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纸张 字号选择:超大 行高 带图打印 返回原文

首页 > 专题 重大事件专题 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教育

闲谈“不文明”不如改进

2013年10月07日 11:32

【编者按】 此前,有关“埃及神庙被刻中文‘xxx到此一游’”的微博再次引发舆论对于国民素质和国家形象的讨论。10月1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开始实施。备受关注的文明出游也在新规中有所提及,要求旅游者遵守旅游文明行为规范。七天的小长假结束了,这期间的各种不文明行为有没有任何改进呢?结果是显然的:天安门看升旗的‘扔’出了5吨垃圾,高速路上堵车‘堵’出了几个偷瓜的,公园的竹子被刻上了‘到此一游’,卢沟桥的石狮子也被‘签’上了名...各景区虽然都对这些行为很气愤但同时也很无奈,因为他们只有监督权,没有执法权,景区的执法也只能靠人盯。长假结束后,这些不文明行为又重新成为人们茶语饭后的话题,在我们闲聊这些让人羞愧的行为的时候,又有没有想过如何改进呢?

黄金周游客涌入高校 不文明行为惹来"一地鸡毛"

“十一”黄金周,游客“攻陷”各地景区,一些传统名校也难幸免。从专程“膜拜”的学子与家长,到扎堆参观的旅行团和散客,汹涌的人潮将清静学府变作鼎沸闹市,给校园管理和正常秩序带来巨大压力。

有学生表示,外来游客爆棚不仅发生在黄金周,“每年暑假、开学时,校园里总是挤满了人,破坏公物、乱写乱画的不文明现象时有发生,有时真给人添堵。”据了解,长假期间,武汉大学、厦门大学等知名“景点”学校几乎都遭遇到类似的游客潮。

旅游法中明确规定旅游者应爱护旅游资源,保护生态环境,遵守旅游文明行为规范。但是记者调查发现,在景观上签名、写“到此一游”的现象仍屡禁不止。虽然有了法规,但管理方对于此类行为的应对办法还是多以宣传教育引导为主,景区没有执法权,只能靠人盯。

 

===黄金周出游陋习盘点之:乱涂乱画===

青海湖的界碑上被游客刻满了字。

大假出游陋习 乱涂乱扔乱爬乱躺最为严重

紫竹院竹子“毁容”。

 

===黄金周出游陋习盘点之:随意攀爬===

国庆长假第一天,一些游人在旅游景点随意攀爬,合影,采摘。许多都是成年人托举着小朋友”帮助“他们爬上一个景点,把这种行为是否文明放到一边,这样做也是非常危险的。

北京第二外国语大学旅游管理学院教授韩玉灵认为,法律的强制性措施固然重要,但强制性、惩罚性的措施只是一个辅助手段,根本解决方式依旧是自我约束。她认为,文明习惯的养成要通过教育来实现,但更关键的在于游客自身主动提升文明素养。许多景区都会设有警示牌诸如‘禁止攀爬’‘爱护文物’的字样,大人视警示牌为无物,要怎么教育小朋友们呢?

 

北京动物园里,一名儿童正爬上石雕

温江某公园内,一群孩子爬到树上玩耍,树枝都被压弯到地上。

 

在圆明园遗址公园内西洋楼景区的黄花阵迷宫,一告示牌显示“禁止攀爬、严禁刻画”,但仅10分钟时间,便有26名游客先后爬上高约1米的阵墙。“墙上的游客请下来。”圆明园遗址公园一名工作人员拿着喇叭不停地喊,但并未起到作用。

圆明园遗址公园内的黄花阵迷宫,多名游客爬上高约1米的阵墙。

一名游客在苏州市玄妙观入口处攀爬上银杏树采摘银杏。

一女孩坐在杜甫石像上。

 

===黄金周出游陋习盘点之:乱扔垃圾===

国庆首日11万人天安门广场看升旗留下5吨垃圾

国庆首日,根据天安门地区管理委员会统计,有约11万名从全国各地赶来的群众冒雨观看了升旗仪式。升旗仪式结束后,广场留下约5吨垃圾,最密集处甚至露不出地面,150名保洁员用了30分钟才全部清除。

八达岭长城6天清理109吨垃圾 清洁工背下景区

46岁的高俊负责清洁的区域是长城三楼半到四楼之间的梯段,地面上所有垃圾都必须被清理进垃圾桶,按照可回收与否分类打包后,再由她背下山来。黑色塑料袋用来盛装垃圾,每一袋重约二三十斤。每天,她在这个楼段间得来来回回打扫十来趟。

10月6日,黄金周第六天,北京八达岭长城景区累计游客人数达35.66万人,产生垃圾共计109吨。

清洁工背着装有垃圾和塑料瓶的袋子下山。

清洁工和女儿坐在台阶边吃饭。

国庆黄金周到海边旅游,一边喝着啤酒,一边吃着烧烤,是不错的选择。不过,要是随手乱丢竹签,给他人造成伤害就麻烦了。近日,在福建厦门海滩,一6岁小男孩被游客随手丢弃的竹签扎伤。据了解,当时游客吃完烧烤后直接把竹签扔在沙滩上,正巧一赤脚男孩从附近经过。锋利的竹签直接扎到男孩的脚上,顿时鲜血直流。

海边的不文明:沙滩遍地垃圾

公园草从里,游客扔下的卫生纸、包装袋非常醒目

 

===黄金周出游陋习盘点之:交通中的不文明===

高速公路免费通行政策施行已有一周年。逢节必堵,已成顽疾。去年国庆节首开免费先河后,一些地区和时段拥堵不堪,有的乘客在高速路上遛狗、踢毽子等,一些路段排起数十公里的堵车“长龙”,一年后的今年国庆节免费通行的高速公路依然拥堵,遛狗依旧。

一位网友发微博称,高速路上堵得慌,乘客下车把人家农田里的冬瓜都偷走了。通过配发的图片可以看到,两位网友扛着大冬瓜往高速路上跑,而高速路上停满车辆。

游客偷冬瓜(图片来自于央视财经微博)

游客偷冬瓜

除了拥堵的车道,更令人心情不愉快的是高速公路上的各种不文明行为。加塞、超车、占用应急车道、违规行驶车道等违规行驶都给本不堪重负的高速带来更大的拥堵,乱扔垃圾等行为也在节假日里大煞风景。

10月1日,成南高速收费站汽车排起长龙,不少汽车违规占用应急车道

缓解“拥堵”有招儿嘛?——盘点“十一”黄金周

 

 

===黄金周出游中的正能量===

陋习一旦走出家门,走在旅游途中,变得那么醒目。是人们都不会吃饭、不会走路、不会说话了吗?到底是缺了什么?

一位旅游业人士说,目前对旅游不文明行为的认识,不少观点停留在“影响国家形象”,仍把对面子的重视放在至高无上的地位,原因和结果倒置,无疑忽略了对不文明行为根源的追溯和切割。

只有正确分析游客不文明现象产生的根源,才能找到根治的药方。“不大声喧哗、不乱扔垃圾,这些都是基本的道德规范,可有些人就是不愿遵守。”重庆工商大学旅游与国土资源学院院长赵小鲁表示,不文明旅游现象,从根本上说反映出我们自身的道德修养、文明素质还有待提高。将不文明行为单单与旅游挂钩于事无补,“在旅游中出现的不文明现象,这不仅是旅游的问题,还是国民素质的问题,社会的问题,包括一些教育问题。”

国庆出游中的陋习相对于其他一些好习惯更容易被人们关注,其实在国庆假期中也不乏有温情有爱的一面,我们应该多把目光投向这些好的行为,引导人们以这些好行为为榜样:

江苏常州市,游客们排队进入花博会。

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彝族同胞和外地游客围在火把前跳舞。

 

黄金周接待17万游客 无一例新增涂鸦

一位老年游客在“电子涂鸦墙”上写到此一游

黄金周期间,17万游客涌名楼,却再无一例乱涂乱画。这一切是缘于黄鹤楼景区首次使用了“电子涂鸦墙”。

记者昨日在黄鹤楼公园主楼一楼大厅一角看到,“电子涂鸦墙”实际上是一台多功能的黄鹤楼旅游导览系统,上面有一块高约1米、宽约0.5米的可触摸电子显示屏。游客可以通过点击屏幕查看“景区介绍”、“参观导览”等资讯,还可以进入电子屏下半部“题字”区,在“电子墙”上任意涂鸦,并可保存、查看。

记者查看当天“涂鸦”内容发现,大部分游客的“涂鸦”之作,为“某某到此一游”,也有情侣留下“某某和某某天长地久”的海誓山盟,还有称颂名楼的诗句。  

 

周先生说:这是节日里的最好礼物

昨天,从四川来南京旅游的张女士向夫子庙派出所求助:她在景区吃饭时,随手将包放在了椅子上,走时竟然忘记拿了,包里有全家人的证件、银行卡,还有不少现金。

幸运的是,张女士刚报完警,就有一位游客将一个包送到了派出所。当看到自己的包安然无恙,张女士非常激动,连声向民警和拾得者周先生表示感谢。后来,民警拿出一份“拾金不昧”荣誉证书颁发给了周先生。“哟,这可是这个节日我收到的最好礼物哦。”周先生手捧证书,异常兴奋。

据夫子庙派出所民警介绍,景区几乎每天都有游客遗失物品,为此派出所设立“失物招领站”,及时查找发还失主。同时,派出所还设计了“拾金不昧”荣誉证书,专门授予拾金不昧者,对拾交小额现金或身份证等物品的景区保洁员、保安发放小慰问品,并建立台账,向当事人单位寄一封表扬信。

在中国较大的旅游客源地广州,广之旅旅行社市场推广中心总经理温前告诉记者,针对游客文化素质的参差不齐,旅行社更应带头倡导文明旅游;在出行前要向游客介绍旅游目的地相关风俗习惯、文明旅游要求,引导游客遵守旅游文明行为;在出游过程中加强对游客传达文明出行的观念,反复提醒、劝导游客,尽可能避免游客因文化、民俗差异问题而出现不文明旅游行为。

旅游业内人士提出,除旅游业相关人员的引导外,游客本身的文明出行意识提升也尤为重要,建议有关部门拍摄倡导文明出游的公益宣传短片在各类媒体播出,印制各类倡导文明出游资料在游客密集的交通枢纽平台上派发;在学校教育中,也应增加文明出游的教育内容,使游客从小形成文明出游的习惯。

教育部发布学生文明旅游出行

——个人举止文明,服饰整洁,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废弃物,公共场所不喧哗嬉闹。

——交往大方得体,文明用语,不说脏话,保持适当距离,尊重他人隐私及个人习惯,理性处理纠纷。

——维护公共秩序,遵守交通法规,不闯红灯,自觉排队,不争抢拥挤,尊重当地法律法规和文化习俗。

——爱护自然环境,不攀折花木,不损毁公共设施,自觉保护文物古迹,不乱刻乱画。

关注不文明出游行为 父母要给孩子做好榜样

公民教育的重要性也在一项研究中得到佐证。社会学家在对一些发展中国家进行研究后发现,很多国家所处的发展阶段大致相当于1890年的美国,从教育上看,这个时期美国教育注重培养孩子个人能力感、对新事物的开放度、自立精神和摆脱权威束缚的独立意识,以及不抱怨、对自己人生负责的态度等,这些都是公民教育的内容,而有些国家的教育目前还没有达到这个阶段。公民素质差距大,根源其实还是在教育上。

由此可见,公民教育对一个人乃至一个国家未来发展来说极其重要。我们的公民教育缺乏,看到欠缺却不努力改变,就更加令人担忧。我们的教育陷入“分数至上”的泥沼,如果不努力让教育从培养“学习机器”向培养合格的现代公民转变,不仅不利于公民文明素养的培育和塑造,现代文明社会的建设将更加漫长,未来社会的竞争也会更加落后于人。

长假热闹处 正是“慎独”时

长假是一个热闹的场合,人们会把很多时间用于与人交往、出外游玩,留给自己一个人的时间恐怕是很少的。但是,越是在热闹的时候,越要注重个人的修养,越是要留心自己的言行举止。

中国有句古话叫“君子慎独”,说的是君子在别人看不见的时候,在别人听不到的时候,也要谨慎自己的言行。独身一人尚能自律,何况在人前呢?因此,慎独能培养出更高的道德水平和行为规范。

面对其他游客的不文明行为,许多人都很反感,但反思一下自己,就真的没有做过让人反感或者从众的事吗?出行文明,先从自己做起,管好你身边的人,给你的孩子也做一个好榜样。我们游玩的目的都是想开阔一下眼界或在工作日之后放松一下,靠大家的努力保持一个好的环境才能在游玩时天天好心情。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3/1007/738370.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