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纸张 字号选择:超大 行高 带图打印 返回原文

首页 > 经典案例 网络纵横

【案例】“老外代报案”广告是讽刺更是鞭策!

2013年10月28日 13:52

 

【网络舆情案例】

【事件介绍】

合肥街头现“老外代报案”广告网友:国人泪奔

近日,一名德国小伙带着朋友来洛阳参加哥哥的婚礼,乘出租车的时候把背包落在了出租车后备箱里。洛阳市交警支队通过稽查布控系统,仅用了1个小时就找到了出租车司机,使背包完璧归赵。

洛阳交警支队的办事效率挺高,之前也曾经发生过类似的事件。美国人的马匹丢了,北京警方小跑二十多公里找到了;日本人的单车丢了,武汉警方仅用了三天就迅速破案;俄罗斯人的护照丢了,宁波警方翻了五吨垃圾将其找回……此类案件其实还有不少。在这种情况下,合肥街头就出现了这样的广告:老外代报案。

“外国人代报案:警方重视,破案率高。代找苹果手机,价格面议。”这是该广告的广告语。该图在网络上一出现即引起了网友的围观。记者经过多方努力搜寻,没有找到该图片的源头;且由于图片中的电话号码和QQ号码显示不全,也联系不到该广告的张贴者。但记者仍尝试着与转发过该微博的部分网友取得了联系。

有的网友怀疑此事件的真实性:“这到底是不是真的?还是纯粹有人在恶作剧?”毕竟现在无聊的人太多了!

部分网友在转发微博的时候分享了自己的财物丢失的经历,有人说自己的东西比较顺利地找回了,也有人表示自己报案后没有得到警方的重视。也有网友表示这则广告戳到了国人的痛处,是一则“让国人泪奔的广告”。老外的案件警察就会更加重视吗?这是不是表示部分民警在处理案件的时候没有做到一视同仁呢?网友@Rivaldo_bn8甚至表示:“当看到街头‘老外代报案百分百破案’广告的时候,我们除了羞愧还能如何?”

其实也不尽然。10月17日下午,“公安部打四黑除四害”认证微博发微博称,14日傍晚,南昌警方接到电话:“有人抢劫,你们快来啊!我就在桥头银行门口。”出警后发现,是一个小女孩被男同学抢了麦芽糖。“我妈妈说遇到了坏人就打电话报警。”警察蜀黍严肃批评了小男孩,又给小女孩买了份麦芽糖。对此,网友普遍对这次出警给出了“赞”,“这次毫无意义的出警是值得的。”

另据多家媒体报道,广东英德公安局城中派出所民警刘世生在基层派出所战斗32年,一年平均要与战友并肩抓获涉嫌违法犯罪人员120多人,侦破刑事案件近50起,查处治安案件40多宗,调处民事纠纷50余起,每年写下的调查询问笔录就达110多份,最后因因劳累过度倒在岗位上;江岸分局上海街派出所刑警张国斌患白血病6年仍坚守岗位,每年破案100多起……其实有很多警察在我们看不见的地方默默地努力着。

 

【热议】

东方网:"老外代报案百分百破案"不能当广告看

合肥街头出现的老外代报案广告,是网上提供的信息,是真是假也让人半信半疑。

诚如有网友所言,这是一则“让国人泪奔的广告”,似乎警察办案崇洋媚外,对国人和老外不能一视同仁,特别是“老外代报案百分百破案”,戳到了国人的痛处。

我觉得,这是典型的走极端思维。一个极端是,盯着老外报案破案快特例。美国人丢马,日本人丢单车,俄罗斯人丢护照,包括德国小伙丢背包,警方都非常及时地破案,因为破案快,给人以警方特殊下功夫的错觉。我分析,破案快可能与案件线索有关,未必因为是老外就快。而且把几个地方同类典型事件放在一起集中报料,具有轰动效应,如此情况下制作所谓的广告,很容易让人相信。

另一个极端是,盯着警方对国人报案反应迟钝的特例。事实上,警方对国人报案,也有许多迅速破案的案例,不是完全反应迟钝,只是迅速破案不容易被媒体关注,反倒是反应迟钝更容易成为追捧的新闻热点。于是人们记住的往往是警方破案的负面消息,再把老外报案破案快放到一起说事,自然就有了偏执的导向。

公正地说,对警方出警破案的评价,应该抛开特殊案例,把目光放在日常办案上。这样说,并非否认出警破案存在的问题,尤其是那些缺乏责任心的民警,脱离群众,怠慢报案群众,甚至存在变相勒索等行为,这类现象也时常见诸媒体,但应该是个别现象,而不是公安民警的整体行为。从这个角度看,所谓“老外代报案广告”不过是对转变警风一种期盼,抑或对公安机关的一种鞭策。

成绩不说没不了,问题不改不得了。某种程度上,成绩再大都是应该做的,而问题再小也不允许小视淡漠。在当前正在开展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中,公安机关每个单位都应该本着“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态度,把“老外代报案广告”作为一面镜子,即便不存在类似问题,也应该在思想上严加防范。只有真正把群众的安危放在心上,才能把保一方平安落到实处。

东方网:别把“老外代报案”当谣言去查处

尽管对于这则广告的真实性,尚无法核实。但是无论这则广告是恶搞还是真有此事,对于警方来说都需要重视,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如果这则贴在电线杆上的广告是恶搞,那也说明是一种民意的期待,说明公安机关在接受群众报案方面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如果是真实的,那更反映出公安机关的问题,需要好好整改。

现实生活中,这种老外和“老内”不一视同仁的事情真的还不少。当然了,老外是客人,我们理应把人家敬为座上宾。事实上也正是这样,我们到位的服务换来了老外的连声“OK”,其实,这些也都是警方应该做的事情。

但是,我们也看到了警方破案时的内外有别。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事情:丢了自行车去报案也仅仅是登记一下;被小偷偷了东西报案也仅仅是询问一下;小区少了物品也仅仅是拍个照片。这些事情都慢慢成了不了了之的案件。更有甚者,因为案件不大,有的地方的警察就直接告诉居民破案价值不大。据报道,银川某小区一居民小区一夜之间多家被小偷光临,警方到现场后首先问的就是丢了什么,当得知仅仅丢失了几百块钱之后,竟然说出了案值不超过1000元不立案的话语,并语重心长的提醒居民多多注意。

 

随着经济的发展,一些小案件对于百姓来说,的确是损失不大。但是,作为维护一方稳定的公安机关来说,不能以案值的大小来决定立案还是不立案。百姓之所以去报案,不见得是心痛那点东西,而是对良好社会治安的诉求,是对人民警察的充分信任。我们真的不能辜负了百姓的信任之心。当然警方精力有限也是个事实,但是这不是挡箭牌,我们就要为社会治安的好转去努力。

这些外国人报案之后的迅速破案,说明一个道理,有些案件不是因为小而破不了,而是因为不愿意而破不了。同样的小案件,同样的破案环境,同样的破案设配,同样的警察,能破外国人报的案件,也能破获我们的同胞报的案件。

遗憾的是,就连同为同胞的香港导演许安华都有的待遇,我们的国民却没有了,就因为他是导演?我们不是对外国人,对许安华羡慕嫉妒恨。我们期盼的是警方对小案件的重视。案件受理不能因为你是哪国人而不同,不能因为你是明星还是官员,抑或是小百姓而不同。

“勿以案小而不破,才是警察本位的复归。

“老外代报案”无论真假,警方都需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当然,就是假的,也希望警方能够多些宽容,别把它当做谣言去查处!

红网:哪怕“老外代报案”真的是恶搞

“老外代报案”广告横空出世,是当真有人与时俱进开展这一高端大气上档次的威猛业务,还是有人“出于种种目的”故意恶搞?堪称中国最牛“真相挖掘机”的记者同志对此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调查和核实,最终的结论是“没有结论”——既没有找到该图片的源头;且由于图片中的电话号码和QQ号码显示不全,也联系不到该广告的张贴者。

“老外代报案”本身就成了一件悬案,扑朔迷离、真假难辨。不过,窃以为无谓地纠缠事情是否“恶搞”其实并无太大必要。即使事情果真出于有人恶搞,那又能如何呢?我们最应该反思和弄明白的,是为何有人要恶搞,他们何以吃饱了撑得没事干,会通过如此另类的“恶搞”来“戳国人的痛处”,且国人还对此反应敏感,一戳就痛?

近年来,见诸报端的“老外引发的案件”委实不少。各地警方在处置“涉外(外国人)案件”时所表现出的工作效率和工作热情,每次都引发国人的惊叹甚至是“羡慕嫉妒恨”—“假如丢东西的是中国人呢?”之类的诘问不绝于耳。或许正是类似事件层出不穷,才给“老外代报案”的始作俑者提供了创意的灵感。

那些有过不愉快经历者,肯定对“老外代报案”感触更深。我本人就曾丢过手机,地点是首都,当时也报了警,警察态度也很好,但此后却再无回音,我也只能自认倒霉—谁让我不是外国友人,甚至连“官人”、名人都不是呢。我倒并没有认为警方高度重视“涉外(外国人)案件”不对,更不是出于对外国友人高规格待遇的“嫉妒”,才“吃不着葡萄就说葡萄酸”。我只是希望,在面对每一个本国公民的时候,公权单位都能够一视同仁、平等对待,千万别出现“群众丢一万部手机也顶不上外国人丢一部”的怪象。

很多事情能不能得到及时处理、能不能有个结果,关键还在于“相关部门”重视不重视、有没有将其当回事。哪怕“老外代报案”真的是恶搞,似乎也值得我们特别是“有司”进行反思。毕竟,外国友人不常见,而本国老百姓却是“天天见”。让外国友人满意或许很有面子,而让绝大多数老百姓的权益都能得到有效的保障,才是相关部门的本份和最基本的职责!

 

【启示与思考】

“外国人代报案:警方重视,破案率高。代找苹果手机,价格面议。”这是该广告的广告语。一则“让国人泪奔的广告”戳痛了国人的神经末梢。无论这则广告的真假如何,是不是炒作,但“老外代报案,破案率高”这句话虽然有失偏颇,但也是一种不可忽视的现象。我们不得不承认很多时候这是一种事实。

从某种意义上说,“老外代报案”是对破案看人下菜的极大讽刺。警方破案,当然是根据案件的性质,案值的大小,有个轻重缓急,警察是人不是神,不可能什么案件都能在第一时间侦破。要根据案件的性质和案值大小的时间顺序来进行破案。对于老外给一点政策倾斜,体现对客人的友好,这本无可非议。

但是,如今我们有些警方破案却是“看人下菜”,对于老外或名人等公众人物的案件再小都当做大案破,而对于普通百姓再大的案件都当做无所谓,除非是引起领导重视,经过领导批示的案件,否则是“百姓丢了金,当做灯草轻,老外(名人)丢根针,趴在地上寻”,群众的案件是不紧不慢,老虎追在后面还要看个是雌是雄,办案的态度不一样,重视程度天壤之别。

警方办案当依法办案,谁的案件都应一视同仁,只有案件性质、案值大小之别,没有对象和身份的高低贵贱之分。每一个案件都应重视,以最快的速度破案,群众利益无小事,群众的案件再小的事都应当做大事来办。不崇洋媚外,不看身份和来头,把每个案件都当做像老外报案一样来看待,像领导批示一样来重视,不给人们留下话柄和口舌,那么“老外代报案”的冷笑话就不会令人发笑。

“老外代报案”之所以成为热点,一方面是对部分公安机关的一种讽刺,另外一方面也是对公安机关的一种鞭策,希望公安机关引起重视,不管广告是否真假,是否存在破案“分内外”的情况,都希望“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欢迎继续关注经典案例。

(转载请注明来源:宣讲家网站71.cn,违者必究。)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3/1028/742180.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