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 重大事件专题 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典型案例
拉穷次仁:“共产党派来的好干部”
2013年10月24日 09:04
雄色寺寺管会主任拉穷次仁(左)在检查寺里电网改造情况。
拉穷次仁病了,没想到这一病竟在医院待了50来天。
今年5月,拉穷次仁因水土不服、急性高原反应住进了自治区藏医院。之前,拉穷次仁有病是能扛就扛、能拖就拖,实在扛不住了就到附近的小诊所打个针、输个液,一天天地拖着。
“怎么就病了呢?寺里还那么多事等着我处理,不能病啊!”拉穷次仁埋怨自己身体不争气。
拉穷次仁这一病,急坏了雄色寺的僧尼们。“主任病了,这可怎么办啊?我们离不开他啊!”他们三三两两来到医院看望拉穷次仁,盼着他早日恢复健康。
不料,病还没好,拉穷次仁就不顾医生的劝阻,回到了雄色寺。“路修得怎样了?食堂、医务室还差些啥……”雄色寺的大小事,无不牵扯着拉穷次仁的心,他告诫自己:“我是党派来为僧尼们服务的,要时时刻刻起模范带头作用。我不能老在医院里躺着。”
“驻寺干部是党派来的,我们要竭尽所能为僧尼服好务”
雄色寺位于拉萨河南岸半山腰处,海拔4400多米,山路崎岖。早就听说雄色寺道路难行,就连走惯了山路的当地群众也得要爬一个多小时。
9月30日,记者驱车来到拉萨市曲水县才纳乡尼布热堆村,这里是上雄色寺的必经之路。没想到,车子到山脚下,就再也无路可走了。眼前只有一条蜿蜒曲折的小道,坡度达五、六十度,越往上越陡峭,路面窄得仅容一人通行。同行的区电视台记者不由得叫起苦来,正当我们为如何把十几公斤重的摄像机扛上山而犯愁时,拉穷次仁打来电话:“你们看到旁边那条正在修的路了吧,我已经和施工人员讲好了,你们可以开车从那上来。”还未完成的路有些颠簸。不到20分钟,我们到了雄色寺。
路,是拉穷次仁驻寺后做的第一件让僧尼们翘指称赞的好事实事。
2011年11月19日,雄色寺寺管会正式挂牌成立。寺管会主任拉穷次仁走马上了任。“驻寺后,僧尼们反映的困难第一是路,第二是路,第三还是路。他们太需要一条通往外界、可以通车的平坦的路了。”回忆起刚到雄色寺的情景,拉穷次仁记忆犹新。
为了僧尼们的这一愿望,拉穷次仁想尽了办法,绞尽了脑汁。他不停地在市、县有关部门和寺院之间穿梭,调研、论证、汇报,请专家设计筑路方案,反复修改筑路报告。最终,拉穷次仁为寺里争取到了1440万元道路建设专项资金。
消息传到寺里,僧尼们抑制不住激动:“雄色寺830年不通公路的历史要结束了!”
投入1440万元修5公里的路,对雄色寺来说真的不算多。因为通往雄色寺的路实在太难修了,弯道多,坡度陡,连有多年筑路经验的老工人都说:“少见!少见!”
这条还在建设中的公路却给雄色寺的僧尼们带来了从未有过的实惠。今年9月27日,尼姑贡觉拉姆在制作藏香时不小心被机器弄伤了手指,伤及骨头,急待接骨。寺管会得知这一情况后,连夜用车把贡觉拉姆送到自治区人民医院,由于抢救及时,接上了指骨,保住了手指。“从寺院到医院仅用了一个多小时。要是过去,一个小时,我们只能把贡觉拉姆抬到山脚下,她的手指肯定没治了。真是感谢拉穷次仁主任啊。”原雄色寺民管会主任、现寺管会副主任次登激动地对记者说。
“要感谢就感谢党和政府!我们是党和政府派来为大家服务的,这都是我们应该做的。”拉穷次仁宣传起党的政策来。“寺里所有的僧尼都享受了低保和医保,国家还免费为每位僧人交纳了养老保险。贡觉拉姆这次至少可以报85%的医疗费。”
除了公路,僧人反映的食堂、澡堂、医务室问题也都有了着落。
“按照寺院‘九有’标准,缺什么,我们就建什么。”拉穷次仁为寺里争取到了建食堂、澡堂的75万元专项资金和建医务室的40万元专项资金。
雄色寺临时医务室里,医生平措卓玛正在给83岁的尼姑丹曲检查身体。“寺里以前没有固定的医务室,僧尼们看病很不方便。”平措卓玛说。“不过现在好了,新的医务室很快就要建好了。”
“新建的西医、藏医医务室,将配备先进的医疗器械和药品。以后僧尼小病不用出寺,大病寺里也能简单处理了。”听拉穷次仁这么一说,丹曲老人高兴极了:“有了医务室,像我这样的老尼姑也不用担心看病了。寺管会真是为我们办了件大好事哦!”
“只要是事关僧尼利益的事,我们都得想办法解决好”
雄色寺距今已有830年的历史,香火旺盛,信徒众多。寺里有藏香厂、甜茶馆、招待所、商店,一年下来收入不少。但雄色寺一直缺乏一套科学有效的财务管理制度,这不利于维护广大僧尼的利益。
拉穷次仁了解到这一情况后,与寺管会成员反复商讨,最终拿出一套切实可行的方案。“财务管理制度要建,但不能操之过急,得循序渐进,要充分尊重寺里的意见。”拉穷次仁反复告诫驻村干部:建立财务制度一定要注意倾听僧尼的心声。由于思想工作做得细,最终财务制度不仅在雄色寺施行了,还赢得了广大僧尼的一致拥护。
现在,雄色寺财务每个月核算一次,半年公示一次,年底还要召开全寺僧尼大会,公开当年财务收支情况。寺里开支1万元,要经过小组会批准,支出5万元以内,要经过寺管会同意,10万元以上更是需要通过僧人大会表决。“驻寺干部想得太周到了。有了财务制度,广大僧尼更安心了。”雄色寺寺管会委员白玛贡桑说。
驻寺干部始终把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广大僧尼的切身利益作为驻寺工作的一项重点。拉穷次仁反复对驻寺干部说:“只要是事关僧尼利益的事,我们都得想办法解决好。”
记者来到雄色寺时,寺里正忙着改造电网。拉穷次仁挨户检查着僧舍电网接入情况:电线型号对不对?接地怎么样?拉穷次仁看得很仔细,很用心。记者随拉穷次仁走进了尼姑白玛贡桑的僧舍,僧舍内的家用电器还真不少:冰箱、洗衣机、电视、取暖器。白玛贡桑告诉记者,由于电线超负荷,以前冬天她们都不怎么敢开取暖器。时间开长了,电线就会嗤嗤作响,有时还会冒火花。“换了新电线,今年冬天再也不用担心用电安全了。”
“有关部门批了30万元资金,用于寺里电网改造。以前寺里的变压器是50千瓦的,现在换成了160千瓦的,僧尼们可以放心用电了。”拉穷次仁向记者介绍说:“我们不仅换了电线,还将寺院主殿内的所有照明灯都换成了防火灯。”
有僧尼反映,寺里通讯信号不好。有了手机,电话却打不出去。手机成了摆设。寺管会立即与电信公司协调,增设了电信信号接收天线。目前又在积极与移动公司协调增设移动信号接收天线。
还有僧尼反映,寺里虽然通了自来水,但水压不够,一到冬天水太小,有时甚至断水。寺管会积极找相关部门协调,为寺里争取到了40万元水网改造资金。
“新修的水池比以前的高,抽水设备是全自动的,一缺水它就会自动抽水,全天24小时都自动工作。”拉穷次仁向记者介绍说:“我们还为寺里争取到40万元资金,兴修了防洪堤;另外争取到10万元资金,兴修了水渠。僧尼再也不用为夏天防洪、冬天缺水发愁了。”
尼姑德吉正在用自来水洗毯子。“往年的这个时候,自来水已经小了。但现在不同了,有了新水池,我们再也不担心用水的问题了。你看,现在的水多清澈、多大!”说着,德吉开心地笑了。
德吉汉语说得很好。“我的这些汉语都是在汉语补习班学的。老师们一句一句地教。过去我们不会说汉语,认不得汉字,和外界交流起来很困难。”
寺管会协调相关单位在寺里建起了“教学点”。“僧尼不仅可以在这里学习佛学知识,还可以学习基础文化知识。汉语补习班是最受僧尼们欢迎的补习班。”拉穷次仁介绍说。
“党员干部是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
驻寺快两年了,拉穷次仁就回过一次家。
“去年孩子考上北京西藏中学,我特意回了趟家。”拉穷次仁告诉记者,虽然有15名驻寺干部,但寺里工作多,排班轮休还是有点困难。“我是老党员,得给年轻同志带个头做个榜样。在寺里工作,只有事事注意自身形象,才能赢得僧尼们的支持和认可。”
拉穷次仁以身作则,不打牌、不喝酒,平时主动与僧尼谈心交心、以朋友相待。
为了和僧尼打成一片,拉穷次仁特意制订驻寺干部“十、八、七、六交友计划”,即驻寺干部按县级、正科、副科和一般干部,在寺里要分别交十个、八个、七个、六个僧尼朋友。
而拉穷次仁自己则努力和寺里每个僧尼交朋友,努力成为每个僧尼的知心人。记者在雄色寺随意作了个调查,拉穷次仁的知名度和威望还真高。82岁的老尼姑白拉一见面就拉着拉穷次仁的手说:“他去过我的僧舍,给我送被子和褥子。我们可是老熟人啦!”白拉的话,引来周围一片笑声。
“雄色”藏语意为“柏树林中的”,相传雄色寺建寺时周围柏树成荫,后来不知因为什么,柏树消失了。为重现雄色寺当年郁郁葱葱的美景,拉穷次仁带领驻寺干部和僧尼在寺院周围种下了3600棵树。“树种成活率达60%,榆树、杨树长势很好。下一步,我们将扩大规模,把雄色寺建成‘花园寺’、‘园林寺’”拉穷次仁信心十足地说。
寺里的变化一天一个样,拉穷次仁自己却累坏了。寺院工作政策性极强,为了把党和政府的惠僧利寺好政策送进寺院,送到每个僧尼的手中,拉穷次仁是想尽了办法,挖空了心思。
劳累过度,拉穷次仁病倒了。医生检查,由于长时间在高海拔地方工作,身体得不到休养,拉穷次仁患上了多种高原病。
拉穷次仁却幽默地用“步步高升”来形容自己的工作环境:大学毕业,工作在林芝,海拔3200多米;后来到了拉萨市,海拔3600多米;再后来调到墨竹工卡县,海拔3800多米;现在到了寺里,平均海拔4468米,最高的地方4689米。“这是组织上对我的信任。”拉穷次仁说。家人朋友曾劝他:“海拔那么高,算了吧。身体要紧。”但他坚决服从组织安排,义无反顾地来到雄色寺,一干就是近两年。“只要党需要,我就一直工作下去。党员干部是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拉穷次仁态度坚决地说。
刚从自治区藏医院出院,拉穷次仁很快又投入到雄色寺的工作中。“寺里僧尼老年人逐年增多,我们正在争取为寺里建一所养老院,让老年僧尼老有所养,安度晚年。”“我们要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模范践行好党的群众路线,努力为僧人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让僧人安心论道,潜心修行。”说起工作,拉穷次仁就滔滔不绝,仿佛有使不完的劲,只待大展身手。
“僧尼有困难,第一时间想到的是驻寺干部,第一时间想到的是拉穷次仁主任和寺管会的干部们。”寺管会副主任次登说:“现在,僧尼们都在一门心思潜心修行,一心一意跟党走。”
在驻寺干部和全体僧尼的共同努力下,雄色寺的僧尼先后被评为拉萨市、曲水县爱国守法先进僧尼,寺管会也被评为自治区、拉萨市、曲水县三级先进寺管会。拉穷次仁被评为自治区优秀驻寺干部、自治区“中国梦”最佳爱岗敬业模范。
“荣誉只属于过去,雄色还有很多事等着我们去做。我们可不能枕着荣誉睡大觉。”面对荣誉,拉穷次仁想得更多的,还是工作。
责任编辑:姜波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3/1024/741124.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