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特稿 国际热点启示
俄罗斯学者解读“中国梦”
2013年10月30日 13:11
“中国梦”自提出以来,引发了世界舆论的广泛关注和议论。中国领导人对“中国梦”所作的全面深入细致的阐述,是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重要思想在新时期的继承与发展,增进了国际社会对中国和平发展战略的理解和认同,在国际上受到普遍赞赏与欢迎。
在与中国保持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俄罗斯,俄罗斯科学院远东研究所是研究中国的重镇。日前,该所三位重量级的学者,亚历山大·拉林、谢尔盖·卢贾宁、安德烈·奥斯特洛夫斯基分别接受了新华社记者的专访,畅谈了他们对“中国梦”的看法。他们既驳斥了外界对于“中国梦”的一些误读或歪曲,也客观分析实现“中国梦”所面临的多种挑战。
“中国梦”是和平之梦
亚历山大·拉林,俄罗斯科学院远东研究所中国政治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中国梦”思想是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执政的标志。它是习近平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和核心。习近平的“中国梦”思想与胡锦涛时代的“和平崛起”战略本质上一脉相承。我认为,无论是“中国梦”,还是“和平崛起”,源头都是邓小平提出的“和平与发展”思想。
我通过个人的观察发现,习近平表达的建设美好生活、提高物质水平的愿望,极大地鼓舞中国人民。当然,每个人首先想到的是自己的物质状况,想到的是自己的个人生活,但每个人的这种愿望汇集在一起,就是整个国家的梦想。这种一致,这种和谐,实际上就是“中国梦”,就是“中国梦”的内涵。这是社会心理动机。目前,中国人充满自信,为自己国家感到自豪,这赋予他们新的力量。
(9月25日,几名小朋友在长卷上描绘“民族团结庆国庆”场景。)
谢尔盖·卢贾宁,俄罗斯科学院远东研究所副所长:“中国梦”是和平的梦、发展的梦、合作的梦和互利的梦。这是一种正确的认识。“中国梦”中包含三个关键元素:和平、发展和合作,不仅仅给中国人民带来希望(梦想),也给所有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和人民带来希望(梦想)。
安德烈·奥斯特洛夫斯基,俄罗斯科学院远东研究所副所长:“中国梦”必须通过和平发展来实现,这是毫无疑问的。目前,世界不少人认为,中国打算靠其他国家埋单、首先是靠其他国家的自然资源实现“中国梦”。对此,我认为可以通过两项主要工作来扭转这一观点:一是在双边和多边项目框架内发展合作;二是开展积极的对外宣传工作。
实现“中国梦”软硬条件兼备
谢尔盖·卢贾宁:目前来看,只有以强大的国家为基础、保持现有的政治结构(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中的领导作用),实现“中国梦”才能取得进展。实现“中国梦”的另一种可能性是,中国改革保持循序渐进的性质,通过改革,把中国从世界工厂转变成世界投资、技术和商品市场。经济进步是实现“中国梦”的客观基础。
中国实现“中国梦”有很多途径。“中国梦”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中国经济状况及其潜力。对中国来说,一个有前景的方向将是继续推动中国货币作为储备手段,可能的话未来成为世界主要货币之一。人文途径包括在世界上发展和宣传中国文化价值和人文主义。孔子学院和其他“软实力”工具可以更有效地在这方面发挥作用。
(德国法兰克福书展展出的《中国梦:谁的梦?》样书。)
亚历山大·拉林:对于实现“中国梦”来说,中国有相当大的优势,有巨大的正资产。第一,中国人口众多。中国人民十分勤劳、聪明,拥有巨大的创造潜力。中国人已经表现出卓越的商业才能和组织能力。第二,领导中国的只有一种政治力量,即中国共产党。这是实现“中国梦”的正资产。中国人口众多,不久前还很贫穷;中国目前尚处于追赶的状态,还需要跨越。因此非常重要的是将权力集中在一个群体手中。它可以保证资源得到正确使用、将资源集中在需要的地方、以最有效的方式推进发展。第三,中国劳动力成本相对较低,这至关重要。第四,以综合国力为依托的高明的外交政策。
困难不可避免
亚历山大·拉林: 实现“中国梦”也面临一些困难,有的困难来自内部,有的来自外部。
从内部因素看,首先是社会障碍。上世纪70年代末开始的改革潜力已经耗尽,改革的负面后果清楚显现出来,社会出现贫富分化,财富分配出现不平衡。中国面临一些新任务,需要找到解决办法。
第二,把生产从面向出口转向国内市场,这是一项艰巨的任务。为此必须增加居民需求,需要提高居民生活水平。
(图为天安门广场。)
第三,居民尤其是农村居民受教育水平不高,也是实现“中国梦”面临的一个障碍。这一点必须克服,因为不提高教育水平,就无法提高劳动生产率。
第四,对于人口众多的中国来说,自然资源不足,存在森林问题、水资源问题和空气污染问题。这些问题都极为重要,必须以某种方式解决。
从外部因素看,世界不稳定,存在许多威胁,既有传统威胁,也有新威胁。霸权主义威胁世界。由此就产生增加军费开支问题。这些开支本应用来解决其他任务。这是很大的问题。
世界是残酷的,不是每种梦想都能自动变成现实。梦想的实现需要奋斗,需要付出很大努力。
谢尔盖·卢贾宁:在实现“中国梦”面临的内外困难中,从内部看,我想特别强调,国内生产总值年增长保持在7%到8%的高水平,保持以优先面向国内市场的创新经济增长模式发展速度,这是一项复杂的任务,但不解决这项任务,8-10年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翻一番和实现中共十八大确定的其他社会经济计划会很困难。
从外部看,世界金融和政治进程中消极因素加剧。美国在世界和亚太地区奉行破坏性政策,越来越集中在“遏制中国”和图谋破坏中国作为上升中的世界大国的国际威望,这为实现“中国梦”造成额外的困难。(完)
(转载请注明来源:宣讲家网站71.cn,违者必究。)
责任编辑:蔡畅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3/1030/742573.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