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纸张 字号选择:超大 行高 带图打印 返回原文

首页 > 专题 重大事件专题 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先进性建设

党性教育要突出德的教育

2013年09月30日 11:04

 

《中国共产党党校工作条例》明确指出,党性教育要贯穿于党校教育全过程。在当前的形势和要求下,党性教育要更加突出对党员干部德的教育,使我们的干部做到德才兼备、以德为先,这也是我们培养和使用党员干部的基本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到江苏淮安视察时指出,周恩来总理是全党的楷模,淮安作为周总理的家乡,要进一步弘扬周总理的精神。按照习总书记指示,淮安市委结合实际,提出了在全市党员干部中开展“学习伟人周恩来,践行五德作表率”活动。淮安市委党校积极响应市委号召,主动按照党校教育工作的规律和要求,结合党校创新形成的平台载体,在做好党性教育的同时,通过三项提升,更加突出对党员干部德的教育。

开展四专活动,提升研究深度

在“学习伟人周恩来,践行五德作表率”活动中,淮安市委要求全市党员领导干部做“五个表率”:坚定理想信念,做坚守政治品德的表率;加强党性修养,做谨守思想道德的表率;坚持执政为民,做恪守为政官德的表率;陶冶道德情操,做遵守社会公德的表率;正确对待亲友,做信守家庭美德的表率。

淮安市委党校按照市委要求,着重通过“四专”活动对周恩来五德进行研究。一是专人研究。由一位校领导负责,抽调3位青年教师成立研究小组,重点突出对周恩来“五德”的研究。二是专项课题。由校科研处牵头设置周恩来“五德”研究课题,面向全国招标,共有50余位周恩来研究专家投标,经两轮专家评审后,分别由来自广东、南京和淮安的三个课题获得立项。三是专家研讨。为了做好周恩来精神,尤其是“五德”精神的研究,我们专门邀请了北京、南京等地的7位周恩来研究专家召开研讨会。四是专题上课。通过研究小组集体备课和对专题的不断完善,周恩来五德教育专题课程已经比较成熟,让周恩来“五德”研究进党校主体班课堂,提升党员干部思想道德素养。

 

利用四大平台,提升培训质量

一是正气园。正气园占地1000平方米,采取以引用毛泽东等党的领导人教诲为主要内容,特别是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要求,以以铜为镜,以史为镜,以人为镜三个铜镜和三个正字为重要组成部分建设而成。正气园教育党员干部要树立正气,弘扬正气,牢固树立执政为民理念,做到为民务实清廉。正气园教育是淮安市委党校主体班学员必修课。二是周恩来“五德”教育馆。教育馆建筑面积700平米,以习近平总书记等党的领导人对周恩来总理的高度评价和周恩来总理的政治品德、思想道德、为政官德、社会公德、家庭美德的典型事迹作为主要内容。三是淮安市廉政教育馆。廉政教育馆展陈面积为220平方米,主要分为“历史的推进”、“时代的召唤”、“典型的感动”等三个展区,展示了中国共产党廉政思想发展历程和实践,并从不同侧面展示了各个时期淮安的廉政建设。四是党性分析室。在党性分析室采取看、学、读、思的基础上,进行党性分析测试。

立足特色资源,提升教育实效

淮安市委党校根据中央和省委关于在主体班中开展群众路线教育的要求,专门成立七个调研小组,分提高认识、部署调研,围绕主题、深入调研,群策群力、总结调研三个阶段,主要围绕现阶段“四风”现象及其原因、解决“四风”问题一些成功的做法、“庸、懒、散”风气形成的原因及解决的办法、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如何创新和站在全市的高度,结合淮安市实际,如何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等七个题目进行调研。

在践行群众路线,提升干部德的教育效果方面,淮安市委党校立足两种特色资源,努力做好干部教育工作。一是坚持立足创新资源,提升干部党性修养。创新形成的“121”党性教育新模式受到江苏省委党校、淮安市委的充分肯定,受到学员的认同,取得了很好的教育效果。“121”党性教育新模式,即在党性教育主题活动中有针对性地开展“唱国歌、爱祖国”、“讲党性、铸党魂”等十二项活动。二是坚持立足红色资源,做好干部德的教育。充分发挥周总理纪念馆、苏皖边区政府、刘老庄八十二烈士纪念园等红色资源和周恩来“五德”教育馆的教育功能,专门组织教师结合中央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要求,侧重讲解革命先辈的高尚品德和群众工作的经验、做法,使党员干部深受教育。

(作者系江苏省淮安市委党校常务副校长)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3/0930/737463.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