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纸张 字号选择:超大 行高 带图打印 返回原文

首页 > 经典案例 百姓心声

【案例】“豪华衙门”VS“学校难民营”

2013年11月01日 14:33

 

【百姓心声案例】

【事件介绍】

贫困县政府豪华 学校如难民营

近日,国家级贫困县河南台前县因豪华办公大楼扎堆而建,且县领导配有“别墅”宿舍引起外界争议。记者实地调查发现,更为令人心酸的是,就在紧邻该县府大楼1公里之遥的城镇中学,却有600名学生拥挤在窄小的宿舍休息,玻璃窗上的窟窿用破木块遮挡,环境脏乱犹如“难民营”。

贫困县的“豪华衙门”

台前县原属山东省寿张县的一部分,地处黄河滩区。1964年,国家为解决金堤河流域涝水排泄入黄河问题,把这一区域划归了河南省。公开资料显示,该县由于地理位置特殊,自然环境条件恶劣,早在1985年就被确定为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

近年来,台前县似乎有些不甘于“贫困县”的帽子,与河南省的大多县市一样,如火如荼搞起了产业集聚区。不过,记者近日在位于该县城西南方的产业聚集区走访发现,不少企业圈占的大片土地仍在施工或停滞中。

与产业集聚区相离不远是台前新区,这里除了“疯长”的商业楼盘,较为引人注目的就是一栋栋已基本竣工的行政大楼。沿新区纬六路由西向东,紧邻着气势恢宏的台前县政府大楼两侧,10余家行政机关大楼已拔地而起。

这其中,引人注意的是县府西侧的高约10层的一栋大楼。因财政局在此办公,当地民众称为“财政大楼”。不过,该局许姓副局长向记者表示:“财政局仅仅占了大楼的一层半。这个实际上是县政府的综合办公楼。”大楼于2013年初投入使用。

 

不过,最为“惹眼”的建筑还是台前县府后院的4栋红色联体“别墅”。这栋建筑近日被网友调侃为“高端大气上档次”。

台前县机关事务管理局负责人解释称,所谓的“别墅”,只是24套外籍县领导的临时宿舍,每套为40余平米,户型为一室一厅,仅仅放张床及部分简单生活用品。

除了宏伟的“财政大楼”,仅仅围绕在台前县府附近的还有行政服务中心、住建局、农业局、国土局、地税局、公安局、法院等办公楼。当地群众亦将此称为“衙门街”。

记者注意到,除了住建局、农业局、法院已在新大楼入驻外,行政服务中心、国土局、公安局大楼等刚刚落成,还有部分楼处于停工状态。“现在风头紧,还是要等一等。”该县政府一位不愿具名的官员说。

疯狂造楼与尴尬的民生

记者走访中意外发现,与这些豪华大楼极不相称的是紧邻台前县政府1公里之遥的城镇中学,这所中学的境况令人心酸。现拥有900余名学生的城镇中学教学设备极为简陋。

城镇中学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称,由于该校处于城乡结合部,现在有600多名学生需要住校,而只能拥挤在两层小楼内,该楼的另一部分用于教师办公使用。记者在一楼的学生宿舍看到,大约50平米的房间拥挤排列着30张双层床铺,至少住着50余位学生。

整个学生宿舍内脏乱不堪,臭味扑鼻。床铺上挂着破旧的书包与生活用品。“此景”令记者颇为心酸。“学校建于1998年,至今占地仍为租用地。学校目前已向上级申请改建,需要再建一个食堂、宿舍。”城镇中学负责人对该校的未来满怀期待。

一个国家级贫困县缘何要如此“大兴土木”,扎堆建办公大楼呢?台前县委宣传部向记者书面回应称:“因台前县老城区全部规划为商住区,所以行政事业单位逐步向新城区搬迁。2003年,台前县开始建设县委县政府综合楼。”

“2006年建成县委县政府综合办公楼后,将原分散三处的党委、政府、人大、政协并合在一栋楼办公。”台前县委宣传部有关人士称,“之后,台前县选择主要窗口单位集中建设。”

那么,各单位大楼的资金何来?是否符合国家相关法规呢?仅以已经竣工高8层的台前县公安局大楼为例,整体共耗资2000余万元。该局基建科负责人聂保新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央财政拨款1000万左右,局里自筹1000万元。”

据此估算,台前近两年新建的办公大楼耗资过亿元。但公开资料显示,截至2011年,台前县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刚突破亿元大关,达到1.1亿元。

聂保新还向记者强调:“公安局现在的办公楼是租用的,新建的是公安局业务用房。”不过,聂同时表示,该局仅有100多人。

台前县宣传部还向记者回应称:“台前县已建业务用房项目全部为新一届中央政府产生前的建设项目,现在已停止申报和新建一切党政机关楼堂馆所。”之前的建设项目有无审批手续,相关部门却未能向记者出示。

“按照国家发改委《党政机关办公用房建设标准》,腾退超标业务用房,目前共清退44间办公用房。”记者在该县政府办公大楼、与住建局大楼内注意到,多处房间门上被该县机关事务管理局贴上了封条。但亦有多位机关人士直言“这都是应景之策。”

 

贫困县豪华办公楼配学校“难民营”让谁汗颜?

河南台前县作为国家级贫困县,政府办公楼如此豪华实在让人不可思议,并且与相隔1公里之遥有“难民营”之称的城镇中学相比,更是让政府汗颜。“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作为贫困县大力发展教育才是其脱贫的根本,而其政府却将有限的资金花在建设楼堂馆所,这实在有损国家政府形象。

豪华办公楼配学校“难民营”让民众汗颜。修建豪华办公楼中央有明文规定,但是一些地方政府为了兴建豪华办公楼,想方设法绕开上级政府审批,通常以“科研楼”“培训中心”“老干部活动中心”等名义新建大楼,实际上都成为当地党委、政府的办公楼。他们这些“掩耳盗铃”的伎俩只是为了能掩人民的耳目,哪知道人民心中是有数的,这样只会让人民更加反感,降低了人民对政府部门的公信力。

追求奢华楼堂馆是政府部门诟病。国家虽然三令五申禁止修建豪华楼堂馆所,并且对修建标准做了明确规定,但是有些政府部门总是铤而走险、顶风作案、巧立明目、想方设法修建豪华办公大楼,这与干部追求利和名是分不开的。错位的政绩观、权力观、金钱观是楼堂馆所滥建的幕后推手,“捞钱、捞票、捞面子”是修建豪华办公大楼的真正原因,修建豪华楼堂馆所已成为了一些干部揽金、立名的利器。

豪华办公楼配学校“难民营”需治。遏制楼堂馆所乱象,行政禁令短期有效,但从长远看,还需从制度上下功夫,树立科学的选人用人导向,同时严格督查各类违规违法行为,始终保持对此的严打高压态势。同时,相关部门加大其监管,约束权力,强化问责,不能动辄罚酒三杯。对于那些“掩耳盗铃”奢华的做法,要认真查处,严厉打击。

“豪华衙门”与学校宿舍如难民营不单单刺眼

“豪华衙门”攀比风暴露出政府工作人员恰恰是在忧患意识、公仆意识、节俭意识方面非常薄弱。历史与现实都告诉人们,一旦官员缺了忧患意识,恐怕就是问题萌生的开始。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我们的古圣先贤对忧患意识早有清醒的认识。从古至今,忧患意识始终是事业成功的必要条件。在竞争激烈的时代浪潮中,更凸显忧患意识的作用,而有些官员忘记我国是发展中的国家,丢掉忧患意识,忘记了共产党人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

的确,随着改革开放的进行,我国综合国力显著提升,经济形势越来越好,但同时民生方面一些新的问题正在逐步凸显出来,教育、住房、医疗、就业、收入分配等领域的一些问题还解决得不够好,一部分低收入群众生活还比较困难。一些官员丢掉了忧患意识,开始倾向于享乐主义的路线,逐渐习惯了奢华糜烂的生活工作方式,进而扩建办公大楼,建设豪华楼堂馆所互相攀比,还美其名曰“政绩工程”、“形象工程。比如,河南濮阳县本属省级贫困县,县领导却带头修建“豪华衙门”,以至县内建办公楼攀比成风,连当地纪委也卷入违规建设办公楼的“大合唱”。试问,这是哪家的“政绩工程”、“形象工程”?

党章中明确规定,“党的干部是党的事业的骨干,是人民的公仆”。保持和增强公仆意识,是我们党的各级领导干部必须时刻牢记的准则。按理,党政机关建办公楼之类的事需要严格手续报批的。但是,越到基层,在所谓“变通”甚至“特事特办”的幌子下,报批往往就会变味。这说明,仅靠上级机关监督是难以遏制豪华衙门的。古有“当官不修衙”之箴言,但当今某些官员竟反其道而行之,那么,官员们“修衙”的动力何来,恐怕还得由某些官员崇尚的另类“名利观”谈起,实际上,地方政府的决策者之所以热衷加入“修衙”的盛大方阵,除气派而豪华的建筑能给其带来“政绩”或“能耐”等美名之外,关键是某些官员还能通过其工程发包权而得到可观的“实惠”。

追求豪华是某些地方的通病,这种症状不根治,就会污染地方党政机关,在片面政绩观诱导下,攀比豪华衙门就会泛滥成灾。切实让“禁令”落到实处,还须在官员问责环节增加些力度,比如筹建豪奢楼堂馆所的拍板权常常为少数几个核心领导所把握,而贫困地区政府“大兴土木”更是个别领导“力排众议”的结果,所以问责便必须问到“根”上,各地“楼房建起来,干部倒下去”的官场风景不断涌现,多少与我们问责不到位或监督机制不完善有直接关联,也就难怪有更多的“后来官”在“修衙”攀比风中前赴后继了。

 

【启示与思考】

党政机关办公用房超标的不正之风由来已久,超标的办公用房,不仅占地面积广、空间宽阔,有的甚至还修建得依山傍水、富丽堂皇,俨然帝王行宫一般。这对国家财政开支的肆意挥霍,不仅是滋生享乐主义、官僚主义的腐败温床,更是践踏民心的铁蹄。党中央对此三令五申,限制党政机关办公用房的标准,却仍然有一些地方政府无视党纪党规顶风作案,着实让人愤慨。

要说某些地区的政府仗着财政宽裕,想改善自身办公环境也就罢了,然而,前台县作为贫困县,当地政府并没有将工作重心与财政支出放在发展地区经济与改善民生之上,反而投入大量经费修建自己的官邸,真不知办公楼修得好对该县“脱贫”有何实际意义。

面对事件的曝光,该县还回应称“台前县已建业务用房项目全部为新一届中央政府产生前的建设项目,现在已停止申报和新建一切党政机关楼堂馆所。”笔者试问,难道前一届政府就允许这种超标办公楼?显然,此批办公楼在当年的申报、审批中也是存在问题的。

如果说该县的高档办公楼的修建,在浪费的同时也不符合地区经济条件,那么对于距办公楼仅一公里之遥的城镇中学,当地政府则显得不近人情。

常言道,“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教育是百年大计,是发展经济的基础。然而,当地的中学里,学生的住宿条件异常,环境脏乱犹如“难民营”。与政府人员人均40平米的宿舍和住600名学生的两层小楼相比,简直是一个天下一地下,不知当地政府于心何忍?难道“群众利益高于一切”只是一句口号?这超标办公楼的出现真可谓是于情于理都说不过去。

贫困县中出现超标政府办公楼,这简直是对“公仆”二字的玷污。对此,相关部门还需加强当地的整改,严查办公楼背后的腐败问题。对于那些坐在舒适办公室谈着致富对策的领导干部,更要加以严厉批评及强化其思想教育。

党员干部应时刻牢记,自己是群众致富的带头人,绝不能成为享受生活的先行者。哪怕自己在土坯房办公,也要先让群众富起来。先让地区发展起来。更何况,一个地区的贫困与富裕看的不是政府门庭,如何引进人才技术,以及培养当地的文化知识普及,让科技致富落到实处才是关键。

政府的办公楼是气派了,县政府的脸上似乎也有光了,但县政府离老百姓的心则更远了。有修建豪华办公楼的钱倒不如用在改善民生和提高学生硬件水平上。但台前县不顾当地贫困的实际,不管学校是否能正常运转,不切实际地盲目追求豪华,是一种败家子行为,只能引来老百姓的反感。

人所共知,民所共识,豪华办公楼是摆在明面上的腐败,是人民眼中的如芒在刺,而其中的原因无外乎监管失职、权力泛滥、奢华享受之风深入官心。此外,在城镇化建设中,在旧城改造规划中,都是领导决策,有限的开发资金没有用于紧迫民生,反而更多地用在了诸如豪华办公楼之类的“形象工程”上,而豪华办公楼的背后,更隐藏着开发商与政府部门的利益纠葛,重城市漂亮外表,轻民生福祉的偏颇政绩观。

杜绝豪华办公楼,需要严肃党规国法,加强干部廉洁勤朴思想教育,更需要根除城市形象挂钩领导政绩观思维,并让公众参与城市规划和监管,增强投资透明度。近期各地党委政府都在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民主生活会活动,领导们在会上也要勇于把自己宽敞、明亮、气派的办公楼和民间“难民营”摆在一起,比一比,想一想,然后“红红脸、出出汗、治治病”。

诚然,随着经济的发展,只要条件允许、程序严格、操作规范,也应改善办公条件。但问题是,这与追求豪华、铺张浪费是两码事,在一个财政收入仅1.1亿元的窘境下,为何楼堂馆所越建越多,规格和档次越来越高,这与当地百姓的收入水平已形成极大反差。

人民政府为人民,政府机关的每一分钱都取之于民,必须最大限度地用之于民。在动用大额公款改善办公条件的问题上,一方面,要提倡群众优先,先把群众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处理好;另一方面,要加强审批,对于新建、扩建、迁建、装修改造党政机关办公楼项目,必须严格履行审批手续。并且要加强审计和监督,绝不能让群众的利益受损。

欢迎继续关注经典案例。

(转载请注明来源:宣讲家网站71.cn,违者必究。)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3/1101/743367.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