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纸张 字号选择:超大 行高 带图打印 返回原文

首页 > 经典案例 时政聚焦

【案例】国务院开微博 亲民“零距离”平台当获赞

2013年10月21日 09:51

 

【中国梦想案例】

【事件介绍】

1

中国政府网官方微博入驻腾讯

近日,由国务院办公厅主办的中国政府网正式开通腾讯微博,作为目前入驻腾讯微博级别最高的政府官博,在网友中产生强烈反响的同时,引发多家主流电视媒体在黄金时刻进行报道,仅央视就有6个新闻频道进行报道,其中就包含新闻联播、东方时空、朝文天下等重要新闻频道。

此外,东方卫视、四川卫视、辽宁卫视、江苏卫视等卫视也在第一时间进行了报道。

中国政府网()由国务院办公厅主办,于2006年1月1日正式开通,是国务院和国务院办公厅发布政府信息的重要平台。

中国政府网的“微博首秀”就迎来了开门红。首条微博”中国政府网微博将第一时间权威发布国务院重大决策部署和重要政策文件、国务院领导同志重要会议活动等政务信息,是国务院和国务院办公厅政府信息公开的又一重要平台,欢迎关注。“发布不到2小时,就吸引了4000条转播和评论,阅读数达740万,听众突破10万。

作为中国最高级别的信息平台,中国政府网开通微博的亲民之举更是得到众多腾讯微博网友的支持和赞誉。网友纷纷评论“政府开通微博乃明智之举,通过政务公开,倾听百姓真实声音,掌握群众真实需要,推进社会管理创新。”

新华社对此发表评论:“开通微博,中南海离百姓又近了一步!

中国政府网微博的出现,也再度聚焦公众对政务微博的关注。事实上,作为倾听民间声音、与民间互动交流的重要渠道,政务微博一直受到了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开通的级别也越来越高。而在不少地方,政务微博甚至列入了政府政绩考核机制里。

“此次中国政府网加入腾讯微博,代表国家高层对微博平台的高度肯定,未来还会有更多的地方政府机构加入这个大家庭。”相关人士分析表示,腾讯微博平台庞大的用户规模,对各个阶层、各个年龄层均有涵盖,也是政务微博选择在这里开通的重要原因。

来自腾讯的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6月1日,腾讯政府微博开通总数12.28万个,其中党政机构微博8.2万余个,公务人员微博3.7万余个,已构建成国内互联网上最大的政务微博生态圈。政务微博群体,对增进政府的形象、应对突发舆情事件、以及解决重要民生问题等方面,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新闻跟踪:国务院开微博 亲民“零距离”平台赢赞誉

10月11日,由国务院办公厅主办的中国政府网正式入驻腾讯微博。这个目前级别最高的政府官微一亮相便人气爆棚,截至今天上午,其粉丝数已超过22万。

此外,截至12日上午10点,中国政府网共发布了12条微博信息,内容涉及国家领导人重要活动以及部委最新动态等。

公开资料显示,由国务院办公厅主办的中国政府网于2006年1月1日正式开通,是国务院和国务院办公厅发布政府信息的重要平台。

入驻腾讯微博后,中国政府网发布了首条微博,称将第一时间权威发布国务院重大决策部署和重要政策文件、国务院领导同志重要会议活动等政务信息。截至记者发稿时,该条微博阅读数已达1559万,转发及评论数也已经过万。

记者注意到,此次国务院只开通了新华微博、腾讯微博和微信。但由国务院办公厅编辑出版的国务院公报在新浪微博拥有账号,主要发布国务院、各部委部门令等。此外,“中国政府网”微博同时关注了“北京发布”、“外交小灵通”等34个省级微博及部委微博。

网友:零距离平台赢赞誉民生及反腐受关注

截至12日上午11点,中国政府网的腾讯微博听众已超过22.7万人,12条微博的全部评论和转发接近1.5万条。

记者梳理微博评论发现,网友对国务院办公厅开通微博的“叫好帖”占比最多。网友“富克兰”表示:“中央政府跟我们中国百姓的距离越来越近,赞一个!”网友“蜂言蜂语”则表示:“这才是真正高端大气上档次的微博吧,第一条要转!”

这个平台也让不少网友找到了与政府沟通最便捷的通道。网友“心言无语”在微博评论中表示:“愿:能为老百姓解决实际问题才好,化解社会矛盾,解决极端的问题,聆听百姓心声,传达高层指示,上传下达,造福于公民。”

此外,还有不少网友通过微博向国家领导人问好,更有网友表示:“强烈呼吁习总亲自、公开上微博,习总亲自开博指导政务微博运转。”

记者发现,在中国政府网发出的12条微博中,除去首条“开博公告”外,“全国假日办面向社会征集法定节假日放假安排意见”和“审计署移送至2013年9月已办结15起违法违纪案件和事项处理情况”两条微博转发评论量最高,截至上午11点,分别达到了1659条和1053条。

在中国政府网公布的违法违纪案件和处理情况下面,也有不少网友发表了自己的看法。网友“朱文慧”表示:“现在负面新闻铺天盖地,都能跟踪并给公众一个交代的话,大家会更信服!”

 

政府开通“双微”是接地气之举

据统计,中国目前的网民人数达5.64亿,这是一股强大的网络力量,但如何引导和利用好这个力量,这不仅是一个技术问题,更是一个作风问题,利用网络平台倾听民意是一方面,让网民知晓政府政策信息也是当务之急。当下中国,改革和发展中的问题依然严峻,尤其需要凝心聚力,中国政府网开通“双微”无疑是一次接地气之举,全面打通了信息的传递通道。

记得今年春节大假之后,记者在询问某局工作人员缘何未按国务院的规定放假时,工作人员竟称:“国务院?好遥远啊!”,于是“国务院很遥远”便成为了一个网络热词。由此说明,在偏远的地区,国家的各种政策和信息传递存在时间差,或许中央的政策是好的,但由于信息的滞后性,为某些地方官员钻了空子,打了折扣,他们可以对中央规定置若罔闻,结果受伤的不仅仅中央政策,更有基层的老百姓。如今中国政府网开通“双微”,可以在第一时间向社会公布相关政策信息,“国务院很遥远”必将作古。

既然中国政府网开通了“双微”,其功能就不仅仅是简单的单向传递和发布,而且更是一种双向的互动和交流。国务院的政策在地方实施过程中存在啥问题,民众有啥呼声和要求,大家可以通过“双微”进行交流反馈,这对地方政府实施中央政策是一个鞭策和监督,政策好不好,群众说了算,特别是各种惠民政策和信息能够一竿子插到底,能够充满民意阳光,自然就会减少一些不必要的矛盾和阻力。

上行下效,中国政府网都率先开通了“双微”,地方政府也不应该懈怠,我们期待在更多的网络互动平台能够建起来,动起来,通起来,让政策之光照亮民生的每一个角落。

国务院开通微博和微信 树立了典范

微博、微信时下最受网友欢迎,拥有庞大用户群,是最为活跃的新型网络媒体。中国政府网开通官方微博和微信,是国务院政务公开的具体举措,同时极大地方便了广大网民通过新媒体平台最快获取国务院重要政策信息。

国务院开通官方微博和微信,及时发布信息,有利于国人知晓国家大政方针和微观政策,提高了政策的传播速度和政策透明性。连同近日中央纪委监察局网站的开通,体现了党和国家贴近群众的决心,彰显了改革的魄力,为各级政府树立了典范,带了好头。

微博和微信作为新兴媒介平台有点对点、点对面的裂变式传播方式,传播速度、传播面优于传统媒介。微博的用户数以亿计,国家领导人审时度势,及时跟进,充分利用新兴媒介平台,是顺应历史发展趋势。

时代发展潮流不可逆转,只有主动迎接挑战,积极应对,只有充分创新政府社会管理方式,适应时代发展要求。推进政府信息透明公开,是大势所趋,更是人心向背,也是党和政府密切联系群众,践行群众路线的具体体现。政府开通微博和微信能拓宽了政府和百姓交流的方式和沟通渠道,以利于最大限度地接地气,集民智,充分践行“网上”群众路线。

 

中国政府网开通官方微博和微信,就是中国政府提高政务透明度、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重要举措。体现党和政府海纳百川的胸怀,坚定向前看的历史责任感。政府将信息主动、及时地公开发布,是积极主动作为,进一步提升政府的透明度和公信力。与过往政策传达慢,重大事件信息发布慢而增加公众“遐想”的时间和空间不同,还增加了与公众的互动功能,让人眼前一亮!各级政府也应效仿国务院开通微博和微信,积极公布政策和动向,主动发布信息。让权力在阳光下,在法制下,在13亿人民面前运作,政府工作作风转变,政策透明公开又向前迈进一步。

【启示与思考】

微博、微信是当下最受网民喜欢,也最为活跃的新型网络媒体。目前,我国微博网民规模为3.31亿,网民中微博使用率达到了56.0%;我国微信用户已超过4亿。与其它社交工具相比,微博和微信具有用户数量庞大、发布即时快捷、裂变式传播等特点,这也使得微博和微信成为网民获取新闻资讯、参与交流互动的重要平台。

广大网民既是信息传播终端又是信息发布者,这种包含点对点、点对面的裂变式传播,将大大增强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和政策文件的“落地率”,拉近中央政府和普通民众的距离,进一步提升政府的透明度和公信力。

建设和谐社会,要让老百姓对国家大事有话语权。这个微博,让百姓说话更有的放矢。百姓对国家方针政策及时了解,同时参与互动,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对政府来说,这也是一条倾听民意的极好渠道。政府的权力来自于人民,一切工作最终由人民来评判。接受评判,就要听得到百姓声音。

政府的决策要得到民众的理解、支持,前提是充分的沟通、互动。中国政府网及时开通官方微博和微信,极大方便了广大网民通过新媒体平台最快获取国务院重要政策信息,还增加了与公众的互动功能,让权力在阳光下,在法制下,在13亿人民面前运作,政府工作作风转变,政策透明公开又向前迈进一步。

我们应为中国政府网官方微博、微信的开通叫好。

欢迎继续关注经典案例。

(转载请注明来源:宣讲家网站71.cn,违者必究。)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3/1021/740219.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