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宣讲家网评论 专题评论 群众路线系列评论
查摆问题的“三忌”和“三要”
2013年10月21日 09:40
查摆问题有“三忌”。一忌“避”,二忌“浮”,三忌“看”。避重就轻,隔靴搔痒,把问题深藏起来,不敢暴露于光天化日之下,这就是“避”。蜻蜓点水,浮光掠影,分析问题不深入,动不了问题的根本,这就是“浮”。左顾右盼,察言观色,自我批评不主动,批评别人也不主动,看别人怎么办,我就怎么办,这就是“看”。一旦有了这三种想法,就容易让查摆问题浮在表面、流于形式、走过场。
确保查摆问题不走过场,必须克服“三忌”,做到“三要”。一要“敢”。敢是一种态度,是一种主动和担当。一方面要勇于剖析自己。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每个人都不是完美的,都有自己的缺点和不足。首先要积极主动自我“亮丑”,其次要敞开心扉察纳雅言,真心诚意让别人来“揭丑”。孟子说“子路人告之以有过则喜,禹闻善言则拜”,我们共产党人也要有“闻过则喜”的态度。另一方面,要敢于批评别人。批评别人并不等于对别人的否定,更不等于盲目指责甚至泄私愤。毛泽东同志说过:“批评的主要任务,是指出政治上的错误和组织上的错误。”要本着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原则,把握好时度效,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帮助剖析根源、找出解决途径。
二要“深”。有些同志认识不深,把查摆问题比作一阵风,“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然而春水下面的沉渣、淤泥、腐草,并没有撼动,也不想撼动,这是不行的。查摆问题不能讳疾忌医,既然是“心腹之患”,就决不能当成“疥癣之疾”。那种泛泛地罗列几条“症状”、简单搞一点儿“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做法,是对自己不负责任,是对同志不负责任,也是对党的事业不负责任。查摆问题一定要深,要发扬“钉子”的精神,要“一针见血、直达痛处”,要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上作深入分析,从政治纪律、理想信念、宗旨意识、党性修养等方面深挖根源,实现标本兼治的目的,真正达到思想上、政治上和行动上保持高度的一致性。
三要“实”。“实”就是实事求是,这是查摆问题最基本的方法。作风问题有没有、有多大,是方向问题还是方法问题,是一贯问题还是暂时问题,都要认认真真地区分清楚。全面、具体、明确,这是查摆问题的要求,既不能随意夸大,也不能轻易缩小,有一说一,有二说二。排除客观,抓住主观,说真话、说实话、说心里话,对己对人对组织对群众,都要开诚布公。群众反映的问题,要认真梳理,分析提炼,研究究竟存在什么问题、突出表现在哪里,牢牢抓住问题本质,改起来才能有的放矢。
总体来看,“敢”是态度问题,“深”是认识问题,“实”是方法问题。此外还要注意,查摆问题,目的在于整改。我们要在坚持“敢”、“深”、“实”的同时,还要坚持“改”字当头,拿出改的诚意,坚定改的决心,谋求改的思路,推出切实管用的方法措施来。对于群众提出的问题,一定要及时修正,特别是涉及四风问题的相关事情,主要负责领导同志一是要勇于承担责任,二是要确定解决问题的办法。唯有如此,才能求得作风建设的实绩,才能确保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取得成效。
(转载请注明来源:宣讲家网站71.cn,违者必究。)
扩展阅读: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专栏
宣讲家评论自3月1日上线以来,受到各界的广泛关注,欢迎有识之士投稿或提出宝贵意见建议!稿件一经采用,必付稿酬。宣讲家评论团队邮箱:xj71pl@163.com
责任编辑:蔡畅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3/1021/740277.s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