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纸张 字号选择:超大 行高 带图打印 返回原文

首页 > 经典案例 基层执政

【案例】十年谈心3268次,如此“浮夸风”尴尬谁?

2013年10月11日 11:16

 

【基层执政案例】

【事件介绍】

2

福建官员称十年来找部下谈心3268次遭督导组质疑

近闻,有个单位的一名同志向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督导组汇报成果,说本单位有一领导十年来找部下谈心多达3268次。督导组的同志反问道:“这个数字是怎么统计出来的?”汇报者一脸尴尬,半天说不清楚。

尴尬是当然,说不清楚也不奇怪——领导找部下谈心是日常性、经常性工作,很难做到谈一个记一个,一个都不漏,更不可能身边带个专职记录员,谈到哪记到哪,谈到谁记到谁。汇报工作、总结经验,当然少不了数字,但类似领导谈心十年多达3268次这样的数字,详尽、具体到一次不落,不免让人生疑。

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要取得扎扎实实的成效,让群众感受到活动带来的新气象,就要解决一个又一个群众关切的问题,各单位要把精力用在解决问题上,而不是花在琢磨数字上。

事实上,如此玩数字游戏,是汇报浮夸风,是形式主义之表现,正是教育实践活动所要反对、要根治的。汇报者要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挤干数字里的水分,留下实实在在的干货;听汇报者要耳聪目明,善于识假,敢于打假,让数字造假者遭遇尴尬。如此,数字浮夸就没了市场。

“10年内找部下谈心3268次”想要糊弄谁?

领导找部下谈心,本是工作常态,且是因为工作所需要,至于谈了几次,恐怕是不会有人存心记录的,可这位“领导”却记录了一个庞大又清晰的数字——3268次,且时间跨度长达十年。除非天天有记日记的习惯,除非有每周、每月统计的习惯,否则不可能记得那么清楚。

找部下谈心,这该是领导的职责所在,算不得什么可以夸耀的“成绩”,可这竟然作为“成绩”汇报,看起来,可能这位“领导”平时的工作是很难有“出彩”的地方,算一算,一年365天,十年来除了节假日,天天找部下谈心,还能有时间为民服务吗?

据说,汇报者面对督导组的质疑,一脸尴尬,半天说不清楚。估计那位“领导”也很难提供有力的“证据”。这极有可能是为了“表功”而故意乱说的,其目的是用来糊弄督导组的。因为数字说得越具体越多,越能够显示出“工作业绩”,语不惊人死不休,在这位“汇报者”看来,是数字不惊人打动不了上级。幸运的是,面对极有可能的“注水”数字,督导组并没有被糊弄,而是提出了一个尖锐的问题,“这个数字是怎么

 

统计出来的?”这真是击中要害。如果能够说得清“怎么统计出来”,就知道数字的真伪了。

层层作假,级级糊弄,按需报数,皆大欢喜,这是不公开的秘密。数字出官,官出数字,对此,谁都不陌生。可失真的统计数字,却是害人害政府害社会,严重影响了政府的公信力和形象。

“这个数字是怎么统计出来的?”是可贵的清醒。有时候,许多检查人员也是清楚下级的数字是有水分的,但却不去质疑,以免伤了和气。当然,如果接受了下级的“满意招待”,也是很难问出尖锐的问题,要不然,下级又如何敢将数字编得如此离谱?难道督导组的人员智商就那么低?检查人员的责任心不强,也造成了下级要弄虚作假,有些地方用“无根树”来骗检查组;有些地方用荒山涂漆来骗检查组……造假的手段千奇百怪,但假的总是假的,如果都能够像督导组那样尖锐的反问,还有多少下级敢玩弄欺骗手段?

当然,也不能只停留于让汇报者一脸尴尬,而是应该继续追问,看看其背后还有哪些猫腻?并且对于弄虚作假者要进行严厉的惩罚,该摘掉乌纱帽的绝不留情,如此,才不会有“10年内找下属谈心3268次”的荒唐和古怪。

官员10年找下属谈心3268次?政绩浮夸不得

半天说不清楚不足为怪。领导和下属谈心,那是日常性的工作之一,谁还真谈一次记一次,谈一个记一个?所以,这领导一张口就是10年来找部下谈心3268次,如此“确凿”,具体到一次不落,难免让人质疑其真实性。

官媒点评当今官德缺失七怪状之一就是:不实事求是,张口说谎,故意夸大、编造或者隐瞒事实真相。一些急需政绩的干部,将升迁希望寄托在政绩工程和数字游戏中。一些官员出于现实利益考量,欺上瞒下竟然成为他们工作中的一种常规手法、生存秘籍。“官出数字,数字出官”就是这种生态的生动写照。社会上流传的“统计统计,一半大约,一半估计”;“政绩不够,数字来凑,官出数字,数字出官”等就是对这种现象的绝妙讽刺。

弄虚作假、虚报浮夸的结果是“政绩”上去了,政德却滑坡了;“政绩”夸于人前,政德却毁于人后,不仅严重败坏了党风和社会风气,造成党和政府的公信力流失,损害党和政府的形象,更是与我们党一贯“坚持实事求是”的作风是相悖的。

为官者应该树立怎样的为政之德?那就是坚持实事求是,树正确的政绩观。为官一任,应该干好当前,谋划好未来,以实实在在的业绩取信于民,以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给老百姓。显然,那些错误政绩观指引下的所谓数字游戏,就无法经得起人民和历史的检验。

 

领导与部下谈心3268次,形式主义仍在泛滥?

领导干部与部下谈心交流学习、生活、工作本不意外,意外的是领导干部做事就要实事求是,尤其是在今天党中央破除“四风”的形势下,还有官员弄虚作假,居然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面对督导组同志的工作检查,给相关领导制造成绩时面不改色心不跳,说领导与部下十年谈心将近达到3268次,这样的数字成果也能够汇报出来,真是让我们大跌眼镜,看来这位同志真是领导干部的跟屁虫,领导干什么事都牢记心于,这样的干部应该做史官,能记得这样的数字,肯定在他的手里有一笔账时刻在记录领导的言行,他这样做真是让我们哭笑不得,同时也不得不让我们诘责到,这样汇报工作,难道不是形式主义在泛滥吗?

领导干部走群众路线,应该与群众打交道,与群众交心,这也是领导干部做好工作的关键,但是我们要说的是领导不会天天下基层吧,或者是领导不会天天与普通干部在一起吧,领导总有领导的事情,领导在平时能够关注到基层群众,关注到普通的干部职工也就不错了,如果领导天天与他们在一起谈心肯定是不可能的,如何能出来领导与部下谈心十年3268次的数字来呢?即使将领导跟任何人说话都算上了,领导也做不到这样,况且在基层有很多的官员,在平时的工作中很难下到基层与群众在一起的,还有很多官员即使在基层干了好多年,未必让普通职工认可,因为有很多职工从来没与领导说过任何一句话,也有很多领导根本不会主动找普通职工去谈心,听一听职工的心声,这样的干部应该不少,而今天出现同志称赞领导与干部谈心这样多的次数,不是作假,也是扯蛋,让督查组揪住小辫子真是自找的。

今天,在走群众中线的工作中,我们党和政府的干部就要体现出一个真来,那就是干真事,说真话,做事说话要掷地有声,如果在今天,某些领导干部为求政绩还搞浮夸风,这就是明显的官僚主义,明显的形式主义,这种风气得不到纠正,受到危害的不仅仅是党和政府,更是个人的前途,因为在今天任何人再戴着面具做官,再在工作中不求事,更会自毁前程。

官员称领导与部下十年谈心3268次,这个事件说明了什么呢?说明在这个单位内的领导干部根本没真正把走群众路线当回事,在群众教育路线实践活动中还信口雌黄,还拿出形式主义的那套作风来愚弄上级领导,真是可笑之至。希望在这个事件后,相关单位的负责人切实检讨自己的行为,在走群众路线中,拿了自己的实际行动来,真正是做到有的放矢,再者要说的是不必天天与下属基层群众谈心,只要你做到一点,那就是事事关心部下与职工,在眼睛里能看到他们,在心里能够想到他们,即使十年有几次真心的谈话也就够了。做不到这些,即使你天天谈心,但心里真正没有他们,只想在面子上做文章,你在走群众路线中更不会取得一点儿成绩。破除“四风”走出官员的真面貌,需要有制度的同时,更需要官员给力的行动,反之,无论政府提倡什么样的活动,官员不真正改变作风,最后的结果都是秋后桃树挂红花——没有最后的收获。

 

【启示与思考】

这件事算不上大事,却具有很强的典型性。10年来找下属谈心多达3268次,统计数字精确到了个位,统计的功夫做到这个地步,统计本身的意义几乎超过了谈心的意义。如媒体评论所言,领导找部下谈心是日常性、经常性工作,很难做到谈一个记一个,一个都不落,数字详尽、具体到一次不落,反倒让人生疑。现实生活中,“领导10年找下属谈心3268次”之类的故事,只能是讲的人当段子讲,听的人当段子听,言者听者一笑了之可也。明明是供人哈哈一乐的段子,工作人员却当做领导关心下属、勤勉为政的先进事迹,当作本单位的一项骄人“政绩”,一本正经地向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督导组汇报。好在督导组的同志多了个心眼儿,或者说多了股认真劲儿,多追问了一句,一下子让汇报者陷入难言的尴尬,让该单位的“政绩工程”现出了原形。

人们常说艺术是出于生活并高于生活的,“领导艺术”、“政绩艺术”自然也是出于工作而高于工作的。豪华办公楼、形象工作、面子工程、政绩工程也都是领导艺术、政绩艺术的表现形象,只不过,它们是摆在明面上的“领导艺术”、“政绩艺术”。

“领导艺术”、“政绩艺术”的具体表现形式无非是夸大、造假、隐瞒。夸大的是优点和成绩,隐瞒的自然是缺点和失误,夸大成绩面对的是上级部门和领导,隐瞒失误面对的是人民群众,汇报、总结、公告、通报都是领导艺术和政绩艺术的载体。当然,向上级和领导汇报成绩时都是主动、积极的,而向人民群众通报负面事件时都是要尽量拖延、推迟的,所谓能捂就捂,能拖就拖,“正在调查”可能调查几个月,“正在处理”可能处理半年,笔者称其为“蜗牛速度”、“鸵鸟态度”,而“蜗牛速度”、“鸵鸟态度”的目的也正是出于维护领导艺术和政绩艺术中的“光鲜一面”。

中国有个人人皆知的“狼来了”故事,谎言说了三次后真言都会成为谎言,“领导艺术”,“政绩艺术”也是一样,当这种夸大和隐瞒的谎言被一次次揭穿后,领导和政府部门的公信力还会存留几分?交流,谈心的方式方法的确是种技巧和艺术,但当政府和领导的工作也都变成一种表演“艺术”时,此“艺术”就只会让人民失望了。

走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主题正是反对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四风”问题。而此种数据造假正是形式主义的表现形式,其背后折射出的“领导艺术”、“政绩艺术”正是官僚主义思想的本质。十年找部下谈心3268次的那位领导和汇报者还是好好照照镜子去吧。

欢迎继续关注经典案例。

(转载请注明来源:宣讲家网站71.cn,违者必究。)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3/1011/738365.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