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纸张 字号选择:超大 行高 带图打印 返回原文

首页 > 经典案例 网络纵横

【案例】医生“手术中加价”需依法严惩

2013年10月25日 13:55

 

【网络舆情案例】

【事件介绍】

医生做人流时5次谈价 女孩手术台滴血3小时

10月15日晚上,吴昭群和男友张蕾气愤地走出清溪镇银山门诊部。10月14日下午,吴昭群做人流手术,原先说好460元,但上了手术台3分钟却涨到了7700元。刚出来打工的他们实在没钱,结果吴昭群在手术台上躺了3个小时不断滴血,直到男友愿意支付4400元作为最终费用,手术才得以继续。

对此,银山门诊部负责人辩解认为只是医生态度差和沟通的问题。10月16日,清溪镇公共卫生监督小组负责人表示,将对银山门诊部存在的问题进行彻查。

病人自述

术前

两个手术才要价460元?

吴昭群今年18岁,她的男友张蕾也才21岁。近两日,他们刚刚从贵州遵义来到东莞清溪。“听说银山门诊的人流手术做得很好,而且很便宜。”吴昭群说。10月14日下午1时许,吴昭群和张蕾一起去到银山门诊部。

“医生检查后说我女友又是宫颈糜烂,又是宫颈息肉,还有宫颈囊肿,如果要做人流手术,必须要把前面的3个手术先做了。”张蕾回忆说。

但他们实在没钱,考虑之后,吴昭群决定只做宫颈息肉和人流手术。“人流280元,宫颈息肉手术380元,但医生说可以优惠200元,所以共460元。”张蕾说,当时他还觉得这医生人真好。

术中

手术3小时 讲了五次价

手术于下午2时左右开始,张蕾在手术室外等着。手术刚进行不到5分钟,手术室里传来吴昭群叫痛的声音。张蕾随即被叫进了手术室。“你女友情况很严重,一碰就痛,血就跟喷泉一样。”医生对张蕾说。

医生提出,如果做微创手术只要7700元。但张蕾实在没钱,想到之前医生跟他讲过手术的过程只有10分钟,他握着女友的手,叫她忍一下痛。

手术继续,但不到两分钟后,医生又叫张蕾进去,还是谈钱。但张蕾只带了1000元,他只好再叫女友“忍一下痛”。如是反反复复进出了五次,手术持续两个多小时还没完成。快到下午5时了,见张蕾实在不肯多花钱,医生干脆停下来不做了。

一边是躺在手术台上已近3个小时还在滴血的女友,一边是医生一次次言辞相逼,张蕾咬牙同意,手术价格定在4400元。张蕾找朋友借了1500元,先凑了2300元交给医院。之后不到5分钟,手术就结束了。

张蕾告诉记者,16日上午他陪女友去清溪医院做检查,“医生说我女友根本没有宫颈息肉、宫颈糜烂、宫颈囊肿,子宫还被弄破了”。

 

门诊部:

中途加钱了但加得有道理

对于吴昭群反映的手术途中才被要求加钱的遭遇,银山门诊部负责人陈先生表示,手术过程中价格确实有变化,但“手术是因人而异的,并非人能控制;就像你去买衣服,你之前看衣服这个价格,但埋单时发现是另一个价格,原来是你看错了,这都是有可能的。”

起初对病人说仅需要280元做人流,但最终却收取3480元做了人流手术和所谓的宫颈息肉术,这算不算欺诈?对此,陈先生辩解,“3000多元做这样的两个手术,你去东莞的民营医疗机构问问,不算贵的。”

陈先生认为,患者现在有意见,只是医生态度比较差,医患双方沟通有问题而已。“以前也看过‘手术做一半医生要加钱’的报道,那跟我们不一样。”他说。

记者调查:

门诊部诊疗范围无“人流”

在吴昭群的病历中,记者没有看到“人流手术”的字样。陈先生称,人流手术确实是做了的。

但记者调查发现,在银山门诊部被卫生部门核准的诊疗科目中,并无“人流手术”一项。

在东莞市卫生局的网站上,记者查到,银山门诊部的诊疗科目中并不存在“男科”;违规开展男科是卫生部门禁止的,但银山门诊部广告中仍打着男科的字样。此外,银山门诊部注册的只是一个门诊部,却在大门口挂着“银山新时代医院”的大招牌,名不副实。

清溪镇公共卫生监督小组受东莞市卫生局委托,负责对辖区内的民营卫生站、门诊部进行监督、检查,随后,记者将掌握的情况向他们进行了反映。

清溪镇公共卫生监督小组称,如果情况属实,银山门诊部的行为就非常恶劣,他们将调查清楚事实,然后给予严厉处理,甚至直接吊销其《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 

【热议】

荆楚网:停下手术讲价是人性泯灭

前后共用时8分钟的手术,价格从460元到7700元,再到最后的4400元,谁也无法弄明白这个手术究竟应该多少钱。特别是事先讲好的价格,在手术进行到一半时,医生竟能停下手术,不顾手术台上病人的安危,忙于出来和病人家属讲价3小时,并以停止手术的行为,来逼近家属同意提高手术价格。

但事情还不止停下手术讲价这一样,病人事后到其它医院做检查发现,病人根本没有宫颈息肉、宫颈糜烂、宫颈囊肿,而银山门诊部所提出的手术加价理由,就是为病人做这三个手术。难怪家属被迫同意加价后,医生进去不到5分钟手术就结束了。因为这病根本就是凭空捏造出来的,为了赚钱,已经到了不择手段的地步,这样的医生,这样的门诊部,不仅医德沦丧,而且人性泯灭!

近年来,国家为了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不仅推出了新的医疗改革方案,加大了对手术价格管理和药品管理力度,而且对规范医疗机构、医生行为的管理力度也明显加大。但是,仍有一部分医疗机构、一部分无德医生我行我素,就象这家民营的门诊部,无中生有地捏造出几种病,让病人拿手术费,停下手术来讲价,不加钱就不继续做手术。已经发展到这种程度,我们不禁要追问,这种情况已经有多长时间了,当地监管部门掌握不掌握?处理没处理?除了来这看病的人以外,对注册“门诊部”却在大门口挂着“银山新时代医院”的大招牌监管部门的人看没看见?

如果没有“百日之寒”,不会有今日的“冰冻三尺”。对这样的医疗机构、对这样的医生必须严肃处理,监管部门不能再手软了。

 

东北新闻网:医生手术中加价背后是医德的“残疾”

看到这则新闻不觉让笔者义愤填膺的同时也让笔者感到质疑,现在的医生都怎么了?所谓的医德不知被扔到哪儿去了。活生生的人命在那躺着有如砧板上的肉,任人宰割,不加钱就不给动手术,这不是明晃晃的在拿病人的生命当儿戏吗?虽说做人流是小手术,但也是手术呀,只要是手术就存在这样那样的危险。笔者认为,该医生在手术中加价背后折射出医德的“残疾”。虽然盈得了金钱,却失了医德。

古语有云“医乃仁术”。 若没有对病人的关怀、爱护、同情之心,没有高度的责任感,何谈“仁术”?面对脆弱的生命,医生手中执的刀可以救人也可以害人,如果不能全身心地为病人医治,又怎么对得起患者的全权“托付”?又怎么对得起“医生”这个神圣的职业。晋代杨泉说“夫医者,非仁爱之士不可托也”,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其实近几年,像这样的例子也屡有发生。2011年,某男子做包皮手术做到一半,医生喊咔“加钱”,几百元的手术费最后加到上万元,术后一检查发现上当了。那么,为什么会屡有此现象发生呢?笔者以为,原因不乏有三点。一是面对社会物质文明的不断进步,经济的迅猛发展,人们的精神世界越来越贫瘠。有那么一句戏言,“穷的就剩钱了”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什么医德、师德、职业道德全部抛掉,金钱是第一位。诚信对于现在的人们来说就是一个奢侈品。二是随着中国的医疗水平不断的在进步,医者的“仁心”却不断的在退化,甚至到了丑陋的境界。一些医生把这个职业作为赚钱的工具。医生手术前收红包已经是一个公开的秘密。但是像这样术前收红包、术中加价的医生还毕竟是少数,但就因为这少数的“臭鱼”却腥了一锅的好汤。三是对私人医疗机构监管的不严。不难看出,发生此类情况的都是一些不正规的医院、门诊部、卫生所,大都是私人医疗机构。相关监管部门对其日常疏于管理、监督和检查,才造成这些私人医疗机构乱收费、乱加价的乱象丛生。

因此,笔者以为相关政府部门要进一步加强对这些私人医疗机构的检查和监督,对违规者要坚决取缔。对那些违规医生要坚决的吊销其行医资格,终身不得从事医生这个行业。给违法违规者以震慑,“帮助”其规规矩矩做事,踏踏实实为人们看病解惑。这样既是对社会大众负责也是对生命负责。

华龙网:手术台上谈价,病人有还价的资本吗?

网上曾有一个笑话,说是某病人到医院做手术,打听到手术费高得吓人,便和医生商量看能不能便宜。医生倒是很好说话,一下子就免去了500元,病人美滋滋的。谁知医生又来了句,那你开刀打麻药吗?病人吓得脸色铁青,说“当然要打”,咱又不是关羽。医生笑道:我刚才说的价不含麻药费,要打麻药那就再加800元。

一直以为这是则笑话,如今东莞市银山新时代医院将笑话变成现实,上演了一幕比笑话更令人发指的“买卖”。病人入院时被医生告知患有宫颈糜烂、宫颈息肉、还有宫颈囊肿,如果要做人流手术,必须要把前面的3个手术先做了。由于病人身体原因,中途改为微创手术,并加高手术费用,在价格没有敲定以前,医生置病人的生命于不顾,擅自停止手术。看到这里笔者不禁感叹:这就是老百姓心中的“白衣天使”吗?

 

病人到医院做手术,院方应如实向患者及其家属告知各项相关情况,其中包括手术等各项费用。医生在做手术前,必须根据病人病情尽可能地考虑可能发生的后果,采取应对措施,在考虑不周时是不允许动刀的。医院每种费用的收取应该是有标准的,而不是医生头脑发热临时拟定的。既然术前已经定好的价格,怎么可以在手术台上与病人讨价还价呢?更不应该因为价格而停止手术。

我们知道做手术有一定的风险,为了将风险减少到最低,这就要求医生必须把全部精力集中在手术上。而银山医院医生在手术台上和病人及家属讲价钱,说明手术时医生考虑的不是如何做手术,而是在考虑如何让病人答应他们的条件,这和“趁火打劫”有什么两样。手术台上讨价还价,请问此时的病人及其家属有还价的资本吗?他们别无选择,只能任人宰割。

救死扶伤是医生的职业道德,在病人身体和利益面前,对于合格的医生如何取舍心中自有定论。对于医院的此等举动,笔者希望有关部门能够彻底查办,对于“只认金钱不认病人”的医生必须严肃处置,让手术台上讨价还价的悲剧不再上演。

新华网:“手术台上要价”,还有多少医德可言?

在医疗领域,自古以来都讲究“为医者仁”,“医非仁爱不托”。也就是说,医生对病人应当具备基本的关怀、爱护、同情之心。唐代名医孙思邈在他的《大医精诚》里说得更明白:医者要以“见彼苦恼,若己有之”的感同身受之心,且不得“恃己所长,经略财物”。

然而,东莞清溪银山门诊部的这位医生,在给人做手术时,却三番五次停下手术谈价,要人再给钱,如此“恃己所长,经略财物”,还有多少医德可言?就算在手术时出现了“费术不等”等新问题,医生也没有理由中断手术与患者讨价还价。即便加价愿望顺利实现,恐怕其为医之德也碎了一地。这样的医院或医生,谁还敢找他们看病?

无论时代如何变迁,“为医者仁”的理念都不应该变。东莞清溪银山门诊部“中断手术要价”虽然是个例,却给我们的医疗领域管理者提了醒,对于这样的医院或医生,不妨好好查一查,看看还有没有其它的问题。

城市晚报:手术台何以成勒索道具?

上了手术台,确实不意味着手术的成本与价格已然板上钉钉,但这显然不能成为手术中加价的理由。患者没钱,加价未果,这名人流患者竟被晾在手术台上滴着血长达3个小时,诊所方面“想下手术台,请掏下台费”的做法,比剪径贼还恶劣。不难看出,如此手术台上加价,不仅违背了医学伦理,甚至是“黑诊所”以手术绑架患者、强买强卖的拙劣伎俩。

而不愿多埋单,就让你下不了手术台,不仅是对就诊者基本权益的严重侵害,更暴露出诊所经营管理的失范与乱象。既然如此,“手术中加价”显然不能简单以涉事诊所的道歉和赔偿便画上句号,如何让诊所的医疗监管不再是盲区,显然更应反思并及时补足漏洞才是。

无论如何,手术台不应成为勒索道具,更不能成为勒索就诊者的道具,诊所违规行医也不应总是等到就诊者权益受损才后知后觉地发现和查处。

燕赵晚报:要对“手术中加价”动动手术

在医疗纠纷中,“手术中加价”行为并不算新鲜话题,前几日温州苍南县一家私立医院就曝出“手术中加价”的丑闻;今年8月,东莞一家诊所也玩“手术中加价”的肮脏把戏,妇女取环被晾在手术台上。

其实“手术中加价”现象在全国其他地方也时有发生。而且,一般发生在私人门诊或者私立医院之中,很少有公立医院和正规私立医院涉案。东莞当地的记者曾根据患者的投诉线索统计,在过去两年时间里,至少16单“手术过程突然要求加价”,其中有13单涉及妇科。

 

医院、诊所“手术中加价”行为实质上就是挟命要价,是一种要挟行为,是对患者的另类绑架。只要患者家属不答应医院的要求,则立即暂停手术,直接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这无异于谋杀,行为非常恶劣,完全背离医者的职业道德和良知。

不管是民营医院、私人诊所,还是公办医院,救死扶伤都是本职,任何突发情况都不能改变这一宗旨。哪怕是在手术过程中确实发生了一些意外情况,真的需要患者额外缴纳一些手术费。但救人仍是第一位的,补交手术费的事应该在手术结束之后心平气和地讨论,而不是在手术过程中强迫患者家属缴纳。实际上只要医院解释清楚,患者一般能够理解,会愿意补交手术费。而手术做到一半不继续做,就算在理论上不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也会增加患者的痛苦,而且有可能引发其他意外情况,引起医患冲突。

“手术中加价”行为之所以屡屡发生,一个很重要原因就是对于这种行为的惩治力度太轻,从而助长了医院这种“敲诈风”。因此,从缓和医患矛盾和保障患者合法权益角度说,卫生主管部门必须尽快对“手术中加价”行为动手术,不能任由医院胡作非为。只要发生“手术中加价”行为,就必须依法严惩,吊销行医执照,并将违法者列入黑名单,没有讨价还价余地。另一方面,降低公立医院的医疗费用,吸引患者尤其是中低收入人群进入公立医院做手术。很多人宁愿去不正规的私人诊所,主要是被民营医院和私人诊所的低价广告骗去的。而作为患者,不要轻信不正规医院的广告,万一不幸去了不正规医院动手术,一定要索要病历和处方单,并注意核对和保存,方便卫生主管部门处理时作为证据,这一点卫生主管部门需要加大宣传引导。

【启示与思考】 

患者被低价骗上手术台,然后在术中被索要高价,真像“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如果说,以患者的肉眼凡胎,难以识别诊所医院的“黑白”,那么监管部门的火眼金睛总还是靠得住的吧?可是,记者调查却发现,这家挂牌为“银山新时代医院”的门诊部,其被核准的诊疗项目中并没有“人流手术”一项,然而患者却是慕名而来,这就起码证明其存在公开的广告欺骗行为。而从医生向手术台上的患者勒索钱财的技法之娴熟来看,这种近乎谋财害命的勾当肯定也非第一次。由此可见,监管部门的确难脱失职渎职之责。

解决此类问题,光靠媒体曝光一家处理一家显然是不行的。首先,必须对谋财害命的黑心医院严查重处,杀鸡儆猴;同时,还必须敲碎其背后的保护伞,坚决追究监管渎职、权力腐败的法律责任。

按照律师的专业说法,主刀医生在手术中途故意临时加价,足以加剧患者对手术的恐惧心理。医生利用此种心理然后再谈加价,如果证据确凿可以认定主刀医生是采用了威胁、要挟、恫吓的手段,就属于涉嫌敲诈勒索,如敲诈数额达到立案标准,就应该追究相关责任人的刑事责任。当然,对患者一方来说,举证的难度并不轻松,但不管怎样,类似上了手术台再谈加价的流氓做法,确有必要进行严厉的整肃了。

从缓和医患矛盾和保障患者合法权益角度说,卫生主管部门必须尽快对“手术中加价”行为动手术,不能任由医院胡作非为。只要发生“手术中加价”行为,就必须依法严惩,吊销行医执照,并将违法者列入黑名单,没有讨价还价余地。另一方面,要降低公立医院的医疗费用,吸引患者尤其是中低收入人群进入公立医院做手术。

当气愤地指责携命要价的医生唯利是图时,我们该反思,为什么患者的地位如此弱势?为什么类似的案例能一再发生?缓和医患关系,重罚此类流氓行为是必然,更重要的则是唤醒对生命的尊重。尊重生命,眼里才不会只有“钱”。

欢迎继续关注经典案例。

(转载请注明来源:宣讲家网站71.cn,违者必究。)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3/1025/741799.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