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典案例 网络纵横
【案例】别让经适房成为民众的“闹心房”
2013年11月05日 14:13
【网络舆情案例】
【事件介绍】
青岛一经适房小区墙体被画假窗
2013年10月23日,青岛,宜昌路与兴隆三路路口的宜昌美景楼盘是经济适用房,楼体北侧外墙画上与周边窗户规格相同的“假窗”。
这些“窗户”仔细一看,居然是绘画作品,被市民网友赞为有才,是当代的“神笔马良”。
有网友在微博及众多网络论坛发帖称,“青岛宜昌路上,经适房宜昌美景的窗户竟然是画上去的,灯也装的歪歪扭扭!神奇的是,栏杆也是捏扁的!国家建设保障房拨款就是这样用的?”质疑施工方偷工减料,事实是否如此?记者赶到该小区进行了实地调查、采访。
着宜昌美景项目时,看到有许多工人仍在进行水电管道施工,如网友所说,该项目临街的2、3、4号楼北面墙体有一列窗户是涂画上的,如果不仔细看,足能以假乱真。记者以该小区业主的身份,向正在施工的工人询问,为何要画上这些窗户。工人回应说,这些画上的窗户其实是装饰用的,位置在公共楼梯间,对小区住户没有任何影响。
随后记者进入到4号楼,查看楼梯间以及单元户内的栏杆,发现所有护栏都是不锈钢材料,并没有发现网友所说的“捏扁”的护栏。
记者致电相关政府部门,得到的答复是,该项目严格按照规划部门设计进行,该项目1号楼电梯井设在建筑内部,未靠北立面,北立面楼梯间每层设置两个明窗;2、3、4号楼与1号楼建筑结构不同,电梯井紧靠北立面,楼楼间北立面外墙未设计外窗,只是分别在楼梯间东、西立面外墙各设计一个外窗。为达到立面装饰效果,规划设计是在2#、3#、4#号楼两个楼梯间北立面外墙上做装饰性外窗涂饰。现场施工符合规划设计图纸要求。
记者现场发现,即使3个楼座不做这些装饰性外窗,也不会影响美观。
青岛回应经适房墙体画假窗:责令建设单位整改
10月23日,有微博网友爆料称:宜昌路宜昌美景经济适用房,窗户竟然是画上去的。为什么要在墙上画窗户?此事在网上引起热议。
记者来到位于宜昌路和兴隆一路的宜昌美景小区,看到该小区在靠近宜昌路一侧的三座楼体上,整齐地画了很多“窗户”。对于网友的疑问,市规划局有关负责人答复:
一、媒体反映的宜昌路保障性住房,所做的外墙装饰性窗户为住宅北侧消防楼梯及电梯立面,墙体为剪力墙结构,按照规范要求不能开窗,设计方案也未设功能性窗户;为确保楼梯间通风,已在楼梯间侧面设置通风窗。
二、设计单位为丰富外立面形式,画蛇添足,虽然符合规范要求且不影响使用功能,但造成社会误解及不良反映,我局由于在规划审批和服务中把关不严,又未及时发现,工作环节上确有疏忽,目前已责令建设单位立即整改。
【热议】
正方
@用户3748610320:真是大惊小怪。这样的事例我见不少于几千个,无一不称赞。为了整体美观,又不便于开窗或没必要开窗的,只能画窗。有何不妥?
@刘欣alexliu:真有才,还画窗,整个效果立显眼前。但有一件事需明确:画窗的钱是谁出的?青岛市委应清楚交代费用支出等情况。
@生产中心2013:查一下施工设计图,如果有设计不是假窗,就把监理和施工方的老板、验收部门负责人枪毙;如果没有,倒要谢谢人家好心给美化一下楼墙。
反方
@牙牙也建康:连窗子都要靠画的,这个发展商快倒闭了吧?
@品凡间:哈哈,人家虽穷要住经适房,但也不能影射人家脑残的吧?
@柳建龙:猜猜这密不透风的是碉堡还是房子?
@茶香字海里默轩:为什么不在屋里画上家具画上人,再画一本销售记录,就当房子已经卖出去了?
@鹅e鹅e鹅e:消防要求楼梯间需要自然通风的,怎么没影响?
@嚣尘2010:这更是在坑小偷呀,好不容易爬上去了发现窗户打不开!
@新周刊:这是要把青岛人训练成崂山道士的前奏么?
@一文不值的古董:装饰也不用画窗啊,画别的不行啊,解释得太牵强了。
媒体关注
墙体画假窗,糊人还是糊鬼?
经济适用房的墙体上画假窗,到底是为什么?真的如工人回复的,只是用来装饰用的?应该不可能吧?在这个经济利益时代,开发商会多出钱去搞这没有用的装饰?钱多了烧到脑壳了?但既然人家是开发商,再怎么糊涂也不会去干这出钱不讨好的事吧?那么这墙体画窗到底是何用意?记者现场观察,就是不做这些装饰外窗,也不影响美观。从新闻图片上来看这些画的窗也是画蛇添足,并未增加美感。
记者致电相关部门,答复是该项目严格按照规划部门设计进行,因为电梯位置不一样,1号楼设计了明窗,2、3、4号楼不能够设计明窗,为了达到立面装饰效果,规划设计在2、3、4号楼两个楼梯间北立面外墙上做装饰性外窗涂饰。现场施工符合规划设计图纸要求。从这段文字表述中可以看出,这外墙画窗的事是规划部门干的事儿。与开发商没有什么关系,那这规划的涂外窗到底是基于怎么样的考虑?真的只是为了外观漂亮?
古人有画饼充饥的典故,不知道这经济适用房的设计单位画窗到底有何意义?在全党全国都在深入开展群众路线反“四风”的关键时期,这画出来的窗子就是最明显的形式主义,如果不是经济适用房,是其他商业楼盘,会出现这些画出来的窗户吗?这经济适用房是否存在着设计上的缺陷?是否本来就是可以开窗户的,但为了节约成本给大家画了个窗户?这些要由专业的人员去检查。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这画出来的窗户摆在那也不是个事,群众会怎么看待这窗户?你这窗户都可以画,那我买房的钱是否也可以用画出来的钱来交?这纯粹的形式主义的东西还是早日去了,不要也罢。
或者从另外一种角度考虑,这有没有可能是开发商和设计单位合演的一出广告戏?画几个窗户出来,让大家议论,从而达到宣传的目的。如果真是有这种情况,那么就要查查这设计单位到底到了多少好处,能在背着骂名的情况下为开民商开发的这个经济适用房做如此“轰动效应”的广告?这不是谣言,这只是一种假设,毕竟事实放在那里,谁都看得到。或许在那天一夜秋风过,画的那些假窗就如同神笔马良的神来之笔,一夜之间都变成了真窗也说不定。其实要不要这个窗户不是主要的,主要的还是这经济适用房的质量必须过关,这才是最重要的,那些不知道是糊人还是糊鬼的窗户不要也罢。您说是吗?
墙体画假窗,典型形式主义
在全国深入开展群众路线反“四风”的关键时期,这画出来的窗子就是最明显的形式主义。我国及时出台经适房政策,目的是为了缓解中低收入人群住房难问题,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众所周知,经济适用房是政府极为重要的民生工程,是为了切切实实地解决最迫切的问题。
笔者不明白,规划设计上这片外墙上根本不需要外窗,何必画蛇添足画上假外窗。不管是为了迎接上级检查,还是为了改善城市形象开展风貌包装,动用公共资源去做这些于事无补的工作,就是一种形式主义,是一种浪费,这与正在各地开展的厉行勤俭节约、切实改进工作作风的要求背道而驰。形式主义的“异化”作用,最终也让民生工程变味走样,最后实事泡汤、好事办砸。老百姓最重“实打实”,最烦“客里空”。党员领导干部应该踏踏实实地干好为民造福的事,把群众最关心的现实问题解决好。
经适房上画“假窗”生出多少暴利
首先来科普一下:经济适用房是指具有社会保障性质的商品住宅,它是根据国家经济适用住房建设计划安排建设的,是由国家统一下达计划、用地实行由地方政府行政划拨方式,免收土地出让金、对各种经批准的收费实行减半征收、出售价格按保微利的原则确定的。
显而易见,相对于商品房,经济适用房讲究经济性和适用性。也就是说在建筑标准上不能缩水的前提下,价格方面要更趋向于廉价。据了解,经济适用房的利润不能超过3%。因此,从利润上来说,经济适用房属于薄利产品。而开发商永远是追求最大利润的,特别是在当前房地产暴利的背景下,要让开发商把利润控制在3%以内,几乎不可能。
如何获取暴利又能让利润达标?那只有从经济适用房的成本控制来入手,偷工减料便成为一条不可不走的捷径。就如同报道中的经济适用房上那密密麻麻的“假窗”,从中偷取的成本便隐藏在远处无法辨别的假象上面。
贴满“假窗”的经济适用房从设计之初或许就没有开窗,又是如何能通过一系列的审批程序而破土开工?即或是图纸上开了窗,在建设过程中肯定没有开窗的楼房又是如何一天一天避开相关部门的法眼而逐步成形?难道是楼房建起来了,外墙油漆都涂上了,突然发现没有窗户而不得已的亡羊补牢之作?
“假窗”只不过是偷工减料而顺利逃脱监管的外在表现,更为可怕的是肉眼无法判定的工程质量问题。偷工减料下必然伴随着豆腐渣工程,对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极大的安全隐患。
从头到尾的不合常理,都是监管失控之过!如此不到位的监管下面是否隐藏着更深的利益关系不得而知,但如此监管是对开发商获取暴利的放纵。对于民生工程,要讲良心,就如同经济适用房,本身就是为了给收入偏低的群体提供安全的住房保障,在这样的民生工程上下黑手,有悖于良心。
经济适用房的经济性绝不能用工程质量来换取,相关部门还应加紧监管力度,盯紧经济适用房的工程质量问题,不要让开发商在经济适用房上获取更多的暴利!
适房墙体画假窗让群众“闹心”
近些年来,围绕经适房似乎总是是非不断,原因何在?我们不妨先来捋一捋“经适房”的概念。所谓“经适房”,是指已经列入国家计划,由城市政府组织房地产开发企业或者集资建房单位建造,以微利价向城镇中低收入家庭出售的住房。它是具有社会保障性质的商品住宅,具有经济性和适用性的特点,是国家为中低收入人群解决住房问题所做出的政策性安排。原来“经适房”是国家为中低收入人群解决住房问题所做出的政策性安排,看来经适房无需建得像商品房那样气派、舒适甚至高质量!
我国及时出台经适房政策,目的是为了缓解住房难问题,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但不少地方时不时地曝出经适房这样那样的问题,让享受住经适房的群体及关注经适房的人们很是受伤。就拿青岛市的这一处经适房来讲,墙体上没有开窗,但这不打紧,会有“神笔马良”给巧夺天工地让人大开眼界。楼房在设计建造时需要考虑安排一些窗户,这不仅是为了通风透光的需要,也是为了美观的需要。从比较的角度看,前者更切合住者之所需。如果设计及建造者不考虑住者更为迫切的需求,留下设计及建造的硬伤,经适房的安居功能恐怕要大打折扣。
经适房外画窗户,至少暴露出这么几个问题。一者,设计及建造者为了节约成本,有偷工减料之嫌;二者,政府相关部门监管不到位,因为经适房并不能给政府财政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故而懒得过问。
为中低收入人群建设经适房,是政府极为重要的民生工程,马虎不得、松懈不得。政府部门对经适房建设绝对不能另眼相待。青岛市的这一处经适房为何不开窗而画窗,有关部门须认真调查一下,给公众一个合理的解释,千万别让经适房成为民众的“闹心房”。
【启示与思考】
经适房“假窗”何以引发公众巨大关注?引发关注的背后又反映了什么问题?在笔者看来主要有以下两点:
一是因为经济适用房具有社会保障性质,其质量问题和分配方案体现着社会公平,牵动着大众神经。看到“假窗”,人们本能地想到“真窗”,便会猜测在该经济适用房的建设过程中,开发商是否存在偷工减料的问题,房屋质量又是否过关。众所周知,经济适用房具有经济性和适用性的双重特点,“由城市政府组织房地产开发企业或者集资建房单位建造,以微利价向城镇中低收入家庭出售”,负责房屋建设的企业或单位既不能为了其适用性而不顾其经济性,更不能为了其经济性而不顾其适用性。然而现实却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追求利益最大化的施工方往往为了控制成本而出现偷工减料、以次充好的问题。近年来,有关经济适用房出现质量问题的消息频见报端,一次次触及公众的敏感神经,此次“假窗”事件引发巨大关注,便是公众关注经济适用房质量的又一表现。
二是因为社会凸显官民信任危机,公众对官方回应表现出习惯性质疑。细看相关报道,不难发现,对“假窗”问题做出回应的主要是青岛市的相关政府部门。而对于其“为达到立面装饰效果”而画假窗、“现场施工符合规划设计图纸要求”的回复,通过该新闻的持续传播发酵、热度不减以及“神笔马良”等种种调侃性回复便知广大网友似乎并不买账。但经过记者的现场考察,已得出装饰性外窗存与否并不对房屋质量造成影响的结论。但试想,如果没有那些假窗或是其它什么装饰,仅仅是光秃秃的几面墙,那立面是否显得枯燥、单调?
对于此次经适房“假窗”事件而言,笔者认为公众可以不认同“假窗”设计者的审美,毕竟美不美在很大程度上是主观性的判断和看法。但公众对官方回应表现出的习惯性质疑已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日益凸显的官民信任危机,而关注经济适用房质量则从深层次上反映出大众对于社会公平正义的不懈追求。
本想“锦上添花”,却被认为是“画蛇添足”,即使没掉“底子”,也还是丢了“面子”。不能凭画假窗就说房子质量有缺陷,也不能说经适房就不讲美观。如果在设计之初就考虑到实用和美观,而不是用“假窗”去填补遗憾,那样就完美了,既不会遭遇到误读,房屋品质也不会被质疑。
欢迎继续关注经典案例。
(转载请注明来源:宣讲家网站71.cn,违者必究。)
责任编辑:蔡畅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3/1105/743919.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