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纸张 字号选择:超大 行高 带图打印 返回原文

首页 > 经典案例 基层执政

【案例】用好批评与自我批评这个“法宝”

2013年11月10日 18:17

 

【基层执政案例】

【事件介绍】

坚持用好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武器提高领导班子解决自身问题能力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9月23日至25日在河北参加省委常委班子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专题民主生活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批评和自我批评是解决党内矛盾的有力武器。全党同志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要增强党性,本着对自己、对同志、对班子、对党高度负责的精神,大胆使用、经常使用这个武器,使之越用越灵、越用越有效,以此促进民主集中制的贯彻执行,促进党内生活的严格规范,促进党性原则基础上的团结,切实提高领导班子发现和解决自身问题的能力。

河北省是习近平在教育实践活动中联系的省份。习近平对河北第一批教育实践活动十分关心,7月中旬专程到河北调研指导后,又多次了解进展情况,要求各个环节都精心组织、加强督导,确保取得实效。对开好专题民主生活会,习近平作出具体指示,要求省委常委班子发挥示范带头作用。

23日上午,习近平一到河北,就听取了中央督导组关于河北省委教育实践活动的情况汇报,并分别同省委书记周本顺、省长张庆伟谈心谈话,详细询问专题民主生活会准备情况,希望省委书记、省长带头深刻查摆剖析,带头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

23日下午至25日上午,习近平用4个半天时间参加专题民主生活会。会上,周本顺代表省委常委班子作对照检查,省委常委班子成员人人作对照检查,班子成员对每位常委同志都提出了批评意见。

河北省委常委班子对照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的种种表现,检查出6个方面的主要问题:一是政绩观存在偏差,追求短期效应,急功近利,影响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二是决策有时脱离实际,一些项目和部署缺乏严格论证,造成严重浪费的事也有发生;三是实干作风不够过硬,重点工作抓得不实不狠,特别是在解决群众意见大的问题上成效不显著;四是用人导向不够科学,没能很好激励干部干事创业;五是基层观念比较薄弱,深入基层解决困难不够;六是“两个务必”思想树得不牢,对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整治不力。针对这些问题,常委班子深刻剖析了理想信念、群众观念、规矩意识、党性修养等4个“淡薄了”的原因,制定了具体整改方案。

河北省委常委班子成员的查摆和剖析聚焦“四风”,针对性强。有的同志谈到,经历多了,职务升了,做官久了,作风上的自我要求反而没有过去那么严了,事实上对群众的感情发生了变化,同群众拉开了距离;搞调研走马观花、蜻蜓点水,看“门面”和“窗口”多,看“后院”和“角落”少,做了一点事生怕别人不知道,付出一点辛苦就想得到回报,这实际上是私心杂念在作怪;自己在赞扬和奉承声中逐渐飘飘然起来,甚至越来越自命不凡、自以为是、自我膨胀,主要还是没有摆正同群众的位置,个人英雄主义在滋长;怕接触矛盾,多栽花少栽刺,根子还是理想信念蒙上了灰尘。每位同志在查摆剖析的基础上明确了自己的整改方向和措施。

 

会议期间,习近平一边听一边记,不时插话询问,多次进行深入点评。会议结束时,中央督导组组长王金山对会议进行了评价。

习近平在讲话中对河北省委常委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给予肯定。他指出,河北省委常委班子为开好专题民主生活会作了扎实的准备。大家的发言,既从分管工作上查摆剖析问题,又积极分担班子问题的责任;既联系现在的身份和岗位职责,又联系成长进步经历;既从工作中找差距,又从思想上、党性上找差距;既有红红脸、出出汗的紧张和严肃,又有加加油、鼓鼓劲的宽松与和谐,从中可以看出识大体、顾大局的担当,可以看出敢于揭短亮丑的勇气,可以看出诚恳帮助同志、维护班子团结的觉悟,会议氛围很好、质量较高。

习近平指出,这次专题民主生活会只是一个好的开端。查摆问题的目的在于解决问题,把正确的认识落实到行动上。对会上查摆出的问题,要逐项研究,细化解决方案,深化专项治理,严格纪律约束。要防止一些同志产生对照检查就是“闯关”的思想,不能以为过了这一关就可以万事大吉了。教育实践活动越往后,越要坚持标准,决不能虎头蛇尾,决不能用自我感觉代替群众评价。一定要认清“四风”的严重性、危害性和顽固性、反复性,锲而不舍、驰而不息抓下去。对此,中央是下了决心的,希望大家也下定决心、毫不动摇。

习近平就对照检查出的突出问题提出了整改的明确要求,强调要坚定理想信念,切实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问题;要树立正确政绩观,切实抓好打基础利长远的工作;要发扬钉钉子的精神,切实把工作落到实处;要坚持正确用人导向,切实引导广大干部真抓实干。

习近平指出,“四风”问题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密切联系。在作风问题上,起决定作用的是党性。作为党的干部,必须永不动摇信仰,做到坦荡做人、谨慎用权,光明正大、堂堂正正。越是发展中面临的矛盾比较突出,越是要时刻牢记目标,踏石留印、抓铁有痕,过了一山再登一峰,跨过一沟再越一壑,决战决胜打好调整经济结构、化解产能过剩这场攻坚战。

习近平指出,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必须提高领导班子发现和解决自身问题的能力。他重点就坚持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坚持用好批评和自我批评武器、坚持严格党内生活、坚持党性原则基础上的团结等4个问题提出了要求。

习近平强调,批评和自我批评是一剂良药,是对同志、对自己的真正爱护。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需要勇气和党性,不能把我们防身治病的武器给丢掉了。忠言逆耳,良药苦口。作为共产党人,有话要放到桌面上来讲。批评要出以公心、态度诚恳、讲究方法,要实事求是、分清是非、辨别真假,切忌从个人恩怨、得失、利害、亲疏出发看事待人。

习近平指出,党性是党员干部立身、立业、立言、立德的基石,必须在严格的党内生活锻炼中不断增强。要增强党内生活的政治性、原则性、战斗性,使各种方式的党内生活都有实质性内容,都能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坚决反对党内生活中的自由主义、好人主义。党内生活要交心,党内同志要做诤友、挚友。领导干部在一个班子共事,要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勤沟通、多补台,一把尺子待人、一个标准行事,在党性原则基础上,不断增强能够掏心见胆、并肩奋斗的真正的团结。

王沪宁、赵乐际、栗战书和中央有关部门负责同志陪同参加上述活动。

解决问题是检验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根本标准

应该说,目前我们的党内部民主生活总体上是正常的、健康的,党组织有较强的凝聚力、吸引力和战斗力。但党内生活庸俗化、同志关系功利化的倾向也不能忽视。有的党内生活讲关系不讲原则,相互之间热衷逢迎讨好、互相吹捧,上级对下级多是哄着、护着,下级对上级尽量捧着、抬着,同级之间相互包着、让着;有的民主生活会开成了“神仙会”、“表彰会”,讲成绩头头是道,谈缺点吱吱唔唔,查问题遮遮掩掩,批评与自我批评只是走走形式和过场;有的批评和自我批评只讲客观不讲主观,只讲集体责任不讲个人责任,只讲批评不讲自我批评,对查摆出来的问题避重就轻、避实就虚,或停留在一些不痛不痒的空泛议论上,或把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推到集体身上,对自己的毛病讳莫如深,避而不谈,批评与自我批评这个法宝被丢弃了。

 

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的目的是解决问题,衡量批评与自我批评的质量也在于解决问题。习总书记之所以对河北省委常委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给予肯定,用中央第一督导组组长王金山的话说,各位常委对自身问题都是不遮不掩,态度诚恳,把自己摆了进去,达到了照镜正容,洗澡除尘,醒脑治病的这样一个较好效果。这表明,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一定要坚持实事求是,是谁的问题谁就主动认领,有什么问题解决什么问题,什么问题突出就着重解决什么问题,哪些问题容易发生就注意预防哪些问题,自觉做到大处着眼,小处着手,不遮不掩,有病早治,无病早防。

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确保批评与自我批评的质量,关键是要抓住三条:一是着眼大处。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要紧紧围绕影响当地建设方向,影响党委班子凝聚力、吸引力、战斗力,影响党员干部形象和群众关注的难点热点问题来进行。二是小中见大。发生在领导干部身上的一些小事,其实并不小,往往折射出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上的问题。批评与自我批评应贯穿于日常生之中,抓住一点一滴的小事,开展批评,防微杜渐。三是警示在先。防重于治,防的本身就是治。没有问题经常敲警钟,也是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深刻内涵。有效的批评不是等出了问题才吃顶药,而是注重警示在问题发生之前,避免“小毛病”演变成“大问题”,促进党的组织健康发展和党员干部健康成长。

“心中无杂念,批评就不难。”批评与自我批评是党性,是觉悟,是政治责任。真正把批评与自我批评当成家常便饭,关键是要心地宽广。自我批评要敢于脱掉裤子割尾巴,勇于揭短亮丑,自觉触及思想深处和问题实质,完全彻底,不留后手和余地,大胆惹火烧身。相互批评要以诚相待,抱以诚心,闻过则喜,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敢于思想交锋。

正确面对批评和自我批评

常言道,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批评犹如一剂良药,虽然刺耳、虽然难以接受甚至令人难堪,但对于转变工作作风、改进工作方式方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自信、勇敢地直面批评,包容、坦诚地对待批评是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应有的基本态度。

满怀自信,用好思想武器。中国共产党成立90多年来,开创了新中国伟大的社会主义事业,获得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热爱和支持。共产党人有理由满怀政治自信、群众自信、发展自信。虽然党自身建设上还有这样或那样的不足,但相信只要用好批评和自我批评这个有力武器,就一定能够夺取思想作风领域的新胜利,一定能够获得人民群众更多的信赖和拥护。

敢于直面,勇于揭短亮丑。知耻近乎勇。批评,尤其是自我批评需要极大的勇气。批评不是否定、不是反对、不是攻击、不是负面情绪的宣泄,而是革新的动力。自我批评不是妄自菲薄,而是自我认知、自我进步的过程。抹得开面子,才能看得清里子。一个敢于批评的人是一个真实的人,一个负责任的人,反而更能取得他人的信任和支持。

包容并济,广开思想言路。唯宽可以容人,唯厚可以载物。批评是刺耳的,批评是令人汗颜的,不排除一些批评是偏激的、情绪化的、甚至是错误的,但我们都要以海纳百川的胸怀欣然接受,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让批评者打消顾虑、敞开思想,广开言路。不怕群众批评,就怕群众不批评,群众的批评指正就是对我们最大的爱护和支持。爱之弥殷,责之愈切,越是苛刻的批评,越表明批评者的急切和期望。

坦诚相见,激发民主活力。批评不分身份,批评者和被批评者处于平等的地位,应当开诚布公,有一说一,坦诚地展开批评,坦诚地接受批评。提出批评要处于公心、实事求是、针砭时弊、一针见血。面对批评,要诚恳求教、坦然接受、虚心改正。坚决摒弃表扬式批评,模棱两可的批评,含糊其辞、含沙射影的批评。坦诚相见的批评,扫除的是前进的障碍,带来的是更加有力的和谐、团结。

自我批评要“对准号,像自己,有深度”

作为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各单位正陆续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如何运用好自我批评这个武器,使之击中要害、触及灵魂,是保证民主生活会质量的前提之一。最近,东航集团党组在就开好专题民主生活会的部署中,明确强调领导班子成员进行自我批评的对照检查材料要“对准号,像自己,有深度”。我认为这个要求具体、实在,既是个人撰写对照检查材料的参照系,也是组织衡量每个领导成员自我批评是否到位的尺子。

“对准号”,就是给自己把准脉。不能把呼吸不畅说成消化不良,不能把实脉看成虚脉。对症下药的前提是把毛病看准。如果明明是追求享受,醉迷奢侈,却错误地当成官僚主义、主观主义,这就是没有“对准号”,无益于治病。至于不愿意正视自己的问题,有意搭错脉,“王顾左右而言它”,硬把“阴虚阳亢”说成“阴盛阳衰”,就会错过“治治病”的大好时机,即使在专题民主生活会上勉强洗了澡,也因为药不对症,化再大的力气也是虚功,只能加重病情。

 

“像自己”,就是要在对照检查中画一张真正像自己的画像。要做到像自己,必须抓住自己的主要问题、突出问题和要害问题。漫画家画的人物像,虽廖廖数笔,却活灵活现,让人拍案叫绝,绝不会把小眼睛的毕福剑当成猪腰子脸的赵本山,高招就在于抓住了人物的主要特症。进行自我批评的对照检查也一样,要抓住自己的主要问题,不能画出的像既像张三,又像李四,还像王五,说是你又不是你,这就没画好。如果不像自己,自我批评的火力再猛也会毫发无损,显然达不到对照检查的目的。

“有深度”,就是要找问题、挖根源不能浅尝辄止,一定要触及灵魂。谈问题不能避实就虚,找根源不能避重就轻,要让思想深处的错误观念、意识见光亮相。没有深度的对照检查,等于没有检查,更无助于问题的改正。当然,有深度不是不切实际的拔高,不是无原则的上纲上线,更不是抓几顶吓人的大帽子给自己戴上,然后在大帽子底下溜之乎也,而是言之有物、符合实际、针对性强。

“对准号,像自己,有深度”,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对照检查能不能做到“对准号,像自己,有深度”,不但关系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水平和质量,而且是对领导干部的党性原则、思想水平、政治胸怀的实际测量和检验,更关系到这次群众路线教育是否真正收到实效,不可掉以轻心。

【启示与思考】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在全党深入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新形势下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重大决策,是顺应群众期盼、加强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的重大部署,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重大举措。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批评和自我批评是解决党内矛盾的有力武器。全党同志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要增强党性,本着对自己、对同志、对班子、对党高度负责的精神,大胆使用、经常使用这个武器,使之越用越灵、越用越有效。”可见,继承优良传统,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要从每个党员做起,领导干部更要带头做。

批评与自我批评要先自我反思。批评是同志与同志之间的思想交流和互相帮助。自我批评,则是指自我反省、自我总结、自我提高的过程。在批评他人之前,要先进行自我批评,要有敢于正视自身错误,敢于亮出自身短处的勇气,以积极的态度来正视自身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开展好自我批评和自我反思是批评与自我批评的前提。

批评与自我批评要对事不对人。批评与自我批评是为了找准问题、改正问题,凝心聚力促发展。同志间要坦诚相见,从公心出发,就事论事,有事说事,不从个人恩怨、得失、利害、亲疏出发看事待人。批评与自我批评要动真碰硬,红脸出汗,找准问题,更要通过批评和自我批评,积极营造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生动局面。

批评与自我批评要由表及里。批评与自我批评不能浮于表面,要从更深层次上查找原因。比如有人迟到早退,从面上看是其个人缺乏纪律观念,从根子上看则是相关的制度约束未能得到有效的执行;又比如有的干部生活腐化,从面上看是贪图享乐,从根子上看则是革命意识淡薄;有的单位脸难看、事难办,从面上看是个别窗口工作人员素质不高,从根子上看则是服务意识的缺乏等。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批评和自我批评,是推动个人进步、促进事业发展的内在需求。新时期,我们要充分运用这一“利器”,对作风之弊、行为之垢,来一次大排查、大扫除;要努力发扬这一优良传统,要用好批评与自我批评这个“法宝”,发扬民主,增进团结,不断营造党内生活的民主氛围,努力形成团结奋进的良好局面,凝心聚力推进各项工作开展,确保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不走过场。

欢迎继续关注经典案例。

(转载请注明来源:宣讲家网站71.cn,违者必究。)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3/1110/744824.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