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典案例 时政聚焦
【案例】习总书记号召学习“兰辉精神”给了我们哪些启示
2013年10月14日 09:52
【中国梦想案例】
【事件介绍】
北川副县长兰辉不幸因公殉职
湔江含悲,羌山动容。2013年5月23日下午,北川羌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副县长兰辉同志在下乡调研工作途中不幸因公殉职,他用忠诚和大爱填写完了一个共产党员的人生履历表,赢得了北川人民的永远敬慕和怀念。
5月23日上午8点30分,兰辉同志带领县安监局、交通局等相关部门同志,前往北川曲山镇、漩坪乡、白坭乡等山区乡镇调研村道建设和地质灾害治理、检查汛期安全生产。在调研途中,兰辉一行先后深入到3个村道施工现场、2个道路地质灾害点、召开两个乡镇座谈会。每到一处,都仔细查看道路建设情况,耐心与施工单位、当地干部、群众交谈,现场解决施工中的困难和问题。
兰辉同志刚做完肛肠手术不久,身体较为虚弱,一直带病坚持工作。下午15时许,由于过度劳累和路途颠簸,导致病情复发,车行至漩坪乡杨柳村一组时,兰辉同志在下车换药过程中,不幸意外坠崖,跌入唐家山堰塞湖中。
事发后,北川羌族自治县委、政府高度重视,绵阳市委常委、北川县委书记刘少敏立即带领相关领导和部门赶赴事发现场,指挥搜救抢救工作。北川羌族自治县交通运输局航务管理所、北川龙泉水路运输公司及漩坪乡、禹里乡、曲山镇干部群众迅速开展搜救工作。下午16时左右,在漩坪乡杨柳村一组河道,搜救人员将兰辉同志救起,现场医护人员迅速开展抢救,兰辉同志终因伤势过重抢救无效,因公殉职。
兰辉,男,回族,生于1965年4月,四川北川人,大学学历,1983年7月参加工作,1992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生前分管公安、消防、安全生产、民政、老龄、双拥、交通运输、保密、档案、地方志、残疾人等工作。兰辉同志忠诚于党,一心为公,真情为民,工作兢兢业业,任劳任怨,把一生奉献给了北川和北川人民。
在5年灾后重建路上,兰辉同志激情工作,忘我奉献。他强忍着家里两个亲人在地震中遇难的悲痛,顽强拼搏。他分管安全工作,把人民群众的安全举过头顶,常年翻山越岭,顶风冒雨,奋战在安全工作第一线;他分管交通工作,为全面恢复北川交通设施建设,保证老百姓出行安全,他没有星期假日,夜以继日奋战在工地;他生活简朴,清正廉洁,把自己的一切都献给了党的事业。
号召向兰辉同志学习
兰辉同志生前是四川省北川羌族自治县副县长。2013年5月23日,他在检查乡镇道路和安全生产时不幸坠崖,因公殉职。
习近平在批示中指出,兰辉同志始终把党和人民的事业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是用生命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的好干部,是新时期共产党人的楷模。广大党员干部要学习他信念坚定、对党忠诚的政治品质,心系群众、为民尽责的公仆情怀,忘我工作、务实进取的敬业精神,克己奉公、敢于担当的崇高品格,牢固树立宗旨意识,自觉做到为民务实清廉,更好发挥表率作用,不断做出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实绩。
总书记号召学习“兰辉精神”给了我们哪些启示
兰辉同志生前是四川省北川羌族自治县副县长。2013年5月23日,他忍着做完手术的疼痛,冒着30多度高温天气的炙烤,沿着颠簸的山路带病直奔白坭、漩坪督促落实暴雨应急预案。不幸的是,他在第三次给自己伤口换药时坠下悬崖,跌入唐家山堰塞湖中。48岁的他,就这样走完了一位人民公仆最后的生命旅程。兰辉同志用心系群众、为民尽责,忘我工作,务实进取,最好地践行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一宗旨,为广大党员干部做出了表率、树立了一座不朽的丰碑!
五年前,无情的地震席卷了北川大地,给北川带来了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了巨大灾难,兰辉同志肩负着整个北川灾后的交通、安监等工作职责,一条暴雨预警信息让4月26日住院手术尚未出院的他更加牵挂白坭、漩坪的道路、桥梁、地质灾害隐患点数万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危。而此时兰辉同志还在深受手术伤痛的困扰,身体上的不适并不能阻止他关心群众、关爱百姓的心,他依然为自己安排了繁重的工作。
兰辉同志强忍病痛,一路督促整改隐患,带着尚未痊愈的身体,带领安监、交通等部门负责人,沿着邓永路一路前行,先后到曲山镇、漩坪乡、白坭乡等山区乡镇,督促落实村道建设、地质灾害治理、汛期安全生产等工作。而兰辉同志却在下车换药的途中不慎摔落悬崖,经医护人员抢救,终因伤势过重抢救无效,因公殉职。噩耗传来,熟悉他的人陷入悲痛,北川陷入悲痛,绵阳陷入悲痛……
总书记号召广大党员干部学习兰辉同志的精神,为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指明了方向。兰辉同志倒下了,可是他这种兢兢业业、恪尽职守、全心全意为人民的精神却站了起来,会经过时间和历史的沉淀,历久弥新,谱写出不朽的动人篇章,成为激励广大党员干部执政为民、开拓进取的宝贵精神财富。各级领导干部都应该以兰辉同志为榜样,以兰辉精神为蓝本,认真领会,深入学习,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鞠躬尽瘁、勤政为民,培养出一批又一批的好干部,为中国梦的实现提供助力。
习总书记批示“向兰辉同志学习”寓意深刻
顾不得母亲去世的悲痛,顾不上父亲长期的思念,顾不了妻子日夜的想念,顾不来女儿长久的眷恋……他就是兰辉,四川省北川羌族自治县原副县长。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一个共产党人的承诺,用自己的生命践行着为人民服务的誓言。习总书记号召广大党员干部向兰辉同志学习,正是要将兰辉同志的精神发扬广大,将兰辉同志的优良作风传承下去。
兰辉同志,代表的是“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好干部,是习总书记所描画的好干部标准。人生如屋,信仰如柱。正是崇高的信仰、对党忠诚的政治品质支撑着他能够在危难关头,想的都是群众,都是人民。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兰辉同志始终将为民服务和勤政务实牢记心头,群众有难他去帮,群众有苦朝他诉,他的为民尽责的公仆情怀让他赢得了广大群众的信任和支持。身为副县长,兰辉同志勇于担当,对工作认真负责,任劳任怨。即使身患重病,仍然坚持在工作一线,他忘我工作,务实进取的敬业精神以生命的逝去而告终。作为一名领导干部,身边的家属没有因此而受到优待,得到实惠,这也正是兰辉同志的正直精神所决定的。先人后己、克己奉公的崇高品格,让兰辉同志的形象更加高大。
2013年5月23日,兰辉同志在带病进山检查工作的路上,不慎摔下悬崖,因公殉职。他走了,但是他的精神值得我们去学习,去传承,去发扬。正如习总书记所说,“兰辉同志始终把党和人民的事业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是用生命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的好干部,是新时期共产党人的楷模。”这一点值得所有广大党员干部学习。在中央大力开展群众教育主题实践活动中,更需要这种精神来指引、来敬仰。
一个兰辉倒下了,千万个兰辉站起来。习总书记的批示,不只是对兰辉同志的肯定和赞许,更是向所有党员干部传递了积极的信号,我们应遵照习总书记批示,向兰辉同志学习,认真贯彻落实群众路线,将好干部标准作为前进和奋斗的目标,争当兰辉式的好干部!
一曲羌歌响华夏,兰辉精神振人心
2008年,无情的地震席卷了北川大地,山河为之震撼,时隔五年,同样是在这片土地上,兰辉同志的殉职给我们带来的震撼同样波澜万丈。兰辉同志将生命的最后一刻奉献给了他热爱的工作、奉献给了他挚爱的土地,这曲生命的赞歌令人动容,引人感慨,使我们不禁联想到党的好干部、人民的好公仆焦裕禄同志。焦裕禄精神鼓舞了几代中国人,给我们的干部队伍建设树立了光辉的榜样,在40多年后的今天,在全国人民在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前仆后继,奋力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征途上,兰辉同志让我们看到了焦裕禄精神在新时代的传承与发展。
兰辉同志离开了,但是他的事迹却像悠扬的羌歌一样传遍华夏大地;兰辉同志倒下了,但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科学求实、迎难而上、无私奉献的新时代焦裕禄精神却站了起来。这种崇高精神跨越时空、历久弥新,铸就了一座有一座永不磨灭的丰碑,永远是鼓舞我们艰苦奋斗、执政为民的强大思想动力,永远是激励我们求真务实、开拓进取的宝贵精神财富。
在全党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时代背景下,各级领导干部更应该以兰辉同志为榜样,以新时代的焦裕禄精神为蓝本,深入领会、认真学习。这要求各级党员干部牢记宗旨、心系群众,发扬“心里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的公仆精神,大兴服务群众之风;要求各级党员干部干部实事求是、调查研究,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求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要求各级党员干部不怕困难、不惧风险,践行“革命者要在困难面前逞英雄”的大无畏精神,大兴知难而进之风;要求各级党员干部廉洁奉公、勤政为民,践行为党和人民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奉献精神,大兴敬业奉献之风。40年前,焦裕禄精神被广为传唱,今天兰辉同志的事迹同样感人至深,我们希望身披新时代外衣的“兰辉精神”能够走出北川,走出四川、走向全国,能够落地开花,催生出一批又一批兰辉式的好干部。
【启示与思考】
从兰辉同志的身上,我们可以看到一名优秀共产党员的为民情怀和奉献精神。作为一名国家公务人员,我们应该把兰辉同志胸怀天下、不断钻研、无私奉献的精神学透,把兰辉同志忠心向党、真情为民、清正坦荡的精神转化到我们爱岗敬业的工作中去。
党员干部要有胸怀天下的气魄。纵观历史,只有盛世,才有民和。只有国家强大了,民族强大了,人民才会安居乐业,不论工作内容,不管身居何职,“位卑未敢忘忧国”这句话要时刻牢记于心,要时刻把祖国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装在心中。这就要求我们把为民情怀,融入到日常工作中去,时刻以大局和整体的利益为重,以人民利益为重,不徇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应该成为我们心中最应该铭记的誓言。
党员干部要一心为民的公仆意识。广大党员干部要学习兰辉信念坚定、对党忠诚的政治品质,心系群众、为民尽责的公仆情怀,忘我工作、务实进取的敬业精神,克己奉公、敢于担当的崇高品格,牢固树立宗旨意识,自觉做到为民务实清廉,更好发挥表率作用,不断做出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实绩。
党员干部要有无私无畏的奉献精神。兰辉同志夙夜在公,清政为民,从不计较个人得失。我们要以兰辉同志为榜样,正确看待个人的得失与名利。在工作和事业面前,多奉献,少计较个人得失,要在待遇和权力面前少计较一点儿,始终保持内心深处的平静,淡化权力观念,增强服务意识,这不仅是一个人能力水平的体现,更是一个人道德修养展示,用良好的个人魅力去带动身边的同事共同前进。
兰辉走了,他把对人民公仆的真谛解读留给了世人。我们敬重他,缅怀他,更要学习和践行他的公仆精神。虽然我们失去了一名好同志,但它留下来的精神却将永远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共产党人不断向前奋斗。我们每名党员和国家公务人员都应该把“兰辉精神”转化为爱岗敬业的内生动力,尽职尽责,甘于清苦,乐于奉献,不折不挠,为早日实现“中国梦”奉献青春,贡献力量。
“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在当今社会你方唱罢我方登场的喧闹下,兰辉公而忘我、无私无畏的“民本”情怀为广大党员领导干部做了一个好榜样,诠释了一个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人民公仆的高大形象。群众路线教育活动开始以来,广大党员领导干部要“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习总书记号召广大党员干部向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的好干部兰辉同志学习,学习他信念坚定、对党忠诚的政治品质,心系群众、为民尽责的公仆情怀,忘我工作、务实进取的敬业精神,克己奉公、敢于担当的崇高品格,牢固树立宗旨意识,自觉做到为民务实清廉,更好发挥表率作用,不断做出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实绩。这既是对兰辉同志的充分肯定,也是对兰辉精神的充分肯定。弘扬兰辉同志的崇高精神,就是为广大党员干部竖立一根学习的标杆、一面自省的明镜、一个追赶的坐标;弘扬兰辉同志的崇高精神,就是要培养造就千千万万个好党员、好干部;弘扬兰辉同志的崇高精神,就是为彰显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正能量,为实现中国梦贡献力量。
欢迎继续关注经典案例。
(转载请注明来源:宣讲家网站71.cn,违者必究。)
责任编辑:蔡畅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3/1014/738987.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