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纸张 字号选择:超大 行高 带图打印 返回原文

首页 > 经典案例 网络纵横

【案例】别让“豪华小班”破坏教育公平

2013年10月11日 14:42

 

【网络传媒案例】

【事件介绍】

南京小学试点办“豪华小班” 年学费近6万

2

致远外国语小学“直升班”孩子在上校本课程《手》

一个班7个外教,走进厨房、表演室、商店情景式学英语;数学课带着孩子打保龄球,算算球道长度;开设国际帆船课,引入最先进美国小学教育课程……记者近日在采访中发现,南外仙林分校小学部、致远外国语小学、金中仙林分校小学部等一批热门小学纷纷开设“豪华小班”,一个年级一到两个试点班,在完成江苏省义务教育课程的同时,增设国际上最先进的实践课程。

[南外仙林分校小学部:ILP班]

7个专业外教围着30多个孩子转

下午2:00,二年级(11)班的孩子们开始每天例行的“English time”。全班30多个孩子被分成了六个小组,走进了包括厨房、表演室、商店、体育室在内的6个不同课堂,由6位外教带领着进行沉浸式的英语学习,每隔25分钟轮换一个学习场景,课堂上的一切交流都使用英文。表演室里,孩子们十分投入地扮演着国王、皇后、公主、王子,台词都是英文,25分钟的时间一到,孩子们又欢呼着奔向下一个场景“厨房”,仿佛在用英语玩“过家家”游戏。

记者了解到,南外仙林分校今年迎来办学10周年,课程改革一直没有停止,去年首次在新生中尝试推出美国ILP(INTERNATIONALLANGUAGE PROGRAM,美国国际语言组织简称)校本选修课,一个班36个招生名额供不应求,今年在家长的要求下,增加一个试点班。“我们小学部通常一个班配有1名外教,但在ILP班被‘升级’成了7名外教,他们都是从美国ILP国际语言组织项目中经过三个月的专职培训后来到中国的。”学校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ILP课堂上,孩子们在英语的情境下玩有趣的游戏、表演故事、准备食物、进行体育活动、聚集玩具、进行手工制作,是在情境中学习语言,孩子们每天都有将近三个小时处在各种情境里。“孩子没有觉得自己是在学习,而是认为是在做游戏或者玩耍。”

一年学费近6万元依然供不应求

“每个学期比普通班的孩子多花1万多元钱,但是我觉得很值。”家长周女士曾经在孩子上幼儿园的时候给他报了少儿英语培训班,一年1.4万元,一个星期一次课。“就是想让孩子学到纯正的英语,现在在这个ILP班里,每天都在大量外教的语言环境里,这比我们在外面补课强多了。”记者在采访中发现,ILP班每天下午的时间都划归英语,每天上午的课程安排与普通班没有差别,在课表旁边还写着每天必备的唐诗绝句。“我们首先保证孩子义务教育阶段国家课程开足开齐,然后加入全英文的学习环境,7名外教让ILP的英文授课达到了完全小班化的标准。”有关人士介绍,这个试点班由新生家长自愿报名,尽管一年学费接近6万,但依然供不应求。

 

[致远外国语小学:教改直升班]

专家详细论证,语文、数学拆开上

带孩子们去打保龄球,算算球道长度;让孩子走进厨房,找找厨房里的数学;在课本中找素材,带着问题去旅行去观察……南京致远外国语小学今年一年级开设两个“教改直升班”,每个班30多个孩子,由家长自主选择报名,除了开齐国家课程外,学校请来专家进行论证和点评,最终确定增加“旅行与观察”、“演讲与表演”、“概念主题式综合实践活动课”等校本课程,“英语”课程中增加由外教教授的“英语口语”,今后小升初时可以直升热门中学金中河西分校。记者发现,“教改直升班”的课程相当有趣,不仅把国家课程校本化,还自主开发各种各样新颖别致的校本课程。譬如,学校将把国家课程中的“数学”拆为“数学”、“数学实践活动”、“数学学习指导”三部分;“语文”拆为“语文”、“语文实践活动”、“语文学习指导”、“写字”四部分;从一年级开始开设“英语”课,并在“英语”课程中增加由外教教授的“英语口语”。

改变“语文只管语文,数学只管数学”

南京市小学教师培训中心主任谷力说,现在的小学、初中,都是分科教学,语文只管语文,数学只管数学,儿童在成长过程中,不容易一下子把这些零碎的分散的知识整合在一起,往往很多孩子一学期下来头脑空空。而在教改直升班的“概念主题式综合实践活动课”上,老师往往设计一个主题事件,让孩子亲身体验、感受,经过经验的积累,形成属于自己的认识,这样一种体验式学习要比死做题目带来的收获大得多。记者了解到,“教改直升班”的国家课程一定是一样的,校本课程肯定是不一样的,是不是6年后选择直升也是由家长自己决定,就好比上了列车一样,上车之后可以做自由地选择,目前是从一年级开始,将来是可以自由上下的。

[金陵中学仙林分校小学部:国际班]

一个班24个人中外学生融合

金陵中学仙林分校小学部今年全市有将近2000名孩子报名,势头直逼南京市区最热门的老牌名校,不仅吸引了整个南京地区的家长,一些在南京工作的外籍人士也看上了这所学校。“我们处在高校云集的仙林地区,周围还有开发区,有不少在南京工作的外国和中国港澳台地区的人士,去年我们一年级就有不少外籍孩子,今年依旧有不少这样的孩子家长来咨询,所以我们新开了国际部。”校长林慧敏介绍。“我们金中仙林分校小学部的国际部今年原计划招收一个班24个人,学费2万-3万元,直到现在都不断有家长写申请想上。”

孔子学校专家协助开发教育课程

记者了解到,金陵中学仙林分校小学部国际部具备优质的住宿条件,引进了全国优秀辅导员、数学学科大市带头人林卫云等一批优秀的老师进行教学,引入目前最先进的美国小学教育课程,每天开设英语课,增加国际帆船课程,目前一个班二十多名孩子来自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因为各个国家的孩子融合在一起,我们的国际班是个标准的双语班,外国的孩子能强化中文,而中国的孩子外语就会得到加强。我们依托南大优质的高校资源,南大在美国孔子学校任教的专家将协助我们一起开发最先进的美国小学教育课程,配备的师资都是对孩子非常有经验的老师。”林慧敏介绍,国际班将非常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一切都要从国际化成长的需要考虑。

小学“豪华小班”一年学费六万情何以堪

一个班7个外教,走进厨房、表演室、商店情景式学英语;数学课带着孩子打保龄球,算算球道长度;开设国际帆船课,引入最先进美国小学教育课程……看到这则新闻,不由感觉到中外之间的教育差距真的太远。把美国小学教育课程的他山之石,放到中国就可以攻玉,还美其名曰“豪华小班”。这种把他国基础教育转化成中国贵族教育的模式,恐怕早已经屡见不鲜了吧?

当然更不奇怪的是家长们的疯狂追捧,想必敢于掏那一年学费六万的,不仅有大富大贵之家,也定有普通百姓。本来优质教育在中国就是极度稀缺资源,尤其是在平民上升通道日益逼仄的当下,更是激发出家长们一掷千金的豪气。而某些教育机构的操盘者们,早已经熟谙其中心理,便用拔高式的教育噱头、镀金式的教育理念,结结实实的让孩子们提前感受“知识就是金钱”的启蒙教育。

这样的贵族教育其实本来无可厚非,毕竟周瑜黄盖都是愿打愿挨。然而在教育改革进行到深水区、有点摸不着方向的时候,这样的新闻还是极具现实的讽刺意味。新闻中的小学,基本上是民办学校。比如南外仙林分校,背靠优势资源的他们,就是和名校南京外国语学校有着股份制的合作关系。在教育市场化的催动下,有钱就能越发的打造出强者越强的马太效应;而没钱的呢,想想那些青海靠墙睡午觉的孩子们,恐怕就能知晓一二。

 

中国教育制度的失衡让教育市场化有更多的可能,这也符合教育改革的发展方向。但得有个前提,就是对于国民基础教育的保底,一定要像摊大饼一样,照顾到方方面面。就目前来说,很多乡村边远的教育力量实在堪忧,如果还不想着把优势资源倾注到那些弱势地区,恐怕中国特有的双轨制现象,就很可能在教育领域再度复制。

有人会说我愿意掏钱来孩子享受到更多更好的资源,这得罪谁了?确实天下最苦父母心,尤其是中国的父母。但不要忘记九年义务教育这个词汇中,最重要的就是“义务”二字。诚然民办学校可以跳出这个条条框框,但他们绝对不可避免的会抽底那些公办学校的优质力量。此消彼长,那在人生的起跑线上就已经有不公平之嫌。

遑论教育的一碗水端平是不现实的,但在教育、医疗这些关乎民生领域,过度市场化绝对会让民粹意识大量生长。现在社会资源板结严重,而对于从幼儿园、小学就开始的“豪华护航”,则更像是利益集团进行的交接棒预演。在这些豪华、贵族让教育情何以堪的时候,我们是否该有种看似荒唐的返璞归真呢?

豪华小班,公权煮出了一锅什么味儿的汤?

如此新鲜的教学模式不知会让多少家长羡慕,不知会让多少孩子羡慕。这种教学模式不仅仅寓教于乐,更会是学习知识学习文化的好载体。如果说,这种模式是学校探索新型教学方式的尝试,尝试的目的是为了给教学改革的深入铺平道路,那就无可厚非。遗憾的是,豪华小班的诞生仅仅是为了豪华而豪华,豪华的背后是黄金万两。

怎样办学,学校应该有自主权,但是,用公共资源赚钱,不是学校该做的事情。用公权为金钱开小灶,这煮出的一锅汤,香味儿弥漫了既得利益者,辣味儿却寒了公众的心。

这么多年,我们的教育主管部门一直在强调公平教育。公平教育既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更是民生的期盼。上学,对于草根来说,已经成了通往精彩人生的唯一通道。每个人降生的时候,手里虽然没有攥着“三六九等”而来,脸上也没有贴着“低人一等”的标签,但是自从第一声啼哭开始,就已经有了贵贱之分,在就业压力现实之下,在“为人民服务”的岗位也会“爹是英雄儿好汉”的现实之下,老百姓的孩子已经在人生的跑道上处于后位了。于是,我们把唯一的希望寄托在学习上。遗憾的是,这块圣地也被金钱攻破。

豪华小班现象就是教育拜倒在金钱石榴裙之下的体现。豪华小班谁会上?答案不言而喻,买把子青菜都要衡量衡量的人想上也上不起。这样的班级对义务教育是一种伤害。既然这样的班级可以赚钱,学校就会把优秀教育资源进行集中,会有最好的教学设备,会有最好的教师,而这些设备和教师也是国家资金养起来的,学校有没有权力为金钱倾斜呢?经没经过有关部门和纳税人的同意?

教育资源的分配本来就不公平,名校和普校之间,城市和农村之间,大校和小校之间,原本就因为投资偏心拉开了差距。生活在同一片蓝天之下,为什么就不能享受公平的教育?正是因为有了教育资源分配的不公平,才有了查不尽的择校,才有了教师的孩子也不在本校就读,才有了喝死的家长的尴尬。在这样的情况之下,学校再人为开设豪华小班,只会加剧这种不公平,很容易让人产生“有钱就是爷”的感觉。

教育需要创新,却不能是为了金钱而创新,而要为了教育的方式和教育的公平而创新。在收入差距难以填平的时候,再搞出一个教育差距,这不是往人伤口上撒盐吗?豪华小班,权力怎能为金钱开小灶?请记住一点,我们不是在为富人或者是穷人培养孩子,我们是在为祖国培养孩子。

 

【启示与思考】

平心而论,在教育领域,“豪华”二字的确是个相当敏感的词汇。尤其放在教育资源本就冷热不均,择校热,入学难,更是困扰着相当数量公众的背景下,“豪华小班”的高调出场,无论是“7个专业外教围着30多个孩子转”,还是与生动有趣的情景教学法,为何“豪华小班”可以独享如此优渥的教育资源,究竟什么样的学生有资格享用这度身定制的教育“小灶”,也就极易撩拨起人们的敏感心绪。

的确,假如蛋糕就那么大,有人分得多了,必然会有人分得少,甚至吃不到,同样,教育资源一定的前提下,“豪华小班”的孩子们享受到了更优渥的教育,是不是意味着对其他孩子教育资源的排斥与挤占,也就不免令人心中犯嘀咕。

不过,假如是公立学校,办起“豪华小班”,甚至随行就市的要价,固然是滥用公共教育资源的牟利行为,这样的教育产业化当然不应被容忍。但是,上述几所小学,虽然从校名来看是当地公办名校的分校,但查阅学校的属性及其相关信息,其中好几所学校却有着不折不扣的民办身份。既然如此,民办学校作为市场化的教育主体,尽管也要符合教育供给者的标准,但其市场身份,却注定了其必须要迎合市场对于教育的需求,并从中发掘商业机会以争取利润。

从这个意义上说,“豪华小班”如果出身于民办学校,要说本无可非议。不仅如此,教育本该多元化,相比中规中矩的公立学校,民办学校本不该亦步亦趋的步其后尘。相反,民办学校以其对市场的敏锐嗅觉,提供更个性化,更灵活,也更符合教育规律的教育产品,既是民办教育的生存之道,也是教育多元化的客观需求,对于形成更好的教育生态,更是不无裨益。而事实上,所谓“豪华”,其实也绝非让学生享乐,而不过是与传统教学模式大相径庭,对于常见教育模式的颠覆罢了,当教育真正围绕学生展开,让学生更多的参与、互动、体验,成为教育的主料时,其科学与先进性,自然不言而喻。这也可以解释,为何一年学费高达6万,却仍然供不应求。

当然,若是出身民办学校,“豪华小班”固然无可厚非,甚至有望对当下的教育模式产生“鲇鱼效应”。不过,“豪华小班”受市场热捧,的确还不意味着完全没有值得商榷之处。事实上,尽管上述好几所热门学校均为民办,但校名中的公办名校,却多少隐含着这些民办校与公办校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豪华小班”是否真的完全民办,是否一点公办名校的资源都没沾边,也就需要盘点。此外,既然叫做“豪华小班”,在这些学校,恐怕也非普遍的教学模式。而更多是完全随行就市,只有交得起钱的家庭,孩子才能入读“豪华小班”,那么,这会否对同校的其他班级的学生形成歧视与不公,恐怕同样不应被忽视。

欢迎继续关注经典案例。

(转载请注明来源:宣讲家网站71.cn,违者必究。)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3/1011/738601.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