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典案例 百姓心声
【案例】提高护照“含金量”,利国利民
2013年11月13日 14:49
【百姓心声案例】
【事件介绍】
中国护照含金量有望提高 各国降低签证难度
据中国之声《全国新闻联播》报道,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的调查显示,到2020年,中国年出境游客总数将达两亿多人次。
外交部部长王毅近日表示,今后中国将尽可能和更多国家签订简化签证手续的协议,直至签署互免普通护照签证协议,提高我国护照的“含金量”,让中国公民在海外旅行更为方便快捷。
进入11月,中国与毛里求斯互免签证刚刚生效,各大旅行社便纷纷打出了免签牌,吸引顾客。今年以来,放宽对华签证的国家持续增多,目前,持中国护照可享受免签及免签相同待遇的国家和地区已经达到19个。
从业超过十年的签证专家潘登说,走出国门越来越容易。即使是那些暂时没有与我国签订免签协议的国家,签证申请难度也大幅下降。
潘登:现在个人以单纯旅游为目的申请签证,成功率还是很高的。
中国公共外交协会副会长、前驻英国大使马振岗表示,中国越来越高的经济地位,是各国降低签证难度的最重要因素。
马振岗:最重要的一个方面是中国在不断的发展,而世界经济的状况并不是特别好,好多国家寄希望于和中国地发展合作。合作当然是双向的,一个是他们来,一个是我们出去。这样就需要更加适应这种需求的变化。
普通护照的签证互免协议国越多,便意味着中国公民在国外越“自由”,越有尊严感,越利于国民之间的经济文化交往。
日前,外交部部长王毅在法国访问时表示,要提高中华人民共和国护照的“含金量”。他称,目前中国已在四大洲15个国家设立了35个签证申请服务中心,今后还要尽可能和更多国家签订相互简化签证手续的协议,直至签署互免普通护照签证协议,让更多外国民众来中国,让手持中国护照的中国公民在海外旅行变得更为方便和快捷。
近年来,中国人到海外经商、旅游、探亲变得越来越频繁。2012年,中国出境人数已经达到8300万人次,活动范围已经遍及全球。但与爆发式增长的出境需求相比,国人走出国门之路,虽然有所拓宽,但依然不平坦。截至2011年9月30日,中国只与74个国家签订了互免签证协议,但这些协议多针对的基本为外交、公务,以及团体旅游和普通因公事务。根据美国达美航空公司提供的国际航空运输协会(IATA)中签证与护照的信息,只有43个国家对中国实行了免签或落地签的政策,而中国边检对因私白本护照放行的国家和地区更是只有15个。
相对许多外国普通护照动辄一百多国免签待遇,中国护照的免签国家,无疑较少。此一问题原因很多,例如,一些国家担心免签带来中国人的非法滞留、移民等问题。而化解这些担心和疑虑,外交部门需要多一些主动,与其他国家展开协商谈判,积极为本国国民争取免签待遇,对此,王毅部长也有类似表示。“外交为民”,就应当从这样的小处做起,提高护照“含金量”。
如何提高中国护照的“含金量”?
据媒体报道,当地时间10月31日下午,正在法国进行正式访问的外交部部长王毅先后来到位于巴黎香榭丽舍大街的中国签证申请服务中心和中国驻法国使馆领事部,了解这两个驻外服务机构的工作情况。王毅强调,外交部及各驻外机构要接地气、懂民情、惠民生,始终密切联系群众,不断提高服务水平,切实打造好海外民生工程。
王毅说,为在海外的中国公民提供服务,维护好他们的安全与利益,是外交部各驻外机构尤其是领事工作部门的重要职责。中国人走到哪里,我们的服务和保护就要延伸到哪里。
王毅说,我们在海外设立签证申请服务中心就是为了更好服务于中外民众。目前我们已在四大洲15个国家设立了35个这样的服务中心,今后将进一步总结经验,不断改善和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当然,从更长远的目标来说,我们还要尽可能和更多国家签订相互简化签证手续的协议,直至签署互免普通护照签证协议,这样除了可以让更多外国民众来中国,还能够让手持中国护照的中国公民在海外旅行变得更为方便和快捷。也就是说,要提高中华人民共和国护照的“含金量”。
提高中国护照“含金量”,恐怕是千千万万中国公民一个美好又迫切的愿望,这个愿望能否尽早实现,需要中国政府特别是王部长们以开放的姿态对待外国人,更需要政府和官员善待自已人,努力打造一个人人都舍不得离开的平等自由富强的国家,中国护照“含金量”才会真正提高。这个过程的长短,完全取决于执政者的勇气与谋略。
10月中旬,李克强总理访问近邻泰国,就在偿试推动两国互免签证。从李总理事后的表态来看,中泰将会很快达成持普通护照互免签证的协定。这对中国持普通因私护照的公民来说,具有非同一般的现实意义。
提起出国签证,对绝大多数中国人来说都有一种说不出来的愁烦。除了签证申请费的负担,手续之繁琐、条件之苛刻、等待之漫长、结果之难料,常常让人哭笑不得。
根据中国外交部官网的提示:截至2013年8月18日,中国共与80个国家达成互免签证的协定。但仔细一看,几乎所有的国家要想免签,都需要持有中国外交、公务或公务普通三种护照类型,只有非洲的塞舌尔和欧洲的圣马力诺两个弹丸小国,普通中国人持有因私护照才能免签。
此外,还有10个国家(贝宁、波黑、老挝、马其顿、孟加拉国、摩尔多瓦、塞尔维亚、塔吉克斯坦、土库曼斯坦、亚美尼亚),持有中国普通因私护照,但加注“因公”字样,也可以免签。问题是,又有几个中国人、通过什么渠道、能在因私护照上加注“因公”字样呢?
另外还有6个国家(阿塞拜疆、白俄罗斯、俄罗斯、格鲁吉亚、摩尔多瓦、土库曼斯坦)可以免签,但是必须随团旅游,仍然要接受旅行社苛刻的条件。印度尼西亚、约旦等国为了吸引中国游客,可以办理落地签证,但落地签证和免签完全不同,没有互免签证,中国海关边防都不会放行。
截至到目前,真正给普通中国人提供免签待遇的只有塞舌尔、圣马力诺以及今年10月31日互免协定生效的毛里求斯,总共加起来只有3个国家。
这种现状和崛起中的大国地位显然很不相称,身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外汇储备国、也是仅次于美国的对外金主国,为什么连个免签的待遇都争取不到?当然免签都是相互的,只要中国多给其他国家人民免签政策,其他国家才会为中国人提供对等的待遇。
中国人持护照成批出国是改革开放以后的事,时间并不太长,在过去闭关锁国人穷志短的年代,有个短波收音机都有收听敌台的嫌疑,拥有护照,随时都可能被打成里通外国的“特务”或“现行反革命”,那时候,许多人只能选择冒死偷渡逃亡。加之官方的意识形态宣传说要“解放全人类”,让许多国家对中国人持有成见或者保持警惕。
改革开放以后,随着中国经济的繁荣发展,国人的收入水平也大幅增长,金钱财富取代了政治口号,中国人对外面的世界也有了更清楚的认识,官方也不再惦记着“解放全人类”,出国的人数一年比一年增加,虽然还有出国滞留不归、举止不文明的现象,但大多数国家都是非常欢迎挥金如土的中国人去旅游、求学、消费、投资,特别是在世界经济普遍不景气的时期,中国“土豪”俨然都是救星。
中国护照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区分为因公和因私两大类。所谓因公护照又分为三种:一、外交护照,供高级领导人、外交人员及其配偶、未成年子女等使用;二、公务护照,供副县、处级(含)以上公务员使用;三、公务普通护照,供副县、处级以下公务员、国有企事业单位因公出国人员等使用。
这三种护照由外交、外事部门发放,要么免签,要么涉及到的手续、费用由单位负责,签证申请由各级外办统一办理,不用因公出国人员操心、费力、花钱。我国有庞大的公务员队伍,每年的公款出国也很多,但是由于走的是不同于因私护照的渠道,对他们来说,是否免签影响不大。即使免签,他们出国也需要政审、批文、组团等,其他手续仍需要单位统一办理。
剩下更多中国人一般只能申领普通因私护照,富人们出国出境,只要多付钱,自有各类机构帮助代办各种商务考察签证、多次往返签证。近些年,也有许多中国人由于工作生活抑或其他种种原因,已经申领了外国绿卡,或者办理移民转换了身份,这些非富即贵的中国人,对互免签证并不会太在乎。
而对于持因私护照的绝大多数普通中国人来说,与他国互免签证的需求就非常迫切。护照有没有“含金量”,关键就看互免签证的国家有多少。比如国人就很羡慕香港人和台湾人,他们在世界各地旅行,居然享有100多个国家包括美国提供的免签待遇。面对这种一国多制的差异,中国政府特别是外交部门应该有紧迫感,主动和多国协谈普通因私护照的免签问题。政治经济条件比中国好的国家可以缓一缓,收入相等甚至比中国还差的国家,应该尽快谈判协商实行互免签证,从而逐渐提高中华人民共和国护照的“含金量”。
外交为民 从提高护照“含金量”做起
普通护照的签证互免协议国越多,便意味着中国公民在国外越“自由”,越有尊严感,越利于国民之间的经济文化交往,李克强总理在谈及中国-泰国普通护照签证互免协议时称:中国有句老话,亲戚越走越亲,(这)将为两国人民往来提供便利,密切人文交流,造福两国人民。
当然,免签大多是相互的,根据外交对等原则,类似协议的签署也会意味着对外国人入境“门槛”的降低。从经济角度看,这有可能进一步带动国内社会在贸易、投资和旅游领域对外开放的格局,让外部资源为国内经济注入更多的活力。从管理角度看,也会给国内相关部门带来一系列的挑战,首当其冲的当然是非法滞留和非法移民问题,还有可能造成社会治安的恶化,甚至为恐怖势力的活动提供更多的“便利”。但改革的制度设计和政策制定都不能“因噎废食”。一些欧洲发达国家的经验和教训表明,预警、疏导、法治等手段是化解非法移民问题的良方,一味地提高门槛、“闭关锁国”,只会把机遇与问题一同排斥在外。
在今年的APEC峰会上,习近平主席提出了构建亚太“互联互通格局”的构想,目标是推进相关区域内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和最终实现一体化。在“互惠共赢”对外大战略的引领下,跨越中国国境的“自由”流动将越来越不是梦想。
【启示与思考】
近年来,随着中国国力的提升,越来越多的民众走出国门,但签证问题往往让人诟病。而今,越来越多国家简化对华签证手续,是中国护照“含金量”提升的明证,是国家软实力提高的重要标志。
外交部长王毅日前在法国访问时表示,今后中国将尽可能和更多国家签订简化签证手续的协议,直至签署互免普通护照签证协议,让中国公民在海外旅行更为方便快捷。
这是好事儿!中国护照的“含金量”虽然表现为公民出国的自由度和在海外的尊严,但却必须有国家战略力量作为支撑。因而,国家力量不能缺位。许多和中国发生战略性关系的国家,应该给予中国民众更为便捷的出行自由。中国也应给予这些国家的公民来华的便利。
互免签证和签证便利化是多赢之举,是明智之举,并非一边倒对中国有利。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是世界头号贸易大国,中国与世界的经济贸易往来和人员交往日益密切。互免签证和签证便利化有利于促进这种商务往来与人员交往,对中国、对世界经济发展亦是双赢。
中国护照的“含金量”要靠硬实力来提振,当然也离不开软实力的涵养。签署互免普通护照协议,意味着国际关系的融洽与信任,这种信任或基于意识形态的共识,或源于同质文明和同源文化的支撑,抑或建构在同盟关系的基础之上。一句话,软实力的同频共振和相互吸引,是重要因素。
签证便利化看似小事,但对要出国的个人来说却是大事。这需要中外携手,既需要有关国家释放善意,更离不开我国外交部门所做的艰苦细致工作。笔者希望,类似亲民之举还可以来得更多些,中国护照“含金量”更高一些。
欢迎继续关注经典案例。
(转载请注明来源:宣讲家网站71.cn,违者必究。)
责任编辑:蔡畅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3/1113/745516.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