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纸张 字号选择:超大 行高 带图打印 返回原文

首页 > 特稿 国际热点启示

中英经济金融合作“升级”引关注

2013年10月23日 14:18

 

近期,英国政府要员频繁造访中国,能源与气候变化大臣爱德华·戴维刚走,财政大臣乔治·奥斯本和伦敦市长鲍里斯·约翰逊又结伴而来,密集宣布了系列深化双方经贸、金融和社会来往的政策。与此同时,在英格兰西北部的老工业城市曼彻斯特,数十家英国中小企业齐聚老特拉福德球场会所,参加由英中贸易协会主办的英国中小企业中国论坛。论坛上,中国日益壮大的中产阶级队伍和波澜壮阔的城市化进程,让英国企业家嗅到更多元化的市场商机。

专家认为,中英经济金融往来深化的背后,既有中国经济崛起吸引英国对外经济关系重心东移的原因,同时也是中国“走出去”战略进一步深化,学习英国先进金融经济管理经验,寻求更深层次金融合作的战略考量。

1

深化金融合作成亮点

奥斯本一行此次到访中国,并在第五次中英经济财金对话中宣布了包括金融、宏观政策协调、双边贸易和投资等方面的深化合作项目,其中金融领域的双边突破成为亮点。

根据双边已达成的共识,中英两国同意在伦敦进行人民币结算和清算,英国央行将允许中国的银行设立英国批发银行分行;中国将授予英国总计800亿人民币的人民币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RQFII)额度。

对于上述协议,多数英国政商学界专家均表示欢迎。伦敦金融城政策与资源委员会主席包墨凯表示,最新共识表明英国政府将承诺英国始终积极吸引中国企业投资,同时也表明两国政府对于伦敦担当人民币全球离岸中心地位的认可。

他说:“我们希望能够看到有越来越多的中国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能够在伦敦设点运营,以扮演与其资产规模相应的更加全球化的角色,为双边金融合作创造更多机遇。”

英国华威商学院教授迈克尔·摩尔表示,系列举措无疑将有助于促进伦敦作为全球外汇交易中心的地位。

 

瑞银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外汇策略师余修远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在整个欧洲当中,英国具有部分最具投资友好型的政策,鉴于英国目前巨额的经常账户逆差和公共财政负担,吸引外国资金投入国内资本项目显然是很重要的。

根据最新统计数据,2012年中国对英投资同比大幅增长95%,英国成为当年接受中国投资最多的欧洲国家。

2

(图片:10月16日,华为创始人兼CEO任正非(右)在深圳华为总部向英国财政大臣乔治·奥斯本(左)介绍华为的手机和平板电脑产品。)

中国市场极具吸引力

英中贸易协会副主席嘉德理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对于英国中小企业而言,中国市场仍然是一个十分具有吸引力的投资目的地。

在上周达成的共识中,中英两国还将继续致力于进一步促进和便利双边贸易和投资,力求实现两国双边贸易在2015年达到1000亿美元的目标。而在今年6月,中英两国央行签署了三年期的规模为2000亿元人民币/200亿英镑的中英双边本币互换协议,以支持双边贸易和投资。

 

而据伦敦金融城汇编的数据,截至2012年年底,英国对中国的直接投资累计达到187.6亿美元,对华投资规模在欧盟国家中仅次于德国。

欧盟中小企业中心主任张建华表示,在中小企业方面,英国和欧盟对中国投资存在巨大潜力,而目前有三大理由吸引英企投资中国:中国巨大的经济体量、人口总量和长期保持较快的经济增长;中国经济结构调整和城镇化进程孕育巨大的且多元化的市场机遇;以及中国对英企产品和服务的需求。

中英贸易委员会客户服务主管杰夫·阿瑟尔认为,在投资中国和开拓市场方面,包括生物医药、建筑设计、绿色科技、汽车航宇、安保安检、食品饮料、零售与时尚奢侈品、教育培训、专业服务和文化休闲产业等十个行业具有一定优势。

总体而言,随着对中国市场了解得加深,以及在双方专业咨询机构的帮助下,英企日益注重在中国市场上精耕细作,而非只图一时之利。(完)

(转载请注明来源:宣讲家网站71.cn,违者必究。)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3/1023/740890.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