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典案例 基层执政
【案例】官员视察又见“悬浮照”
2013年11月07日 09:56
【基层执政案例】
【事件介绍】
宁国领导视察悬浮照追踪 当事人现身讲述PS照片原因
副市长等人站在一旁看着百岁老人,其中一人下半身“悬浮”,老人“蜷缩”在照片的一角,看上去还没旁边男子一半大。宁国市民政局网站上的一张副市长带人看望百岁老人的照片被指PS(用软件处理图片)。目前,当事人已现身讲述PS领导看望老人照片原因。
据悉,副市长当时确实去看望了老人,那张照片也确实是由两张照片合成的。当事人表示,当时看望百岁老人的那组照片都是他拍的,在将信息上传到网上时,为了能更全面地表现当时的情况,他就将领导看望老人和老人坐在椅子上的两张照片合成在了一起。目前该市已要求相关部门对当事人在全市范围内通报批评。现将有关情况说明如下:
一、市领导和有关部门重阳节慰问100岁老人情况属实。10月11日上午9点40分,重阳节来临之际,宁国市委常委、副市长汪军和市民政局局长俞安林、河沥溪街道办事处主任向经强以及市老龄办、河沥溪街道办事处民政所工作人员,来到宁国市西津街道办事处宁国花园16幢1单元101室共同看望慰问了我市百岁老人程延春,送上节日的祝福以及慰问金。程延春老人今年103岁,是目前宁国市年龄最大的老人(老人户籍为宁国市河沥溪街道办事处长虹村九宫庙组 65号,现居宁国市西津街道办事处宁国花园16幢1单元101室大儿子家),慰问期间,其儿子和媳妇均在家中。
二、网民反映的宁国市民政局网站上发布的一组照片中,其中第2张照片为PS合成的情况属实。这5张照片中,第1张和第2张都是10月11日在程延春老人儿子家当天所拍。由于当时老人坐在椅子上在阳台上晒太阳,阳台的空间比较小,照相机镜头不能涵盖慰问老人全部画面,只能在2个角度拍摄,一个角度拍摄的是领导看望慰问画面,另一个角度拍摄的是老人坐在椅子上的画面。市民政局工作人员在上传信息的时候,当时仅考虑到画面的完整性就简单把从2个角度拍的画面进行了合并后上传(也就是网民反映的PS照片)。由此造成不良影响向广大网民表示深深歉意。
三、针对该张照片由于PS原因造成的不良影响,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迅速反应,要求市民政局立即责令当事人作出书面检查,并在全市范围内通报批评。
外报评中国“悬浮照”:折射出地方官僚作风
安徽省宁国市民政局网站挂出一张疑似该市副市长汪军看望百岁老人照片。新加坡《联合早报》1日刊载《“悬浮照”这面照妖镜》一文指出,这样的照片就像一面照妖镜,折射出“官大俯视、民小仰视”的内在僵化思想。当地领导这等苦心宣传,实际上与中央宣导的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背道而驰。
一张看似毫无杀伤力的地方领导探望老人的“悬浮照”,近日引起中国舆论迅猛反弹。
原本想传递正能量的宣传照却引来诸多负面回响,原因再简单不过,照片合成的痕迹远超“赤裸裸”一词所能形容,它不只搞乱了观者的正常视觉比例,更严重侮辱了普罗大众的智商。
四位领导的图像被放大且身体悬空,其中一人简直成了“穿铁人”,与身后的栏杆重叠在一块儿 ,百岁老奶奶则被大幅压缩,整个人蜷缩在右下角。若不细看的话,还以为领导集体发神经病,深情款款看望假人模型。
出于社会普遍深植的官本位思维,底下人想拍上头领导马屁的心态固然可以理解,但手法之低级粗糙实在过分搞笑,简直是毫不脸红地公告全天下:这张照片是假的。
面对舆论重炮轰击,宁国市委市政府已要求市民政局立即责令相关责任人书面检查,并在全市范围内通报批评。当地的解释是,照片确实是PS(合成),但领导也确实去看望了老人,因为无法将领导看望慰问的画面和老人坐在椅子上的画面拍进同一张照片,所以“考虑到画面的完整性”,就简单把从两个角度拍的画面合并后上传。
所以,看望老人是真,照片是假。但所谓的“完整性”是怎么定义?是指全部领导都必须齐齐出现在一张照片中?结果,操刀手为了顾及画面的“完整性”而舍弃了“合理性”,为了把四位领导俯视的眼光对着老人,就把领导放高放大至“悬空”位置,把老人照片缩小至小角?这简直就是“官民不对称”的荒诞缩影。
图片大小比例错置也就罢了,“悬浮照”构图最大的杀伤力在于,它折射出“官大俯视、民小仰视”的内在僵化思想。领导展现亲民的照片必须是人齐的“全家福”,一个都不能少,哪怕是不合理地放大俯视,也可以大摇大摆地挂上官网。官员在重阳节探视100岁老人并送上祝福及慰问金,主角应当是老人而非官员,岂知最后的合成图竟主次颠倒,老人变陪衬,领导成主角。地方领导这等苦心宣传,与中央宣导的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背道而驰?
“悬浮照”在微博上引起调侃嘲讽之后,宁国市民政局网站已将该照片撤下,但相关照片和评论在微博上被快速疯传,打出“悬浮照”关键词,可搜出30多万条结果。
地方领导看望老人的“悬浮照”爆红之后,有媒体对部分地方领导的PS照进行一番搜罗整理,结果相当逗趣。有人“悬浮”在公路上检查新建成的公路,有人站在自己影子中间,有人虽被石头光线遮挡,但面部依然反光。与当年周正虎PS华南虎的照片对比,这些官方PS照的技术含量实在低了好几个档次。
“悬浮照”是一面照妖镜,照出媚上的官场潜规则、照出官民尊卑……
宁国市“领导视察悬浮照”责任在领导还是工作人员?
领导悬浮照,对广大网友来说,并不陌生。记得在2011年,四川凉山自治州会理县政府网页上就因出现领导视察悬浮照,引起了网友尖锐的嘲讽和质疑,产生了恶劣的社会效应,教训不可谓不深刻。然而,时隔两年,领导视察悬浮照重现江湖,而且更加“牛掰”。在安徽宁国市民政局网站上,四位领导巍然屹立,百岁老人微不足道地蜷缩在图片右下角,把领导们伟岸的形象展现得淋淋尽致,把百岁老人的渺小和无助表现得惟妙惟肖。更加让人惊呼的是,竟然有位领导经过几十年苦练,练就了一身“幻影神功”,上半身跨越铁栏而立,下半身由于我们肉眼凡胎不得而见。言归正传,网络反复出现领导悬浮照,责任到底在谁?领导还是工作人员?
很明显,领导们无法推责,他们肩负着领导责任。既然是领导责任,就不是直接责任了。所谓领导责任,我们大意上可以这样理解,就是领导们管理不规范,监督不严,造成了恶劣影响,领导难辞其咎。所以,悬浮照在网络报道后,领导们先不要急着在全市通报“领导视察悬浮照”的责任人,而应该先自我分析和批评下,也许只有这样,才会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在管理上有所加强,杜绝类似的事情发生。
其实,工作人员应该承担更大的责任。根据实际情况而言,宁国市作为县级市,人口在40万左右,政府工作人员估计也会上万,市领导没有太多精力过问像市民政局网站新闻报道的部门小事情,这是不争的事实,俗话说的好,杀鸡焉用宰牛刀。出现类似事件,多为工作人员缺乏对工作的敬畏之心,玩忽职守导致。特别是机关老黄牛们,提拔无望,工作无心,长时间又蹲办公室,形成了浓厚的“衙门风气”,不仅在办业务时,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而且工作懒惰,能拖就拖,能推就推,是领导管理上难啃的硬骨头。用专业的术语说,工作人员也产生了“四风问题”,贪图安逸,贪图享乐,搞形式主义。
同样的病在不同方面表现形式也会不一样。就享乐主义而论,对老百姓表现就是推诿扯皮,推卸责任,找办事就推到别的部门负责;对工作表现就是避重就轻,草草了事,只为应付,不办实事。久而久之,思想上就少了认真的那根弦,以至于敢公布如此粗糙不堪的ps图片,敬畏之心荡然无存,责任之心九霄云外。“衙门风气”日久生成,解决也非一日之功,不可急于求成,更不可视而不见。总而言之,领导们不会傻到将自己漏洞百出的ps照片发到网上,事件直接责任人当属部门工作人员,宁国市作出通报批评责任人的决定并无不妥,领导们没有因为涉及损害自己的公众形象而格外加重处分,可见还是有些担当的。
【启示与思考】
领导视察PS图片、悬浮照,早已不是稀罕事,稀罕的是,不乏遭挞伐、受批评、被处理的前车之鉴,宁国民政部门官方网站仍然神不知鬼不觉地“明知故犯”,要不是叫停网友募捐事件引起围观,想必这悬浮照还不至于这么快被扒出来示众,而依旧会长期悬浮下去,宣扬领导亲民、爱民的功德。
当地的回应无疑是迅速的,处理结果也在预料之中,但想必很多人可能不以为然。悬浮照的出现,仅仅是网站工作人员做法不妥吗?官方回应称,因为当时工作人员拍摄角度的问题,无法将所有领导都拍进一张照片里,所以后来将两张照片合成了一张。既然领导看望老人确有其事,为什么非得出现在照片里,而不可以做个“无名英雄”?
设想一下,如果没有宣传领导一个都不能少的潜规则,网站工作人员有必要多此一举,煞费苦心PS出一张假图片吗?换言之,假如上传的图片中缺了某位领导,又可能是个什么结果?再说,按照当下宣传工作的现实生态,涉及到领导的报道少不了严格的审核把关,难道此前有关方面都不知情?“东窗事发”后仅仅问责网站工作人员,说服力显然不够。
值得一提的是,领导视察悬浮照因叫停募捐事件而起,悬浮照事件有了回音,叫停募捐是不是也该给大家一个答复?当下正值举国上下大张旗鼓地开展正风肃纪活动,当地有关各方何妨以此为契机,开展一次批评和自我批评,检讨一下自己有没有责任,平时是不是能够做到接地气、走群众路线?
长期以来,总有一些领导所谓“慰问”“视察”“检查”工作,常常蜻蜓点水,到现场亮亮相,摆个姿势照照相,闪光灯闪过之后,就算大功告成——作风漂浮者,喜欢赶浪头、出风头、争彩头,表面上风风火火,实际上哗众取宠。像宁国市民政局这样拍不到好照片,却弄虚作假,更是不脚踏实地的体现——PS出来的照片一旦被发现,会影响政府和领导形象,也给公众留下一个不实事求是的坏印象,实为偷鸡不成反蚀把米。
总之,从一再发生的地方领导悬浮照事件,人们俨然看到,悬浮的并非领导,而是涉事者的工作作风,其实质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作怪。正因如此,悬浮照事件光让涉事者自觉道歉或自行撤下照片,还不够严肃;还必须严格追究“粗心者”制造悬浮照的责任,甚至有必要追求相关领导的失察之责——一些人或单位,在对待领导视察之事时尚偷懒求成、粗枝大叶、作风漂浮,公众又还有多大信心奢望他们能脚踏实地、文明耐心、周到细致地为民办事呢?
真实是一切工作的生命线,这种解释显然不能服众,退一步讲,即使领导们果真去了现场,也没必要所有的领导都要在一张照片里出现。而且将老人P得像枣核一样小,领导们像托塔李天王一样高大威猛。这到底是为了看望老人抚慰老人的内心,还是为了宣扬政绩?似是不言而喻。看了这张照片,很想弱弱地问一句,现场几位领导是真的关心那位弱小、瘦弱的老奶奶吗?真的将老奶奶的疾苦铭记于心了吗?在这张照片里,老奶奶只是道具而已,想来甚是可怜。
为了突出领导形象,工作人员不惜弄虚作假PS现场照片,其实,这恰恰帮了倒忙,舆论会不断发酵,人们也会不断追问,领导们到底去没去现场?如此简单的工作都敢公然造假,何况其他工作?这真是“坑官不商量”。
当然,责任不能全推到工作人员身上,正所谓上梁不正下梁歪。没有约谈募捐网友的奇葩领导,又怎会有PS领导视察照的工作人员?如今,各基层部门正在查“四风”,像宁国市民政局这样大搞形式主义,不关心民众疾苦的部门,实在是应该好好查一查,看看还有多少问题没有暴露,多少工作在大搞形式主义。
欢迎继续关注经典案例。
(转载请注明来源:宣讲家网站71.cn,违者必究。)
责任编辑:蔡畅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3/1107/744400.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