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 重大事件专题 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资讯
领导“不寒而栗”之后该干点啥?
2013年10月19日 14:37“看到视频里咱民警那张脸,真是让人不寒而栗!”昨日,在全省落户政策简化手续会议上,省公安厅副厅长张士良痛斥武邑县公安局出入境科民警刁难群众的一幕。在昨天的会议上,除公布了7条落户便民措施,省公安厅还要求此次公布的便民措施,必须贴在派出所的醒目位置公示,决不能让群众为落户跑第三次。(10月17日 《燕赵都市报》)
其实,首先感到“不寒而栗”就是前来办事的广大群众,他们不少人可是享受了“往返了6次多跑了3000公里”的滋味,这可不仅是几分钟视频就能表达的。应该说,若领导们看了都感到“不寒而栗”,那么前来办事的群众其实早已“寒彻骨髓”。当然,领导们能感受到人民群众的冷暖,能及时并公布便民措施,加强窗口建设和队伍管理,这是值得肯定的。能“亡羊补牢”,甚至能采取切实提出可行的措施,总比一些“无动于衷”、“空喊口号”的人强太多了。
然而,仅仅“补牢”就够了吗?显然不是,等到问题出现了才去搞“大扫除”终归有些被动,群众自身的利益和对政府的感情已经受伤,“亡羊补牢”做得再好也难以完全挽回失去的公信力。故而,除了改进作风、严查严惩、刚性问责之外,还须要多找找问题的“根子”,并加以治疗才行。张士良在斥责民警刁难群众一事后,要求户政的主管领导到基层派出所暗访,“你们也下去转转,看看老百姓去所里办事到底存在什么问题。”其实,“下去转转”就是很好的方法!
正在全面开展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就要求领导干部“下去转转”,只是一些领导干部没有真心诚意去落实罢了。事实上,只要领导干部下去走走,和群众多接地气,听民声、解民忧、办实事,好多问题完全可以消灭于萌芽。就如武邑县公安局出入境科民警刁难群众的一幕,可以在平时的明察暗访中就能发现情况,及时纠正并处理就不会如此上演了,何苦等到群众“心寒”后才下猛药治病呢?
当然,“下去转转”不是下去溜达闲玩,而是实实在在深入到群众中去,了解群众的困难和问题,带着这些问题回来,并依此来指导工作,这才能真正发挥“下去转转”的作用。否则,转到休闲娱乐场所,或是转进豪华酒店,不仅没起到作用,还会滋生不正作风,为群众所诟病,那就本末倒置了!
责任编辑:郑瑜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3/1019/740111.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