指标

2004年,如今在某日资企业工作的官小姐从北京语言文化大学毕业,当时她购买户口仅仅花费了“1万多元”。

同年工作的闫先生也是在京高校本科毕业生,他坦言当时也仅仅花费两万多元,“很好买。”2007年,闫先生的同学李嘉从同一所在京高校硕士毕业,“花费了7万元钱。”

户口政策越来越紧缩伴随的却是户口需求越来越大,中介收费越来越贵。在调查中,中介称,在京高校应届毕业生最好办,前几年的价格都稳定在6~7万元,可是这一两年也在收紧,价格也翻倍了。

“去年一个同学办理户口花了7万元,今年咨询了四五个中介,指标费都在13万元以上,”冯雪说,由于太贵了,她选择读博士。她听说一位外地高校毕业生的亲戚办理北京户口花了30万元,当事人还觉得“中介靠谱,给办妥了”。

而另外一方面,由于户口生意“太好”,“海归之家”的工作人员信心满满的告诉记者公司在不断扩大规模:我们总公司在成都,北京只是办事处,不过今年准备升级为分公司。

对于这些出售的户口指标,大部分中介都称“我们公司自己的指标”。“周老师”说公司每年五六个户口指标。公司是高新技术企业。大多数倒卖户口的中介说“理工科的可以在解决户口后一并解决工作”。

闫先生称:自己毕业时理科都是高新技术企业、国企卖户口,文科也有文化公司,类型较多。

近期记者接触到多名购买户口的人,在走访了多名中介后,大家在购买户口的QQ群一致推测,高新技术企业倒卖户口多一些。

交易风险完全由购买者承担

先交定金,我们找指标,找到指标你必须办

在讨论如何办理户口的过程中,中介多次提到,“先交定金,我们找指标,找到指标你必须办,交尾款。找不到,我们全额退定金。”在记者表示有风险后,中介答复:“可以签协议嘛,三方协议,可以保证你的权益。放心,我们都是通过正常渠道来办理的。”

所谓的“正常渠道”,即是将需要办理户口者挂名在某一家单位名下,而这家单位往往具有若干多余的户口指标,单位的“老板”会把这些指标拿出并以一定价格出售,“中介”们则是户口买卖的直接受理者。

“无欲无求”则在电话中告诉记者,“我不是中介,我们是公司自己给别人办户口。不交定金,将三方协议、学校就业推荐表、英语等级证书等材料准备好,办差不多了你再给钱。”据了解,企业上报后要经过区人社局和市人社局的两级审核将接收函或个人档案寄到指定地点,随后将学校集体户口转到当地派出所,一般到第二年即可拿到新的身份证。

“无欲无求”说先交定金的都是骗子,也自称“我们公司”。此外,中介并不能随意在单位“挂名”,必须找到与客户所学专业对口的单位才可以。他自己也坦承,这种“挂名”的方式“有时候会被查到,所以我们公司要求买房必须自己交齐社保费用,有时候还需要假装发工资,这样才能证明你跟这个公司是‘有关系的’。”

 

出国“假”留学成新模式

20万留学费用,以后办户口还要15万

在买卖北京户口过程中时,关键的环节是通过区人社局和市人社局的两级审核。任何一级的审核没能通过,材料都会被退回来,户口也就无法办理。

不过,由于这种运作模式可操作空间越来越小,中介们已经想到了别的办法。在“高老师”的QQ空间里,有一张图片,说明了该公司买卖北京户口的新模式:出国留学。

图片里大标题为“俄罗斯大学博士、企业管理、经济”,“项目优势”详细情况里标注有“保证毕业,保证认证,回国后轻松落户。”

“高老师”介绍说,这个留学读博的方式是最安全的,“圣彼得堡国立技术大学、圣彼得堡国立航空航天大学这几个学校都是在教育部认证过的,花20万元读个在职博士,一年只去20天,三年后毕业就可以享受留学待遇,可以解决北京户口。多简单。”

这种模式,甚至不要求学生会俄语,“不用学俄语,不用考试。每年去20天上课,考试的时候有专人代考,毕业答辩我们也都负责安排。”

不过,20万元只是留学费用。

“三年后办户口还需要15万元。”

北京毕业落户年龄限制:是“就业歧视”还是“不得已而为之”?

刘晓形容自己最近的心情“像坐了过山车一样”。“五一”假期前,她奋斗3年考取了中国传媒大学硕士研究生,本以为会以胜利者的姿态昂首“进军首都”,却不料仅过了一周,她几乎对未来绝望:“我今年26岁,两年后28岁,注定不能落户北京了。”

近日,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发布消息,今年北京市属各用人单位引进落户的应届非北京生源毕业生,毕业当年本科生不超过24岁、硕士生不超过27岁、博士生不超过35岁。

消息一出,便有人指出,该政策涉嫌歧视。但同时也有人认为,考虑到北京本身的资源承载力和人口容纳力,该政策也是“不得已而为之”,这项政策有利于“人才流动”。

年龄限制是“就业歧视”?

虽然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表示,这只是对当前北京市属用人单位人才队伍建设工作提出的指导性意见,超出年龄指导线的毕业生,仍可按照引进人才的渠道和标准申请办理引进落户工作。但对于刘晓来说,这项政策无异于告诉她自己不能在京落户了。“我算哪门子人才?”她说。

中国人民大学的硕士毕业生周翔对该政策更有“切肤之恨”。考研前,他在河南老家当了两年的中学老师,今年已经年满30岁,在该政策出台之前,他一直都没有放弃寻找留京工作的机会,因此还拒绝过两家外省市单位的邀请。

“4月政策才出台,这不是坑人吗?”周翔认为,这项政策就是就业的年龄歧视。持此观点的并不少见,政策透露后不久,便有不具名的专家称此政策涉嫌“年龄歧视”,而据北京一些高校的毕业生向记者介绍,这项政策在毕业生中普遍不受欢迎。

北京能承载多少梦想?

另外一种声音则认为,北京出台该政策是“不得已而为之”。

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当年北京共登记常住人口1961.2万人。今年3月发布的《京津冀发展报告(2013)承载力测度与对策》指出,北京综合承载力已随人口膨胀而进入危机状态。

记者了解,北京市进京指标也较前几年大幅缩减。北京市人社局相关人员在接受采访时就表示,毕业生落户年龄限制一直存在,今年则根据学历进行了细化。

 

记者采访中也发现一些高校学生对这项政策表示理解。中国人民大学在读博士张易认为,北京出台这项政策就像限购车房一样,属于“不得已而为之”。

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行政管理学系主任、北大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研究中心主任肖鸣政认为,很多人希望在京落户,但北京各种资源承载力有限,这都是事实。出台年龄限制,标明相关部门希望落户北京的非京籍人才能为北京服务更长时间。

何处安放青春?

作为一名“超龄”毕业生,张易对自己毕业后的就业地域未作限定:不一定非要留在北京,哪里更能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就去哪里。他甚至认为,年龄限制能够促进“人才流动”。

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教授彭剑锋也认为,北京市指导性意见具有积极意义。虽然指导性意见所能起到的调控人口的作用很有限,但是,国内各地区发展不均衡,一些不发达地区确实也需要在京毕业的应届生前去就业以带动当地的发展。

采访中,不少人表示北京拥有其他城市无法比拟的资源,生活也很便利,这是吸引他们留下的重要原因。有分析认为,如果能将北京拥有的资源有选择地、合理地分散到其他城市中去,必然会有相应数量的人也转移到其他城市。这样,北京这样超大型城市的承载负担才会真正减轻。

【启示与思考】

股市飘红让人振奋(无奈它却总是飘绿)。但户口“行情”黑市飘红可不是个好信号。此“红”红出了些令人不安的味道。

这很可能意味着,甚至说几乎可以证实,捆绑在城市户口上的显性和隐形福利在增加。这样的信号,显然与户籍改革乃至整个社会改革的浩浩潮流是相悖的。

共识是,像北京这样人口规模已超过2000万的超级城市,无限制地增长是不现实的,也暗藏着危机。由此,北京户口缩紧的目标当然具有合理性。但缩紧的同时,户口上绑定的利益何去何从?若利益削减,就与户口缩紧的目标一致,二者可以形成合力,优化北京的人口数量和结构;若利益增加,则与目标背离。背离的后果之一,就是催生出户口黑市,并且越来越膨胀、越来越畸形。

户口“行情”黑市飘红,中介收费越来越贵,这意味着户口政策收紧而户口需求越来越大。不见合力,现实扭曲着:一边是今年应届大学毕业生留京指标总量仅为1万人左右,落户北京越来越难;另一边是北京户口含有诸多福利,媒体甚至计算出一个户口的绑定利益超过百万元。

如何在人口控制的压力与人口流动带来的红利乃至自由迁徙的权利之间达到一种良性平衡,是摆在北京这样超级城市面前的大课题。刚性规划是最容易想到、被认为是立竿见影解决压力的方式,但这种方式很难说是良性的,也很难真正实现平衡。越来越红火的户口“黑市”就让刚性规划显出了尴尬——既增加了社会总体交易成本,又扩大了权力寻租的空间,还破坏了基本的公平原则。

超级城市的人口规划应该更具包容性,因势利导的柔性力量、长久安排往往更有效。如果说需要毅然决然,那么开刀的地方首先应该是户口上捆绑的利益。不动这一刀,不仅解决问题的效果大打折扣,且会滋生更深层的问题。

欢迎继续关注经典案例。

(转载请注明来源:宣讲家网站71.cn,违者必究。)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3/1008/737229.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