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纸张 字号选择:超大 行高 带图打印 返回原文

首页 > 特稿 国际热点启示

离岸人民币市场发展趋势向好

2013年10月22日 09:19

 

伴随投资者风险偏好的增强,离岸人民币高收益债券交易活跃。分析人士指出,四季度国内经济的企稳以及美联储退出量化宽松(QE)节奏暂缓等因素,均有利于离岸人民币债券市场。鉴于当前高低等级债的平均信用利差仍有一定安全边际,预计离岸人民币债市还有上涨空间,短期内仍可继续持有高收益债。

1

市场看多离岸人民币债市

来自渣打研究团队的观点指出,虽然离岸人民币活动增幅在过去的3个月内有所放缓,但现阶段,其市场动力正在逐渐恢复,企业正慢慢扩大离岸人民币产品的应用。

渣打调查发现,在存款、贸易、外汇、贷款、债券以及投资这6种人民币产品中,92%的受访者正使用最少其中一项(或计划在未来6个月使用),该比例远高于2012年11月离岸人民币企业调查的76%。

当前正有越来越多的区域加入到离岸人民币业务的竞争当中,而鉴于人民币近期维持稳定走升的趋势,再次唤起了市场看多后续离岸人民币债市的热情。

中信证券认为,首先,美联储未来货币政策走向正朝有利于离岸人民币债市的方向发展,即使四季度美联储退出QE,其冲击效应也会大大减弱;其次,人民币国际化持续推进,海外人民币存量规模继续增长,而三季度以来点心债新券发行寥寥无几,供需天平同样有利于债券投资者。

值得一提的是,继建行之后,工商银行有望成为第二家赴伦敦发行离岸人民币债券的中资银行。目前,发行规模及时间等细节尚未公布。

 

上海自贸试验区建设推动离岸业务

在多数业内人士看来,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开闸对离岸人民币债市发展同样将产生积极影响。

“国际经验预示上海离岸金融中心建设空间广阔。”中信证券研究部分析师朱琰此前撰文指出,新加坡、香港和上海三者同为东南亚的航运港口、自由贸易区,前两者均为离岸金融中心。比较而言,上海凭借中国新兴经济体快速发展,更能够与内陆经济形成联动,在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成立以后,将成为促进中国贸易的驱动力,以此带来的金融需求巨大。

上海的离岸业务处于起步阶段,金融机构和产品相对较少,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长江证券分析师刘俊对此亦表示了赞同,“我们认为,自贸区的设立一方面是为了降低货物和服务贸易的摩擦成本,另一方面是将金融改革的攻坚环节放在自贸区进行试点,加快利率和汇率市场化的节奏。而人民币国际化,恰恰是这两个问题的重要交叉点,因此推进资本项下的可兑换势在必行。”

不少受访专家认为,中长期看,上海和香港将形成优势互补。一是离岸人民币存量规模有望快速扩张;二是更多国内企业将进入离岸市场融资,有利于债券发行人的多元化;三是国内外市场联动增强,国内和离岸债券收益率有望趋同。

2

多个离岸金融中心“齐头并进”

随着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建设多个离岸金融市场变得可行起来。在人民币离岸金融市场业务的发展过程中,离岸人民币存款、兑换、发债、投资、清算、资金等各项业务将全面拓展,并使人民币在海外逐步沉淀壮大,促成境外循环的不断完善。

 

近些年来,中央政府支持香港人民币业务发展的制度创新在不断丰富,同时,由于我国经济增速良好和人民币升值预期存在,使得通过香港地区跨境人民贸易量快速繁荣,香港地区人民币存款额已接近7000亿元,人民币贷款、债券以及衍生品市场从无到有,金融工具的日渐增加促进了香港人民币离岸市场的建设,也为香港银行业开拓了新的业务空间。

有专家指出,香港人民币离岸市场的发展对上海自贸区具有借鉴意义。在上海发展人民币离岸业务,将有助于拓展我国金融市场广度和深度,有助于促进银行制度的发展和金融体系的完善,还有助于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增强抵御金融风险能力。

此外,上海也有发展人民币离岸业务的诸多先天优势。在上海,中外资金融机构聚集,国内各大银行和多家非银行金融机构都设有分支网点,此外还有众多的外资金融机构代表处和外资保险公司;中国外汇交易中心也在上海挂牌,成为人民币汇率的生成地;上海率先开通了全国资金拆借一级网,邮电通讯设施发达;上海自贸区还可以直接借用上海现成的人民币清算和结算网络。(完)

(转载请注明来源:宣讲家网站71.cn,违者必究。)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3/1022/740548.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