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库 理论观点荟萃
陕西:学习讲话精神 推动转型发展
2013年11月19日 13:56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时代和发展全局的战略高度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充满了使命意识,传递了责任、信心和希望,并直面改革发展的诸多现实难题,提出了因应之策、破解之道,使我们地方党委和广大干部深受鼓舞和启迪。我们宝鸡市委坚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领导带头,层层推进,与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和开展“中国梦”宣传教育活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调研工作相结合,全市上下形成了干部群众凝心聚力抓发展、创新实干促转型的生动局面。
一、紧紧围绕“中国梦”,谋划和推动社会经济发展。“中国梦”首先是强国梦、发展梦。习总书记在讲话中关于发展主要有三点要求:基调上要稳中求进,强调不能是多收了三五斗式的增长,而是要有质量和效益的健康发展;策略上要静观其变、平心静气、小心翼翼,出手的措施能“四两千斤、执其牛耳”;政策上宏观要稳、微观要活,社会政策要托底,不能盲人摸象、碎片化。
为了落实习总书记的这些要求,我们进行了深入学习和研讨,努力做到了“十清”,即弄清楚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趋势是什么?主要经济体的发展态势是怎样的?大国调整量化宽松政策可能带来哪些影响?国内产能过剩、地方融资平台、影子银行等的状况是什么样的?这些情形对宝鸡未来发展可能会带来哪些影响?针对当前形势,中央的意图和决心是什么?政策措施有哪些?省委、省政府的要求和主要措施是什么?宝鸡经济运行有哪些特点和规律?外因、内因、主因又是什么?破解途径和方法有哪些?怎么去着手?等等。
在“十清”基础上,我们对习总书记“没有一定的速度,就很难说经济工作做得好”的论述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有GDP不一定小康,但没有GDP一定不能小康。结合落实建设“三个陕西”的战略部署,我们充实深化了打造关天副中心、建设和谐新宝鸡、实现“六个走在前列”的思路目标,确立了“三步走”实施步骤:第一步是“两个1600亿”,就是2013年实现固定资产投资超过1600亿元、经济总量突破1600亿元;第二步是“三个翻一番”,到“十二五”末,经济总量、地方财政收入和城乡居民收入均比2011年翻一番,总量占到全省的1/8;第三步是率先小康,到2018年,比全国提前两年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从推进情况看,今年上半年,我市经济增速高出全省平均水平2.6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继续保持30%以上增速。从目前看,实现第一步的目标还是有把握的。
二、紧紧围绕改革和转型,打造经济升级版。习总书记用“两个关键一招”强调改革开放的战略地位,并通过一系列讲话,发出了一个强烈的信号:“改革”和“转型”将成为今后一个时期各级的“命题作文”。给人一个清晰的感受:宏观经济有“两条线”,一条是战略思维线,一条是政策措施线,“两条线”相辅相成。“两条线”的走向和力度,则用市场和改革“两只手”来保证,以便让市场活力和改革红利充分释放。
我们在学习贯彻时,既注意学习总书记讲话的精神实质,又注重研究政策导向和调整。比如,我们组织对上海自贸区建设进行学习和研究,以此来加深对运用市场经济手段调节经济的理解和把握,并积极借鉴到我们的发展平台、体制机制平台和金融创新中。通过深入研究营改增、“金十条”、放开贷款利率、取消下放行政审批权、推进新型城镇化等,进一步探究这些政策的背景、意图、目的和实施效果,以此来把握我们的发展机遇、空间、方向、重点和节奏,确定我们应该出什么牌。特别是针对老工业基地、作为关天副中心城市和西安——宝鸡大城市核心区定位,以及存在的前甩后追之忧、后续投资之忧、转型发展之忧、中小企业之忧、金融环境之忧、农民增收之忧这“六忧”问题,一一进行深入的分析研究。尤其是针对转型升级中宝鸡工业占总量的60%以上、12户大企业集团占工业的60%以上、高增长的几户大企业贡献率达60%的经济特征,分析得出这“三个60%,特别是第三个60%大部分得益于规模扩张、而不是科技创新、产业升级”的判断,提出了以高端化、集群化为方向,打响“宝鸡智造”牌,走集群+园区+科技+生态的“四结合”之路。并以此为重点,作出了推进产业转型、动力转型、城乡转型、社会转型的部署,制定了相关政策措施。同时,用足用好中省关于宝鸡建设关天副中心城市所赋予的先行先试权,着力在科技金融、园区体制机制、城市建设管理、社会管理、文化体制等方面改革创新。
今年上半年,宝鸡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比提高到12.3%,非公经济增加值占比提高到49.3%,第三产业增加值占比较去年底提高2.1个百分点;并在全省首家建成投用市级科技创新服务中心,被确定为全省科技和金融结合试点市;平安建设“两率一度”测评走在了全省前列,率先在西部实现国家卫生县城全覆盖。
三、紧紧围绕贯彻中央“八项规定”,加强和改进作风建设。党的十八大之后,习总书记在作风建设上讲得很透,一系列措施跟进得很到位,绝大多数干部都敏锐地感受到了中央从严治党的决心和崇尚实干、整风肃纪的力度,整个风气为之一新。
在作风建设方面,我们从以下三个方面着力:一是坚持学贵坚,不“温水煮青蛙”。在全市部署开展“六治”活动,旗帜鲜明地治庸、治懒、治散、治空、治玩、治奢,下茬解决突出问题,先后查处违纪问题3起,对110名干部通报批评,处理28人。二是坚持学贵真,把自己“摆进去”。围绕贯彻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委《实施意见》,常委会制订了8方面规定、26条标准,完善了投诉查纠等8项制度,市级领导干部带头执行“十个不准”,带头扫除作风之弊、行为之垢,推动作风建设制度化、长效化。三是坚持学贵笃,不“自说自话”。一方面扎实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调研工作,推广“三问三解”联系群众工作法,累计解决群众关注的具体问题1350个,化解矛盾纠纷200多件,救济困难群众2000多人。另一方面开办《百姓问政-干部作风大家谈》电视直播节目,安排31个市级行政执法和公共服务行业主要负责人面对面现场接受群众质询评议,对市级部门56个科室、科长进行公开评议,把“尺子”和标准交给了群众,对各级干部触动很大,社会各界反响良好。
责任编辑:董洁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3/1119/745221.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