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纸张 字号选择:超大 行高 带图打印 返回原文

首页 > 特稿 国际热点启示

中国梦惠及非洲大地

2013年11月11日 08:41

 

发展这根纽带将中国梦与非洲梦连接起来,“互惠共赢”的合作更是把中国和非洲紧密联系在一起,中国人民有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非洲人民有实现减贫和发展的非洲梦,这两大梦想的实现必将改变世界局势,为世界持久和平和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中国梦的实现也必将惠及非洲和非洲人民。

1

(图片:2010年11月23日,在津巴布韦首都哈拉雷郊区的奇通圭扎中心医院,一位老人(右)在手术后重见光明,高兴地大叫起来。)

科特迪瓦:“格格杜垦区”成中非农业合作典范

位于科特迪瓦南部迪沃市的“格格杜垦区”已成为中非农业合作的典范,是该国闻名的水稻技术与种植基地,而“格格杜”也成为当地人对中国农业技术合作组工作人员的亲切昵称。

从中方建设援科格格杜农田水利工程开始,到1997年开展中科农业水稻技术合作,再经过七期援科农业技术合作,“格格杜垦区”已发展成为相当完善的农业合作示范基地。垦区现已开始进行第八期农业技术合作项目,种植面积达38公顷,主要进行水稻种植技术、农机使用与维护、栽种技术培训、垦区技术管理等方面的合作。

“格格杜垦区”援科农业技术组负责人鲁宁向记者介绍,中国技术组传授的水稻技术和稻种,使当地水稻种植技术和产量迅速提高,稻农和百姓生活也得到了很大改善,活跃了当地农村经济和农贸市场。

 

2

(图片:科特迪瓦资料照片)

援科农业技术组今年在“格格杜垦区”举办了水稻高产技术培训班,为来自科全国各地的45名农业专家和从业者讲授水稻高产栽培技术,受到了科特迪瓦政府高度赞赏。

科全国水稻发展局局长登贝莱·雅库巴说,水稻高产技术培训与科国家水稻业发展计划“高度一致”,科方十分重视和感谢中方作出的努力。

与此同时,技术组与当地居民长期友好相处,义务开展服务百姓的活动,获得了当地群众的赞许和好评。

当地村民告诉记者,“技术组的中国朋友经常会尽其所能给予我们帮助,如帮助附近居民挖鱼塘、维护村里道路、清理道路事故现场等,我们都很感谢他们”。

在旱季,当水位下降或水量不足时,附近村民都到技术组驻地打水。技术组专门接出水门,24小时对外开放,每天高峰期附近村民上百人次前来接水。而从省级公路到技术组驻地的道路,涉及10个村庄的数百人进出,技术组平均每半年就要义务整修一次,以保证路面正常使用。

鲁宁表示,目前中方正在积极推进和准备中国对科“农业示范中心”项目。该项目与援科技术合作项目有所不同,其核心是从单纯国家政府经济援助的方式,向政府无偿援助与市场化示范经营相结合的方式转变。

马达加斯加:分享中国梦带来的发展红利

“中国梦和非洲梦相连相通,相信中国梦一定会实现,而非洲国家作为中国的老朋友,会在中国梦的实现过程中分享到发展红利,带动包括非洲在内的第三世界国家发展,这正是中国梦的国际意义所在。”马达加斯加总理经济顾问、塔那那利佛大学教授埃里克·汤森·曼德拉拉日前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如是说。

 

3

(图片:位于马达加斯加图阿马西纳市的图阿马西纳华侨学校教学楼外景)

曼德拉拉表示,数据显示,中国自2009年起超越美国成为非洲最大的贸易伙伴国。今年1月至7月,马达加斯加与中国双边贸易额达3.71亿美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3%。同时,中国向马提供政府奖学金名额,中国医疗队多次获得马总统勋章。相信随着中国梦的实现,马达加斯加等非洲国家能分享到更多发展红利。

曼德拉拉还说,中国的经验,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建设成就值得马达加斯加重点学习。“中国现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作为中国的老朋友,我们为之自豪。毫无疑问,每个民族、每个国家、每个个体都有自己的梦想。中国虽然现在实力上升,但是和平共处的外交基本原则没有变,和而不同等儒家思想仍然体现在中国领导层对外交往的各个方面,我一直反对西方有人提出的‘中国威胁论’观点。”

“中国梦的提出,对于马达加斯加有借鉴作用,”曼德拉拉说,“希望马达加斯加政治家也能向中国领导人学习,团结一心,凝聚力量,集中发展经济建设,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同时为世界和平贡献自己的民族力量。”(完)

(转载请注明来源:宣讲家网站71.cn,违者必究。)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3/1111/744618.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