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特稿 > 国际热点启示
德媒爆料奥巴马早知窃听行为 美欧信任嫌隙加大
2013年10月28日 13:20
美国窃听丑闻继续发酵。10月27日,德国媒体再度爆料,美国总统奥巴马早在2010年就获知国家安全局监听德国总理默克尔电话。虽然白宫一直否认奥巴马知晓此事,但这并不能让德国等受害国得以释疑。德国联合其他国家,一起向美国发出声讨。通过此事,美欧之间的信任嫌隙进一步扩大。
奥巴马早知窃听行为
德国《星期日图片报》援引美国国安局一名高级官员的话报道,美国国安局局长基思·亚历山大2010年将监听默克尔的行动告知奥巴马,奥巴马没有制止,允许行动继续。
这家媒体报道,奥巴马要求获得有关默克尔的详细信息。国安局随后加强对默克尔通讯的监听,默克尔用来联络政党活动和加密的官方通讯设备悉数沦陷。
美国情报人员能够监听默克尔的谈话,以及读取她的手机短信,仅默克尔办公室经特别加密的固定电话没有遭监听。情报人员收集的信息直接传送至白宫,绕过国安局位于马里兰州米德堡的总部。
(图为德国总理默克尔。)
根据《星期日图片报》的报道,监听活动在美国驻柏林大使馆四楼进行,除默克尔,另外一些德国官员同样在监听行列。德国前总理格哈德·施罗德当年反对美国攻打伊拉克,同样遭美国监听。
事实上,几个月前在“棱镜门”期间欧洲媒体就爆出欧盟在华盛顿、纽约和布鲁塞尔等地的办公楼都遭美国监听,引起欧洲舆论一片哗然。当时奥巴马还信誓旦旦地说,他将是窃听行为的终结者,并表示“如果我想知道默克尔在想什么,我就给默克尔打电话”。
德国媒体23爆出默克尔手机遭美国窃听后,默克尔当日就此与奥巴马通电话,说类似监听行动有损国际伙伴间的信任,奥巴马在电话中否认知晓任何监听默克尔的行动。
另外一些媒体报道,美国总统国家安全顾问苏珊·赖斯同样告诉德国官员,奥巴马对“监听门”并不知情。
不过,默克尔办公室拒绝评论奥巴马在电话中的说辞。白宫否认正在监听或以后会监听默克尔的电话,但没有说明是否先前有过这样的举动。
德国联合多国发出声讨
美国的窃听行为让包括德国在内的多国感到不满。《星期日图片报》一项民意调查结果显示,76%德国民众认为奥巴马应就“监听门”向默克尔致歉,60%民众认为监听丑闻损害两国关系。
除了多次表达不满和要求做出解释外,德国还联合其他国家一起行动,旨在结束窃听行为。
10月24日,德国总理默克尔提出,和法国一起推动今年年底与美国达成“无间谍”协议。默克尔当天在与欧盟其他领导人会晤后说,作为美国在欧盟最紧密的盟友,美国必须停止对德国和法国的间谍行动。
她说,德法将寻求与美国就情报部门合作达成“相互理解……这意味着(设立)相关(情报)部门合作的框架。德国和法国已经牵头,其他(欧盟)成员国可以加入”。
(10月26日美国首都华盛顿,一名女子参加抗议“棱镜式”监控的集会。)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与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和加拿大延续二战中情报合作组织“五眼联盟”,各国互不监控并分享情报。
10月25日,德国政府发言人宣布,德国将派安全部门高级官员和总理府代表于28日一周前往美国,就美国情报部门对欧洲国家进行大规模监听、包括可能窃听德国总理默克尔手机通话一事寻求解释。
德国政府发言人施特赖特尔说,德国官员计划会晤白宫官员和美国国家安全局的代表,希望他们回答德国政府几个月前就向美方提出的有关监听行为的所有疑问。据德国媒体报道,欧盟也将派代表团赴美与美方当面交涉。
同一日,多国外交官说,巴西和德国正牵头起草一项联合国大会决议,呼吁保障各国民众的网络隐私权。一名外交官说,决议草案预计不会对美国“点名”,预计会在联大会议上顺利通过。
10月27日,德国内政部长彼得·弗里德里希迫切要求美国就所有指认提供“完整信息”,“如果美国人在德国截取手机信息,他们在德国境内,因此违反德国法律”。他说:“监视是一种犯罪,应将责任人绳之以法。”
美欧信任嫌隙扩大
在比利时布鲁塞尔举行的欧盟秋季峰会上,欧盟成员国领导人表达了对美国监听的不满。
一份欧盟28个成员国领导人一致通过的声明强调,美国和欧盟关系必须基于“尊重和信任”。如果信任缺失,双方在情报搜集领域的必要合作将受到侵害。在情报搜集上与美国合作密切的英国也认可了这一声明。
美国窃听活动“受害者”之一的法国总统弗朗索瓦·奥朗德说,美方举动危及法美关系,“信任必须得以修复并强化”。
(2013年9月6日,默克尔与奥巴马在俄圣彼得堡参加二十国集团峰会。)
新一轮“窃听门”使得欧美之间的信任危机进一步加剧。许多欧盟成员国因此更加积极地推动有关数据和信息安全的方案,欧盟委员会副主席兼负责司法、人权和公民事务的委员雷丁24日呼吁成员国尽快通过《信息保护法》,提出“以强有力的法规来对抗被监听的恐惧”,并强调欧洲唯有团结才能保持威信。
外交关系建立在互信基础上,如果美国的信誉遭受质疑,美国将难以维持盟友关系,并影响与其他国家的贸易谈判。
欧洲议会主席马丁·舒尔茨说:“如果我们去谈判,我们会有这种感觉:跟我们谈判的人先前已经知道我们想要的一切,我们如何相信对方?”
卡内基-梅隆大学国际关系和政治中心主管基罗·斯金纳说,美国监视活动削弱美国打击恐怖主义的努力。监视项目的“清扫”性质有悖奥巴马政府声称的所有监视行动旨在打击恐怖主义。
她说:“如果美国的领导能力得不到信任,盟国领导人将不会打算将自己的军事力量处于危险境地。”(完)
(转载请注明来源:宣讲家网站71.cn,违者必究。)
责任编辑:蔡畅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3/1028/742144.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