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典案例 百姓心声
【案例】从火车票打折看铁路经营理念转变
2013年10月31日 14:33
【百姓心声案例】
【事件介绍】
京广郑西高铁部分车票打折到元旦预售期1至5天内8.5折
近日,铁路部门表示,自2013年11月1日至12月31日止,对京广、郑西高铁部分时速300公里高速动车组列车的商务座、特等座、一等座实行特惠票价。具体幅度为:在预售期1至5天内实行8.5折特惠,在预售期6至20天内实行8折特惠。
铁路部门提醒旅客,执行特惠票价的具体列车,请关注车站公告或登录中国铁路客户服务中心网站(www.12306.cn)查询。
前两次打折
6月21日 中国铁路总公司宣布,自2013年7月10日至8月31日,京广、京沪高铁部分动车组列车的商务、特等和一等座票价按不同时段实行特惠。在预售期1~5天内实行8.5折特惠,在预售期6~20天内实行8折特惠。
8月14日 铁路部门决定自2013年9月1日至9月27日,10月8日至10月31日,对京广、郑西、京沪高速铁路部分时速300公里高速动车组列车的商务、特等、一等座继续实行特惠票价,具体幅度为:在预售期1—5天内实行8.5折特惠,在预售期6—20天内实行8折特惠。
火车票打折是铁路顺应市场规律的新体现
新一轮的火车票打折在11月初开始,在市场化经济的今天,商品促销打折早已司空见惯,人们见怪不怪了,但对火车票打折这一新鲜事似乎吸引了无数眼球,因为在铁路政企未分的过去,铁路票价打折在人们的眼里,似乎是一件不可能的事。
其实在铁路实行大部制改革之初,早在去年5月至6月,沪杭客运专线有限责任公司和沪宁城际铁路有限责任公司分别对沪杭、沪宁部分高铁列车商务座和特等座实行特惠票价试点;今年3月份,同样有兰州铁路局推出的19趟列车在部分区段内的空闲卧铺票打折销售的实例;今年7月份开始,高铁票价打折首次延伸至一等座。所有这些,都是铁道部实行政企分开后铁路总公司营销策略方面的新尝试,更是铁路走向市场化的新探索。
虽然此次火车票打折只局限于高铁商务座、特等座和一等座,对于普通座来讲,价格没有明显的变化,或许对长期乘坐普通座的旅客来讲稍有失望,但在铁路各种新政出台时,我们应当理性看待,客观考证。静心思考,铁路部门其实自改革以来,无论是从货运还是客运,前后不断推出了诸多便民惠民新举措,直接体现出了铁路在走向市场后服务观念的重大转变。
在当下中国特殊国情的大背景下,尤其是每逢节假日,客运压力大依然是摆在铁路部门面前的首要难题,在铁路运输压力大、舆情压力大的现实面前,铁路部门依然采取各种措施来缓解这种供需矛盾冲突。火车票实行淡季打折,旺季全价是铁路部门顺应市场规律的重要体现形式。在淡季,人们可以通过打折车票享受到全价票的服务,这种花更少的钱享受着更高端的待遇,无形中让自己乘车的舒适度升级,其实,最终的受益群体非老百姓莫属。
火车票打折的可操作性有多少,人们接受的程度有多高,在运输业的竞争力度有多大,最终的投票权还在于老百姓。不容质疑的是铁路部门各项惠民新政的出台,一系列贴近市场惠及民生的新举措的推出,都是“铁将军”在转变观念,俯身思考,贴近市场,躬身服务的真实体现。火车票价打折,在“叫好”之后一定会慢慢“叫座”,人们应从长远角度进行评判。
从火车票打折“促销”看铁路经营理念转变
铁路政企分开市场化之后,迎来了崭新的发展时期和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新的经营机制为企业注入了新的活力。既然铁路已转变为企业,办事情就应该遵循市场规律,火车票随行就市亦在情理之中。
据中国铁路客户服务中心12306网站公告:旅客列车运行最后一日(含当日运行)6点以后,距离小于400公里的末端空闲卧铺执行优惠票价,除春运及“十一黄金周”运输期间(9月30日至10月7日,以列车始发日计)不实行优惠外,其余时段均实行优惠票价。火车票打折是惠民服务吗?答案是肯定的。淡季打折、旺季全价,与商场的打折促销活动一样,这也是一种“促销”手段,得到实惠的终究是广大旅客。为了让人民群众更满意,近几年来,铁路一直在不断尝试改革,努力提高服务水平,网络购票、刷卡乘车等这些便民举措在不断提高广大旅客出行的幸福指数,让人不禁感叹,乘坐火车出行确实是方便快捷。纵观铁路每一个举措的推出,都是这个“铁将军”转变观念,俯身思考,贴近市场,躬身服务的实在体现。
火车票打折,既是市场竞争的需要,也是铁路的市场化探索,是一件贴近市场和民意的好事,是一个良好的开端。对于贴近民众的铁路好举措不应一味的怀疑、挑剔,应当给予鼓励和支持。
火车票打折,铁路“亲民”更为民
“十一”国庆黄金周刚过,很多人刚刚才享受完铁路部门带来的出行便利,铁路部门又再次给旅客人民送上了一份“大礼”,西安铁路局将对西安发往北京、广州、武汉、郑州等方向的12列高铁动车组列车推出了新一轮的火车票打折的惠民新措施,此项铁路振奋人心的打折火车票举措,不得不为之叫好。
在21世纪的今天,火车已成为人们出行的重要交通工具之一,在人们的生活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铁路运输受气候和自然条件影响较小,具有安全、快速、节省资源、保护环境等优势,这些优势都是公路、水运和航空等运输方式所不能比拟的。我们都知道铁路在国家的地位举足轻重,它是关系到国家经济的命脉和国防、民生等重要方面的巩固,所以一直以来,铁路就是实行“垄断”管理,火车票票价在近几十年都没有降价,很多人都认为此次火车票打折铁路部门只不过是说说而已,还高铁动车组列车车票打折,更是难以置信。但是,国庆之后铁路部门真的来了个火车票打折,让旅客朋友不得不信服,“人民铁路为人民”铁路部门正是用实际的行动来证实一切为人民。
不得不承认此次火车票打折这一措施,可以说铁路部门已经得到了民众的广泛认同并深入了人心。铁路部门的一直努力,我们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不仅是这次的打折火车票,早在以前多个铁路局就陆续试水实行火车票打折,这不是说明了改革后的铁路部门不仅改进了服务更改进了对旅客服务的心吗?
自今年三月以来,国务院大部制改革撤掉铁道部组建国家铁路局和铁路总公司。站在新的起点上,铁路部门大刀阔斧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和创新,从改革铁路货运、支持雅安地震、动车组招标、高铁技术引进泰国和澳大利亚,这些成就代表中国铁路部门一直努力,努力为人民努力走向世界。
慢慢长路今回头看昔往岁月,市场和社会一直在变化,不变的是铁路部门“人民铁路为人民”的宗旨。此次火车票打折不仅反映出铁路亲民更为民,优先站在为了人民的角度上结合淡季车票打折,此项措施实在是利国利民,是让旅客和铁路都互利互惠的好举措。
【启示与思考】
继铁路总公司成立以来,火车票价问题一直都是老百姓关注的焦点。之所以如此,或许是因为在这个“啥不涨价?”的时代以及本身所具有的市场价值,铁路市场化改革、票价市场化改革的结果似乎就是涨价。其实不然,作为企业,各大决策应遵循市场规律,火车票于是随行就市,更加市场化。铁路改革并不意味着票价要上涨,而是更灵活,该涨的涨、该降的降,以票价反映供需,反映服务。早在9月份,铁路也是针对京广、郑西以及京沪实行了特惠票价,如今新一轮打折狂潮来袭,不仅表达了铁路部门的诚意至深,也为将来全面实行打折惠民的市场化举措发出了良好的信号。
铁路客运方面一直秉持着低廉票价、优质服务的原则,十年如一日地为大众服务。相比于航空、船舶系统而言,铁路在速度、价格和舒适上都具备了很高的综合优势,成为了众多民众出行的首选。每当节假日来临,迎来铁路运输旺季,客流量急剧上涨,铁路则加开列车,甚至加开高铁夜间班车,为民着想,为民服务,与此同时派出大量工作人员在各大车站进行引导、疏通,保障民众顺利出行,力求铁路服务永不打折。
就供求关系而言,供求变动引起价格变动,同样反之亦然。既然铁路已然转变为企业,办事就应该遵循市场规律。淡季之时,人们以折扣下低廉票价享受全价优质服务;旺季之时,适当的提价以缓解“一票难求”的尴尬场面亦在情理之中。在铁总成立半年多以来,我们分毫没有看到票价上涨的苗头,反而是高铁车票的折再折、调低退票手续费等一项项实实在在的便民措施惠及全国百姓。
在市场化的大舞台上,铁路无时无刻不在为民思考,为民分担,作为广大旅客的一员,我们怎么能不为之拍手称赞?
欢迎继续关注经典案例。
(转载请注明来源:宣讲家网站71.cn,违者必究。)
责任编辑:蔡畅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3/1031/743053.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