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特稿 国际热点启示
美称美欧互相监听 盟友是敌是友
2013年11月01日 09:07
美国国家安全局局长基思·亚历山大10月29日声称,媒体关于国安局搜集数以百万计欧洲公民情报的报道“错误”,这些情报由欧洲情报机构搜集,秘密提供给美方。此外,欧洲也监听美国领导人。对此说法,德国予以否认,并将“密集”赴美讨说法。窃听丑闻持续发酵,美国的其他盟友开始焦虑起来,各方关系更加复杂。
美方称美欧互相监听 共享情报
亚历山大29日在国会听证会上说,前美国中央情报局雇员爱德华·斯诺登披露的特殊文件,其中提及的数据既非由国安局搜集,也非由美国其他情报机构搜集,并不包括某些欧洲国家境内的通话记录。
基于斯诺登披露的文件,法国、西班牙和意大利媒体在过去一周连续报道美国国安局在欧洲大肆窃听,引发欧洲领导人震怒。西班牙《世界报》28日说,美国国安局仅一个月就在西班牙监听超过6000万次通话。
亚历山大说,外国情报机构在战区和境外其他地区搜集电话记录,然后提供给美国国安局,而这种做法被法国和西班牙媒体误解,以为美国国安局在他们的国家内从事监听活动。
他说,得出美国搜集这些情报的“结论错误,这些情报针对欧洲公民而搜集也错误,两者都不是”。
(美国国家安全局局长基思·亚历山大。)
到目前,欧洲方面尚未对亚历山大的说法作出回应。
有关通话数据由欧洲情报机构搜集的说法,可能令对美国横加指责的欧洲盟友脸面无光。美国前国务院官员詹姆斯·刘易斯声称,美国的行为并未脱离国际规范,“恰是惯例”。
就监听外国领导人电话的传言,美国会当天质询了亚历山大和美国国家情报总监詹姆斯·克拉珀。
民主党籍众议员亚当·希夫询问,美国间谍监听外国领导人通话,为何不告知国会。
克拉珀回答,情报机构不会向国会事无巨细地告知每一个被监听的电话号码。他说,向决策者汇报外国领导人的“计划和意图”是对国安局等情报机构的标准要求,而领会外国领导人意图的最佳途径是获取个人通讯。
被问及欧洲盟友是否监听美方,克拉珀回答:“绝对。”
德国否认监听美国 坚持讨说法
针对欧洲国家也在监听美国领导人的说法,德国联邦情报局局长申德勒30日回应,德方没有从事类似活动。他说:“德国驻华盛顿大使馆内没有从事任何电信情报活动。”
与此同时,一批德国政府高级官员已经抵达华盛顿,准备就默克尔手机通话遭美方监听一事寻求解释。
德方代表团由默克尔外交政策顾问克里斯托弗·霍伊斯根率队,预计将会见美国总统国家安全顾问苏珊·赖斯、美国国家情报总监克拉珀和美国总统国土安全及反恐事务顾问莉莎·莫纳科。
(图为6月19日,德国柏林,奥巴马和总理默克尔走向新闻发布会现场。)
美国国家安全局发言人凯特琳·海登说,美国总统奥巴马和默克尔上周同意强化两国情报合作,这次会谈是双方约定的一部分。
德新社30日援引默克尔发言人施特凡·赛巴特的话报道,德方不久将派出第二个代表团访美,成员包括德国国内情报部门主管汉斯-乔治·马森和对外情报部门联邦情报局局长申德勒。
赛巴特说,德美两方“密集”接触旨在“重新建立信任以及在情报合作领域达成新协议”。他否认德国政府只是表面愤怒、背地里却默许美方监听,强调“政府的观点已经清晰表达,我方态度没有改变”。
按德新社的说法,德国政府的中期目标是与美方达成协议,承诺互不监听政府官员和外交使团。
美国盟友“心惶惶”
在情报界,所谓盟友之间实施窃听并不少见。欧洲的观察人士认为,由于欧洲情报机关自身也在收集各种情报,只是在广度和深度上远不及美国,让欧洲方面震惊的并不是美国窃听行为本身,而是其行动规模之大、目标级别之高。
美联社分析美国为何监听盟友时说,即使像默克尔这样的亲密盟友也不会把所有东西都拿出来与美国分享,然而她作出的决定可能会在海外对美国外交、防务和经济政策产生重大影响。默克尔遭美国监听的消息已然令美国其他盟友陷入不安,尤其让美国与欧洲国家之间本就并不牢固的信任关系进一步恶化。
(10月26日,一块反监控的大型标语牌竖立在国会大厦前。)
韩联社27日援引韩国政府一位官员的话说,韩国政府已要求美方澄清:在遭到美情报机构窃听的35个国家和地区的领导人中是否包括韩国总统。韩国政府将会密切关注事态进展,一旦确认韩国总统受到美国情报机构监听,韩方将会作出坚决回应。
同日,共同社报道说,美国国家安全局曾在2011年试图寻求日本政府协助,以利用途经日本光纤电缆截取亚太地区其他国家的电话和互联网通信数据,日方当时以受本国法律限制和情报部门人手不足为由拒绝。不过,日本媒体猜测,安倍晋三去年上台以来的一系列动作似乎暗示日本正在与美国展开情报合作。
目前,美国与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签署有代号为“五只眼”的情报监控合作协议,日本会否成为“第六眼”值得关注。更让人看不懂的是,在这张国际情报网络中,美国与其盟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是友是敌?通力合作还是背后动刀?谁也拿不准美国在窃听上到底秉持怎样的原则,或者,根本就没有原则。(完)
(转载请注明来源:宣讲家网站71.cn,违者必究。)
责任编辑:蔡畅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3/1101/743169.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