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纸张 字号选择:超大 行高 带图打印 返回原文

首页 > 文库 理论大视野 政治

尤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新发展

2013年11月03日 15:52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是改革开放

总书记反复强调,要坚定不移深化改革开放,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这些论述,深刻阐明了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活力之源、动力之源。

发展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靠改革开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改革开放中产生,也必将在改革开放中发展壮大。从某种意义上说,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同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和完善,也要靠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总书记指出,我国社会主义还在初级阶段,我们还面临很多没有弄清楚的问题和待解的难题。对社会主义这个我们只搞了几十年的东西,我们的认识和把握也还是非常有限的,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深化和发展。因此,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100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

解决发展面临的矛盾和问题要靠改革开放。当前世情国情党情继续发生深刻变化,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但面临的风险和挑战依然严峻。总书记指出,我们的事业越前进、越发展,新情况新问题就会越多,面临的风险和挑战就会越多,面对的不可预料的事情就会越多。因此,永远要有逢山开路、遇河架桥的精神,锐意进取,大胆探索,不断深化改革开放,不断有所发现、有所创造、有所前进,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

深化改革开放要牢牢把握“五个必须”。总书记深刻总结了改革开放的历史经验,即必须坚持正确方向,必须坚持正确的方法论,必须坚持全面改革,必须坚持改革发展稳定的统一,必须尊重人民群众首创精神。这“五个必须”相辅相成、互为一体。总书记还提出了继续推进改革开放的总要求,即坚定信心、凝聚共识、统筹谋划、协同推进。这些论述,进一步明确了深化改革开放的总原则和总思路,我们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在党的领导下最大限度集中群众智慧,奋力把改革开放推向前进。

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最新成果

党的十八大确立了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把它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起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十八大以来,总书记对推动科学发展作了一系列新的论述,进一步拓展和丰富了科学发展观,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指明了方向。

发展仍是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仍然是当代中国的最大国情、最大实际。当前我国面临的最根本问题,一是发展不足,历史欠账太多;二是发展不够好,科学发展亟待加强。无论世界风云怎么变化,局势怎么动荡,经济建设始终是我们执政的第一要务,这个中心一定要牢牢把握住,任何时候都不能偏离。

不能简单以GDP论英雄,要更加注重增长的质量和效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总书记指出,在当今中国,没有一定的经济增长速度,许多问题难以解决。但速度不是越快越好,关键在于质量和效益,否则速度也难以为继。我们必须综合考虑社会需求、承载条件和内在潜力,寻求发展速度、质量、结构、效益间的有机平衡,并保持适当的发展节奏,使之与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和社会的承受能力相适应。

要把生态环境保护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决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发展经济。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系民族未来的大计。总书记强调,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他用生态文明的理念来分析环境问题,深刻论述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辩证关系,揭示了生态决定文明兴衰的客观规律,阐述了生态环境就是生产力的战略思想,作出了生态环境是民生福祉的科学论断,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生态观,是对我们党关于生态理念、发展理念的丰富和升华。

保障和改善民生是科学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总书记对坚持党的宗旨、保障和改善民生、做好群众工作等方面有许多重要阐述。他指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在发展经济的基础上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是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根本目的。这进一步阐明了我们党执政为民的理念,体现了总书记对人民群众的真挚感情。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是中国共产党

实现奋斗目标,关键在党,关键在人。在新的形势任务面前,我们必须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为带领全国人民实现“两个100年”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坚强保障。

关键在党,就是要确保党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强领导核心。一是党要有严明的政治纪律。总书记强调,党面临的形势越复杂、肩负的任务越艰巨,就越要加强纪律建设,越要维护党的团结统一,确保全党统一意志、统一行动、步调一致前进。对于我们这样一个大党,这样一个大国,纪律严明、政令统一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严明的政治纪律,有利于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领导干部坚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自觉维护党的团结统一,自觉维护党中央的权威。

二是坚持党的干部路线,把好干部选出来、用起来。在培养选拔干部问题上,总书记提出了三个重要问题:怎样是好干部?怎样成长为好干部?怎样把好干部用起来?从完成现阶段党的使命和任务来看,好干部要做到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成为好干部,一靠自身努力,二靠组织培养,二者要有机统一起来。把好干部用起来,就要知人,要近距离接触干部,要坚持全面、历史、辩证看干部。党管干部,最重要的就是要坚持正确用人导向,关键是要努力形成系统完备、科学规范、有效管用、简便易行的制度机制。

三是党要管住舆论阵地。总书记站在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高度,深刻阐述了新形势下意识形态工作的极端重要性,指出“经济建设是党的中心工作,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他强调,“要敢抓敢管,敢于亮剑,着眼于团结和争取大多数,有理有利有节开展舆论斗争,帮助干部群众划清是非界限、澄清模糊认识”。

四是党要坚持反腐倡廉。总书记强调,要从思想上警醒起来,务必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要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形成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不能腐的防范机制、不易腐的保障机制。总书记深刻阐述了反腐倡廉的极端重要性,提出“老虎”、“苍蝇”一起打,表明了坚决反对腐败的决心和信心,系统提出了建立健全科学有效防治腐败的体制机制。

关键在人,就是要建设一支宏大的高素质干部队伍。一是党的干部和党员要有理想信念和宗旨意识。总书记多次强调,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只有坚定理想信念,干部才能在大是大非面前旗帜鲜明,在风浪考验面前无所畏惧,在各种诱惑面前立场坚定,在关键时刻靠得住、信得过、能放心。”总书记抓住了我们共产党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抓住了树立远大理想与立足当前实际这个关键,并针对一些党员干部存在的党性意识、宗旨意识淡漠等问题提出警示,很有现实指导意义。二是党的干部要有好的作风。作风关系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和国家生死存亡。总书记强调,抓作风建设一丝都不能放松、一刻都不能停顿。作风建设的核心是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抓作风建设要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绝不能搞一阵风、一阵子。当前,要以深入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切实按照“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要求,集中力量解决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这“四风”问题,不断赢得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拥护。

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工作17年多,在任期间提出了许多富有前瞻性、战略性、指导性的思想观点。到中央工作后,对福建发展又作了很多重要指示。我们要把学习贯彻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与学习总书记对福建发展的重要指示和在福建工作时的重要思想观点结合起来,与正在开展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结合起来,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不折不扣地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中央决策部署落到实处,不断推动福建科学发展跨越发展。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3/1103/743440.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