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 重大事件专题 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资讯
西藏:深入开展“双联户”服务管理工作
2013年10月14日 09:52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区党委政法委把开展“双联户”服务管理工作作为坚持走群众路线、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重要途径,通过在全区组织开展“双联户”服务管理工作,充分发挥各族群众的主体作用,调动各族群众建设社会主义新西藏的积极性,进一步打牢社会和谐稳定的根基。
社会管理服务:从政府主导转变为社会自觉行为
“双联户”是以城乡5户或10户划分为一个联户单位,民主推选出户长,配合村(居)民“楼院长、组长”组织联户开展看家护院、群防群治、纠纷调解、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等工作。
这种网格化管理最基本的单位延伸了社会管理工作触角,也提升了网格化管理工作水平,实现了社会管理重心前移、下移,实现了由被动式防控到主动式治理的转变,由单纯依靠专职力量到与人民群众齐抓共管的体制转变,基本形成了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管理工作体系。这样一来,进一步畅通了人民群众诉求表达的渠道,提高了相关职能部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对于老百姓而言,有了联户单位这个平台,联户单位内的户与户、人与人之间也从以前的不相往来到主动交流,从冷漠隔阂到荣辱与共,邻里关系变得更加和谐融洽。
为深化“双联户”服务管理工作,加大宣传引导,做到家喻户晓,各地(市)充分利用走村入户、张贴标语、集中宣讲等形式进行广泛宣传。各级综治办还深入街道、社区、村居和农牧区进行大张旗鼓地宣传,编发短信1100余万条,印发“双联户”服务管理工作宣传资料10余万份,赢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理解支持。
当有了群众的积极参与,“双联户”社会服务管理工作就从政府主导,逐渐转变为社会各界和广大干部群众的自觉行动。
城乡发展稳定:定职定责共创平安和谐
为实现全区各族群众共建平安和谐、共同增收致富、共享发展成果,区党委政法委在全面总结拉萨市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工作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双联户”服务管理工作矛盾纠纷联排联调、安全隐患联防联控、困难家庭联帮联扶、环境卫生联管联治等十项任务。
为了让这十项任务真正落实到位,区党委政法委对户长的职责进行了明确,具体担负宣传员、治安员、调解员、帮教员、联络员等,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调解民间纠纷、化解社会矛盾;组织群众参与村级事务管理,实行村务公开,搞好民主监督;反馈群众意见和建议,密切干群关系等工作。
有了户长的细致耐心,有了联户单位间的责任共担、同舟共济,今年以来,我区治安案件大幅下降,各类矛盾纠纷明显减少,人民群众安全感明显增强。实现了联户单位与“1+5+X”的网格无缝对接,形成了“社情民意一传到顶、政策措施一通到底”的基层社会服务管理工作平台。
“双联户”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在联户平安的基础上,更是实现了联户增收。截至目前,全区“双联户”通过联保联担的形式共开展小额信贷12139笔27305.2万元;新办经济合作组织和实体941个,带动27411户、101062人,实现增收12447.21万元,农牧民收入水平明显提高。
创新服务:以实际行动融洽党群干群关系
联户平安、联户增收,凝聚了民心,融洽了党群干群关系,也充分发挥出了党员在“双联户”服务管理工作中的引领作用。
通过组织户(组)长、党员、干部职工走村入户,与群众面对面沟通,了解群众需求,帮助解决实际问题,消除了群众与基层干部之间的隔阂,以实际行动融洽了党群干群关系,提高了党员干部在群众中的威信。
在“双联户”工作中,各级各部门按照“基层在先、服务为先、民生优先”的总体要求,加大对联户小额信贷、建立联户经济组织等方面的政策支持,鼓励和引导联户家庭对联户单位内生产生活条件困难和想致富、有门路但缺乏资金支持的家庭进行共同担保,帮助获取小额信贷;进一步壮大了农牧区经济合作组织,拓宽了农牧民增收渠道。
通过发挥联户单位间互联、互通、互帮、互助的优势,积极开展矛盾纠纷联排联调,把各类社会问题“预防在先、发现在早、处置在小”,做到了社情民意早知道、纠纷隐患早化解,从源头上遏制了矛盾纠纷的发生及蔓延,切实做到了大街小巷有人看,大事小情有人管,确保了维稳防控工作“无盲区、无空白、无漏洞”,实现了持续稳定、长期稳定、全面稳定的目标。
责任编辑:郑瑜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3/1014/738761.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