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纸张 字号选择:超大 行高 带图打印 返回原文

首页 > 特稿 国际热点启示

全球经济增速放缓 金融体系步入深度调整阶段

2013年10月12日 09:04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8日在最新一期《世界经济展望报告》中,下调了今明两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期,并警告说世界经济增长仍处于“低速挡”且下行风险持续。9日发布的《全球金融稳定报告》认为,全球金融体系正步入深度调整阶段,面临美国酝酿退出长期宽松货币政策、日本“安倍经济学”政策效果不确定、新兴市场经济基本面走弱和外部环境日趋动荡等新挑战。

全球经济增速放缓

报告预测,全球经济今明两年将分别增长2.9%和3.6%,比7月份的预测值分别下调了0.3个百分点和0.2个百分点;发达国家今明两年整体增速预计分别为1.2%和2.0%,均与7月份的预测值持平。其中美国经济今明两年预计将分别增长1.6%和2.6%,较之前预测值分别下调了0.1个百分点和0.2个百分点。欧元区经济今年将萎缩0.4%,程度较之前预测略有减轻;明年将增长1.0%,与之前预测持平。

报告认为,发展中国家经济将在今明两年分别增长4.5%和5.1%,比7月份的预测值分别下调了0.5个百分点和0.4个百分点;中国经济将在今明两年分别增长7.6%和7.3%,比之前的预测值分别下调了0.2个百分点和0.4个百分点。

这份发布在IMF和世界银行年会前夕的报告指出,发达经济体增长势头有所增强,而新兴经济体增速尽管依然较为强劲,但出现了下滑。两种趋势相互作用,新兴经济体目前面临着增长减速和金融市场收紧的双重挑战。

报告认为,短期来看两大因素可能影响全球经济走势:一是市场越来越多地认为,美联储的货币政策正到达“拐点”,几个月来美联储有关削减量化宽松的表态导致美国和一些其他国家长期利率走高,即便美联储9月份作出保持政策不变的决定也没有扭转这一趋势;另外一点是中国经济中期来看增速将低于过去多年来的高增长水平。中国政府接受经济增速一定程度的下降,这符合向更均衡和可持续增长道路的转变,而且IMF认为中国政府避免出台大规模经济刺激方案是正确选择。

1

(10月10日,在美国首都华盛顿,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总裁拉加德(中)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年会召开前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回答记者提问。)

新兴经济体成焦点

IMF首席经济学家奥利维耶·布朗夏尔认为,新兴经济体增速下降既有周期性因素,也有潜在增长率下降的因素,不同国家两者程度不同,俄罗斯和南非的增长下滑更大程度上是周期性的,而中国和印度则更多反映出潜在增长率的下降。在这样的形势下,新兴市场经济体政府面临着两项挑战,首先是适应潜在增长率的下降,二是处理好周期性调整,这样新兴经济体才能在不引发重大危机的情况下对环境变化作出调整。

 

此外,报告指出,全球经济增长的主要贡献依然来源于新兴经济体,但未来全球经济增长的动能将更多来自以美国为首的发达经济体。这份报告对美国经济增速预测基于政府关门短时间内结束和债务上限及时上调的假设。IMF指出,美国政府关门风波短时间内影响将是有限的,但久拖不决将是十分有害的。如果美国未能及时调高债务上限,导致部分违约,将给全球经济带来严重伤害。此外,美联储在货币政策上谨慎行事和清楚沟通是关键。报告认为,随着财政紧缩影响逐渐减退和货币政策保持宽松,美国经济有望爬升到更高“档位”。

布朗夏尔指出,美国政治因素导致财政调整性质和力度方面的不确定性,而提高债务上限方面的争论又可能导致新一轮的经济动荡和增长减速,而且美联储面临着微妙的沟通问题,随着其政策调整,长期利率可能会出现一些波动。

报告还指出,作为危机老“病灶”的欧元区正逐步摆脱经济衰退的深渊,外围国家趋于稳定而核心国家经济有所增强,但经济活动仍将十分疲弱,需要实施结构性改革以恢复经济活力。日本也需要确定财政整顿的适当步伐和实施可信的结构性改革,以使经济从当前的周期性复苏过渡到持久增长。报告敦促各大经济体各自采取必要措施以防止世界经济长期陷于低速增长的状态。

2

(图为10月8日,行人走过位于美国华盛顿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部)

全球金融体系步入深度调整阶段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9日发布《全球金融稳定报告》说,全球金融体系正步入深度调整阶段,面临美国酝酿退出长期宽松货币政策、日本“安倍经济学”政策效果不确定、新兴市场经济基本面走弱和外部环境日趋动荡等新挑战。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全球金融稳定报告》中说,全球金融体系面临的一大转变是随着经济复苏巩固,美国正酝酿退出长期宽松货币政策。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认为,美国实现平稳退出面临较大难度,能否控制长期利率和市场波动性甚为关键。市场流动性相对减少和短期融资市场及影子银行体系杠杆水平过高,很可能导致长期利率上升幅度扩大,对全球市场产生溢出效应。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指出,当美国酝酿退出宽松货币政策时,日本则在“安倍经济学”的指引下更大力度地放松货币政策,以使经济摆脱通货紧缩,但政策效果存在不确定性。如果不能充分落实财政和结构改革,日本可能再度出现通货紧缩,导致银行持有债务增加,加剧主权债务与银行之间的联系,金融稳定面临显著风险。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认为,欧元区正朝着构建更强货币联盟、夯实金融体系的目标迈进,但意大利、葡萄牙、西班牙等重债国仍面临沉重公司债务和金融分割带来的挑战。这些国家的银行可能需要增加贷款损失拨备,这样会消耗大部分银行利润,因此进一步清理银行资产负债表和建立全面的银行业联盟非常重要。

在此背景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认为新兴经济体面临更加动荡的外部环境,加之国内经济基本面走弱,信贷扩张和企业杠杆率已持续上升一段时间,新兴经济体需克服金融和宏观经济脆弱性,促进金融部门更加平衡和可持续发展。(完)

(转载请注明来源:宣讲家网站71.cn,违者必究。)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3/1012/738688.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