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纸张 字号选择:超大 行高 带图打印 返回原文

首页 > 特稿 国际热点启示

透视国外网购促销热

2013年11月12日 08:43

 

“双十一”已至,网购、电商成为当下最热门的关键词,国内各大购物网站已掀起新一波网购狂潮。一分钟破亿元,六分钟破十亿元,不到六小时,成交突破百亿元“大关”——大概没有哪一场血拼能像“双十一”,一场购物直播竟有了卫星发射般的热烈氛围。

当国人在多角度解读“双十一”的经济学和社会学意义时,国外类似的网购热潮也被拿来作对比。

1

日本:“福袋”促销

日本有一家类似淘宝网的网站,名为乐天网。乐天网的商品同样包罗万象,应有尽有。网站会根据旗下精英棒球队的比赛情况,不定期推出大促销。乐天网的中文网站已经开通。

日本电商有一些较为新奇的促销手段,比如在圣诞和新年期间销售“福袋”。“福袋”内商品是未知的,标价1万日元(约合100美元)的“福袋”,其内商品价值可能高达10万日元(约合1000美元)。

虽然网店具有价廉优势,但相比网店,日本实体店的购物积分往往能吸引不少顾客。

美国:“网购星期”

美国人网购的“节日”有“网络星期一”之称,即11月第四个星期四的感恩节过后第一个星期一,那也是电商必争的销售良机。

随着网购的普及和火热,自2005年引入的“网络星期一”如今战线已越拉越长,颇有成为“网络星期”之势。

除“网络星期一”外,美国电商经常在美国“劳动节”等小长假来临时推出促销活动。

 

网购对传统实体店销售构成一定冲击。在美国,除类似梅西百货公司的传统老店拥有较为固定的顾客群或受游客追捧,很多商场平时显得比较冷清。

2

新加坡、丹麦:“网购中国”

随着电子商务技术日趋成熟和全球物流配送体系日益完善,跨境网购已不再新鲜。“中国制造”商品价廉物美,声誉逐年提升,“网购中国”开始在一些国家展现出独特魅力和巨大潜力,消费群体不断扩大。

在新加坡,除华人外,许多新加坡本土公民也热衷网购中国商品。

新加坡电商市场的发展潜力吸引了中国电商巨头。国内知名电商京东与新加坡本地企业iKnow集团建立合作关系,京东的部分产品已入驻iKnow公司在当地的体验店。

从今年5月开始,新加坡出租车和广告墙上出现“淘宝网新加坡上亿商品任你淘”的广告。一名网友说,淘宝网的出现,让他有一种时空变幻、回到祖国的错觉。

淘宝网在新加坡拥有21万注册用户,公司有意将新加坡打造成淘宝网首个双语电子购物平台。

 

3

在丹麦,“网购中国”同样势不可挡。家住首都哥本哈根市区的工业设计师马斯·奥尔森对记者说:“‘网购中国’对我来说不是什么新鲜事儿,我经常在亿贝(eBay)上购物,买过服装、电子产品和玩具,不少卖家都来自中国。”

根据欧洲电子商务协会8月份发布的数据,2012年丹麦人均电子商务消费额为1914欧元(约合1.55万人民币),远高于欧盟平均水平的544欧元,成为世界上最热衷于网络购物的国家之一。

丹麦人热衷于网购主要源于两方面原因。一方面,丹麦拥有较高互联网普及率,上网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高达92%;另一方面,丹麦是全球物价水平最高的国家之一,人们通过互联网购物可以“价比三家”,节约开支。

中国拥有庞大的制造业,被誉为世界工厂。“中国制造”的商品价廉物美,全球声誉逐年提升。随着日趋成熟发达的电子商务技术和日益完善的全球物流配送体系,“网购中国”近年来在海外展现出独特魅力和巨大潜力,消费群体不断扩大。

“价格是吸引我网上购物的主要因素。丹麦的物价水平比其他国家高,网购对我来说是一个很好的选择,不出国门就可以享受到低物价,”奥尔森说,“除个人消费品外,我有时还会在网上购买设计制作产品模型的专用材料,如碳纤维管等。这些东西在中国的‘阿里巴巴’网站上就可以买到,而且价格比别的地方更优惠。”(完)

(转载请注明来源:宣讲家网站71.cn,违者必究。)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3/1112/745085.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