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 重大事件专题 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理论研究
批评与自我批评要从自己做起
2013年11月01日 13:13
从习近平总书记到河北省调研指导教育实践活动,到中央政治局常委分别前往各自联系点调查研究、了解情况,并强调以整风精神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让人们读出了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意义。领导干部作为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方阵”之一,既是活动的组织者、推进者、监督者,更是活动参与者,应在批评与自我批评上率先垂范,从自己做起。
领导干部要带头批评和自我批评。一个单位、一个班子中的批评与自我批评开展得好不好,与领导能否带头有直接关系。一段时间里,受某些不良风气影响,批评与自我批评在一些单位变成了件“难事儿”,难就难在,有的“一把手”不愿主动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有的领导干部在普通党员和群众面前摆架子,在上级面前献殷勤,在党内搞一言堂。他们听到批评意见就脸色变“阴”,表情发“沉”,脑门冒“火”,甚至暴跳如雷。听到表扬吹捧则眉开眼笑、洋洋得意,甚至忘乎所以。于是,批评与自我批评这一优良传统,要么屡屡受阻,要么走样儿、变味儿,批评成了表扬,自我批评成了自我表功。领导干部自觉带头,拿起批评与自我批评这一武器,主动要求“对我批评”,有利于扫除不良习气,“轰”开禁锢的头脑,彰显优良的作风。领导干部要站在“发现问题是政绩、揭露问题是党性”的高度,不仅检查那些上级知道的、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还要敢于查找别人没有发觉的问题;不仅检查工作上的不足和失误,还要注重查找在思想意识、党性修养方面存在的深层次问题,这样才能带动其他人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
领导干部要敢于批评和自我批评。敢于正视问题,勇于自我揭短,是对领导干部党性觉悟的基本要求。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有缺点甚至有错误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有勇气承认和改正缺点错误。应当说,勇于把自己的缺点和毛病亮出来,必然经历一个心灵冲击和思想激烈斗争的过程。正因为如此,才能显示出共产党人的高风亮节,批评与自我批评才能成为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要像鲁迅那样“解剖自己严于解剖别人”,出了问题要勇于负责,多从自身找原因,从主观上查问题,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上挖根源,触及灵魂,论其危害,使自己受教育,别人受警示,这才是共产党人应有的品质。接受批评特别是公开接受批评是党员和党组织政治上成熟的标志,是党性增强的体现。对党委主要负责同志来说,听到对班子成员的不同反映,要及时找其本人谈话,有则劝其改之,无则澄清事实。发现班子成员中有不良苗头,要严肃批评、认真帮助,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这是对同志的爱护。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我们在工作中无论取得多大成绩,总还存在有待改进的地方。经常反思自己工作中的问题,是对工作的促进,更是对个人成长进步的一种帮助。如果对自己的缺点不认真反思、对群众的意见置若罔闻,其结果是缺点越来越多、问题越来越大。
领导干部要坚持批评和自我批评。长期以来,我们党始终倡导通过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坚持真理、修正错误,极大地提高了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推动了革命、建设、改革事业的发展。然而,随着条件和环境的变化,我们党的这一优良传统和作风在一些地方和部门有所淡化,有的领导干部不愿甚至排斥批评与自我批评。“房子是应该经常打扫的,不打扫就会积满了灰尘;脸是应该经常洗的,不洗也就会灰尘满面。我们同志的思想,我们党的工作,也会沾染灰尘的,也应该打扫和洗涤”。毛泽东同志的这段话说明,要做好工作、推动事业发展,就要不断解决各种问题,而批评与自我批评是解决问题、改进工作的有效方法。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仍然需要坚持批评和自我批评。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党要始终保持生机活力,就要始终进行自我净化、自我完善,坚持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当前,世情国情党情继续发生深刻变化,我们党肩负的任务繁重艰巨、面临的形势复杂多变,领导干部应当始终坚持批评与自我批评,更好地推动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
(作者为中共祁阳县委书记 张常明)
责任编辑:刘萌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3/1101/743356.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