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典案例 网络纵横
【案例】“护士夺刀救患者”诠释医患温情
2013年11月13日 08:32
【网络舆情案例】
【事件介绍】
两名90后护士勇夺菜刀救患者医患合力擒歹徒
10月31日凌晨,汉中市中心医院发生了一起陪护人员用菜刀砍患者的事件。在这万分危急的时刻,两名90后护士听到呼救后,毫不犹豫冲了过去,搂腰抱胳膊,并在一名患者和一名患者家属的配合下,夺下了歹徒手中的菜刀,挽救了患者的生命。
10月31号凌晨,汉中市中心医院住院部骨一科病区的病人们基本都休息了,住在过道里的患者徐某跟他的陪护姚某在说话,两个人看上去比较亲密,一切都很平静。凌晨零点五十二分的时候,陪护的姚某忽然拿出一把菜刀,对着徐某的头部一阵乱砍。受伤的徐某无力反击,只能大呼救命。
记者:“听到病人的呼救后,正在监护室工作的小刘护士立即冲了出来,看到这个情况后,她丝毫没有犹豫,迅速朝凶手冲了过去,抓住凶手正在行凶的胳膊。之后赶来的小邓护士也冲了过来,从身后将这名歹徒死死抱住。但是由于这两名护士势单力薄,并未能将歹徒制服,歹徒依然还在挣扎,准备继续行凶。这时,住在旁边床的病人赶了过来,迅速将歹徒手中的刀夺了过来。”
在帮忙制服行凶姚某的过程中,一个抱着孩子的年轻父亲见状,迅速将孩子交给旁边一名患者,他赤手空拳冲上去,和两位护士、一名男患者共同制服了行凶的姚某。搏斗中,两名护士受到轻伤,目前在家中休息。
小刘的同事:“这女孩平时非常活泼开朗,但是胆子有点小,没想到她会做出这么勇敢的事情,让我们非常震惊。”
不顾危险保护患者的护士小刘今年21岁,另一位小邓今年20岁,两位90后女孩的勇敢行为让受害者家属感激不尽。
受害者家属:“作为受害者家属,我非常感谢她们,要不是她们我侄儿就被砍死了。”
据警方介绍,受害人徐某被砍了十八刀,经过抢救,目前生命体征基本平稳,正在医院接受治疗。而砍人的姚某因故意伤害罪被警方刑事拘留。据了解,两人在两个月前产生纠纷,姚某将徐某开车撞伤,在徐某住院的过程中,姚某一直前来陪护。昨晚,姚某要求徐某出院,两人在赔偿问题上没有达成一致,随后姚某拿出随身携带的菜刀砍人。
“90后护士夺刀救患者”为何令人感动?
明不明白一件事情,懂不懂一个道理,行动是最有说服力的证据。要修复和构建一种最佳状态的医患关系,从来就不缺纸面的理论和口水的高调,缺的是行动,或者说是一种真正的信念,甚至可以是一种信仰。
在这里,两位护士,肯定是那种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的人。所以即使面对挥舞的菜刀,她们也毫不畏惧,冒着危险。在刀口下抢救出患者,尽管自己付出了流血的代价。
保护患者是医者的职责所在,这句话很朴素。在医疗行业,也还有不少这种清醒的从业者,但也有人已经已经遗忘了这一句重要的话。
此时此刻,医者说“不”的权利微弱,经常濒临被充当赚钱机器的角色;媒体舆论时常妖魔化医者,把这个职业群体描叙成道德水平下降的一代;执业安全受到漠视,很多医者已经为此付出了血的代价。在这种内忧外患的局面面前,一件现实的事情是,我们的工作需要得到更多人的理解,我们的职业需要得到人们的认可和尊重,我们的改变更需要人心的支持。
实现这一切的前提是,从业者先要明白自己的职责所在,保护好病人的权益,这是整获得尊重的根本前提。如果连这种前提也没有,寻求支持将只是空中楼阁。比如,一些医者至今还在做着与职责相违背的事情,甚至把一已的利益建立在病人健康受损的基础上。在这种前提下,呼吁别人支持和信任自己,何来说服力?
护士夺刀救患者彰显医患多真情
据医护人员介绍,这两名90后女护士,一个21岁,一个20岁,平时胆子还有点小。是什么“魔力”让这两位胆小如鼠的姑娘“迸发”出如此这般的英雄本色呢?不为别的,只为平常日积月累、厚积薄发的关于救死扶伤的信念积淀所致,“医者仁心”通过两位女护士的英勇行为再一次得到诠释。两位90后女护士虽然受了伤,但是,能够保护好患者的生命,才是她们的最大心愿。面对受伤后的问候,一句“这点痛算什么?”道出了他们的“英雄无悔”。两位女护士勇夺凶徒手中菜刀,不仅避免了一次暴力行为,也挽救了行凶者和被砍者的生命和后面的家庭。这救人的英雄之举和其传递的勇敢精神,无疑是值得全社会认真学习并发扬光大的。
而细心的人们也一定能发现,一个抱小孩的男子,看到两名护士奋力抢夺凶徒手上的刀时,放下手里抱着的孩子,与两名护士一道,从凶徒手上夺刀,最终将凶徒制服。这也告诉我们,在医患之间,不光光只有矛盾纠纷,更多的还有温情和理解、责任、奉献。当然也让我们明白,和谐社会、正义社会的构建,需要更多正义的强力呵护,面对歹徒,面对社会上的各种不义行为,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出手时就出手",因为你勇敢、诚信、正义,这个社会就会多一份正义、诚信、勇敢,而且正义终会压倒邪恶。
“护士夺刀救患者”事件,不仅让人们看到两位女护士的英雄壮举和勇敢精神,也进一步说明,大多数医护人员都信守自己的职业道德,敢于担当,勇于奉献,在关键时刻,他们会为了患者而奋不顾身。在医患关系日益紧张的今天,当出现医患矛盾时,人们是不是都应该多一份理解,平心静气地去化解矛盾,去理性认识事态的发展,不要人为把医患放到对立面上,因为任何非理性的行为都必将对医患双方造成新的伤害。
“女护士夺刀救患者”用行动为医患关系开出良方
不久前,浙江温岭医生被刺身亡事件震惊全国,医患关系话题重回公众视野。11月1日,中国医师协会统计,最近10天全国共发生6起患者伤医事件。在医患关系闹得不可开交的今天,这条护士夺刀护患者、医患合力擒凶徒的新闻在全国大江南北传播,传递出的医患“正能量”远远超过了事件本身。可以说,护士夺刀护患者,用行动为医患关系开出了良方。
这剂良方是美丽的。美国医生特鲁多墓志铭上的那段道出医学和医生角色本质的箴言:“有时去治愈,经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三个层级,都需要用积极的行动作为“药引子”。我们都知道,白衣天使是对医护人员的美称,多指护士。因身穿白色工作服﹐从事救死扶伤的神圣事业﹐故称白衣天使。维护患者的生命,不仅是治病救人,更需要在生命危难的时刻挺身而出,陕西汉中两名护士不愧为白衣天使,她们用行动开出了“最美”的药方。
这剂良方是温情的。护士誓词:我志愿做一名护士,牢记护士的天职,热情、慎独、求实、奉献、尽心尽责、救死扶伤、全心全意为伤病员服务,发扬南丁格尔精神,遵循公道、公正、科学的准则,勤奋学习、刻苦钻研、精益求精、不断进取,把知识和生命献给人类的科学护理事业。宣誓时是热情澎湃的,履行誓言更需要坚持、坚守。“医者父母心”,陕西汉中两名护士用行动实践了誓言,为医患关系开出了温情的良方。
著名医史学家亨利·西格里斯曾经说过,每一个医学行动始终涉及两类当事人:医师和病员,医学无非是这两群人之间的多方面关系。从行为学上来说,无论是“医”还是“患”,其出发点都只有一个——让病人康复起来。这本该是一对互相协作、目标统一的“利益共同体”,也是最应该互相信任的两个群体,而目前医患关系为何却表现出了势如水火的对立?医患关系僵局如何破冰,仅靠内心的自觉去重建信任够不够?
回答这些问题,用铺排的理论语言不如从自己开始、从身边的事情开始,期待更多的白衣天使、最美护士涌现,真正用行动为医患关系开良方。
[微言大义]
@万有引力:医护人员更需要被关怀和理解,只有多理解少抱怨才能融洽彼此之间存在的信任问题。只要相互信任,还有什么问题解决不了?只要我们人人都奉献出一点爱,医患和谐的“就医梦”不就指日可待吗?
@王sir不想当护士:她们真的很勇敢,是我们的榜样!但是在赞扬的背后,我们更应该思考为什么医院事故会如此频道的发生!
@千千8888:勇敢无畏的90后,巾帼女英雄!赞!医护和患者本是同心!
@SIFIC马车 :别人都跑,90后护士勇敢保护患者。这还不是天使么?近日伤医凶手的暴行真令人气愤。
@马秀琴:“我觉得她们两个做的非常棒,是医护人员的骄傲。
@天天吃隔壁:人心日益冷漠,面对持刀凶徒的惨绝人寰,两位90后女护士并没有“识时务”地“战略”撤退,而是毫不犹豫地冲了上去,赤手空拳,与前来帮忙的患者和患者的家属一道,同仇敌忾,令人敬佩!
【启示与思考】
两名90后护士的勇敢行为值得钦佩,她们用行动证明了自己无愧于白衣天使的称号。在医患关系紧张的当下,这种行为更显可贵。这让公众感受到,广大的医务工作者与患者之间并不是水火不容的对立关系,恰恰相反,在患者疾病缠身时,她们妙手回春;在病人面对危难时,她们挺身而出。
其实,类似的情况有很多。比如在非典期间,广大医务人员不顾个人安危,发扬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精神,战斗在抗击非典一线。再比如2012年4月,浙江龙游县人民医院一名患有酒瘾综合症的住院病人徐某突然情绪狂躁,砸碎了16楼病房走廊的窗户玻璃欲从楼上跳下,两名医务人员不顾个人安危,抓住徐某的双腿,成功实施救援。这些事实,充分展现了广大医务工作者救死扶伤的精神。对于医务工作者的奉献,公众应当记在心里。
我们不否认当下的医疗体制下,仍有医护人员将“吃回扣”、“开大处方”当作了堂皇的灰色收入,让医患矛盾日益紧张,以致于提到医护人员,不少人充满了愤懑和不解,甚至有公共仇视心态。
可今天的事实再次告诉我们,医患矛盾虽然存在,但绝对不是医患关系的全部和主流,更不是医疗发展主要矛盾,不能因为个别地方出现了医患双方的负面新闻,就对这种个别矛盾和不足动辄上纲上线、疯狂炒作。否则,这就是一种以偏概全的认知偏差。
就算是个别地方的医患关系有点“病”了,要治好这种疾病,除了依靠政府、医院、医生加大医疗改革、医疗投入,为好医生提供更多制度支持和鼓励,这个“疑难杂症”更需要广大患者心存感恩,怀揣温情和信任,用最广阔的胸怀,接纳曾有的缺憾和不足,用最真诚的对话,理解医生的难处和“夹缝中的生存”的不易,和医护人员等一起,除去医患关系的“病灶”,这才是 理性、明智、值得期待的选择,也才是当下医疗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包容与社会豁达心态。
让我们借助“护士空手夺刀救患者”释放出的医患温情,融化掉曾有的认知坚冰、社会误解、尊重缺失、沟通不畅。让我们将彼此置放到信任、开阔和互通有无的真诚平台上,创造更为和谐的医患关系,让医改迈向新台阶。
两名白衣天使的行为值得每一个人学习,更提醒着公众,我们在保护医务人员的人身安全上,是不是应该做得更多。在这段视频中,两位协助护士制服歹徒的群众能够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其实也给公众做出了表率。
欢迎继续关注经典案例。
(转载请注明来源:宣讲家网站71.cn,违者必究。)
责任编辑:蔡畅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3/1113/745363.s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