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纸张 字号选择:超大 行高 带图打印 返回原文

首页 > 专题 重大事件专题 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实践心得

勤走乡间路,融入群众中

2013年11月15日 08:25

基层农村是党员干部收集社情民意、联系服务群众的主渠道,是破解发展难题、推动科学发展的主战场,是锻造鲜明特质、培养质朴情怀的主阵地。只有常到基层农村,勤走乡间小路,深入群众中间,才能充分感受民生艰辛,领悟民生大事;只有脚上沾满泥土,才能真正融入群众,更好地服务群众。 

勤走乡间路,脚沾泥土香。接“地气”,才能增“底气”、长才气。党员干部要走出机关大楼,走出文山会海,走进农家小院,走到田间地头和群众中间,倾听民声,细察民情,普惠民生,着力锻造来自群众、密切联系群众和真心服务群众的优良作风。 

一要体验“荷锄田间”,领略劳作艰辛。要勇于扑下身子、放下架子、离开位子,到农村,做农民,干农活,感受春种、秋收的忙碌,体验“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的历程,感悟“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的艰辛。同时,在劳动中倾听群众的心声,收集群众的思想,在田间地头与农民交朋友,更加有利于进一步转变干部作风、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推动各项工作开展。 

二要品尝“粗茶淡饭”,培养质朴情怀。到农家去、吃农家饭、住农家院,是共产党人和农民群众亲如一家、鱼水情深的生动体现。不去先富一步、快人一拍的先进村、街道村、富裕村,而是去到最贫困、脱贫难度最大的经济薄弱村,与农民群众同坐一张桌,同食一锅饭,推心置腹、坦诚交流,零距离了解群众真实的生活状况,共同商讨强村富民的办法措施,品尝弥足珍贵的“精神食粮”,培养简单朴素的优良品质。 

三要学会“乡土语言”,感受民生脉动。群众语言最朴素、最生动、最实用。学会群众语言和群众交流,始终是一种管用实用的群众工作方法。在和群众交流中,忌说官话、说套话、说大话,多讲群众一听就懂、一记就牢、乐于接受的“土话”,把大道理讲得深入浅出,把小细节问得清楚明白,用充满感情和乡土气息的话问政于民,问需于民、施教于民、取信于民。 

兴办惠民事,心中蕴真情。干部下基层,关键是要解决制约基层发展的突出难题。要从农村最现实、最紧迫、最突出的问题入手,千方百计排忧解难,全力以赴推动发展。 

一要把准民生之“脉”。打开联系之门。群众生活在最基层,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落实情况感受最深切,最有发言权,反映的问题最真实、最可靠,群众反映的问题就是民生问题,要听一听群众对党委政府工作的评价和期盼,问一问群众在生产生活中的困难和要求。要畅通联系之路。完善社情民意反映渠道,广泛收集群众不满意、最急需的事项,确保“上情下达”和“下情上传”。要搭建联系之桥。通过开展调研、定期下访、公开接访、互动走访,加强与群众的沟通交流,全方位了解群众所需所盼所怨。 

二要善解群众之“难”。要真心实意。认真倾听群众的意见,深入思考群众反映的各种问题,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帮助群众解决燃眉之急。要尽心竭力。对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能解决的立即解决,不能立即解决的要按照整改有目标、推进有措施、落实有责任、完成有时限的要求,制定和落实整改方案,不夸夸其谈,不弄虚作假,不做表面文章,全力以赴帮助群众。要耐心细致。基层的问题比较复杂,在解决棘手问题时,既要依法按政策办事,又要讲究方法方略,做好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疏导工作和矛盾化解工作,切实把问题解决在基层、矛盾化解在基层。 

三要开好服务之“方”。改进服务群众作风,既要选择工作好的典型,总结推广经验,更要到情况复杂、矛盾集中、条件艰苦的地方去了解情况、研究对策、寻找答案。要善于把本职工作融入到全局中来思考、来定位、来把握,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要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不同方式,多为群众办些实事好事,让基层党组织持续得发展,人民群众持续得实惠。 

搭建连心桥,密切鱼水情。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党员干部的一项长期任务。党的十八大再吹响了服务群众的集结号,广大党员干部更应顺势而为,积极探索新形势下联系服务群众的新方法新机制。 

一是重在联系,用心倾听最基层的声音。真正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全面了解民生民情,看一看百姓的“衣食住行”,尝一尝农家的“柴米油盐”,听一听群众的“家长里短”,要像回家一样进农家,像亲人一样对群众,掀掀他们的锅盖子,打开他们的话匣子,走进他们的心窝子。基层的声音,表现形式多种多样,有的并不那么悦耳动听,有的并不那么精雕细琢,还要求党员干部仔细辨别、细致收集、认真思考,做到“遇事虚怀观一是,与人和气察群言”。 

二是重在联动,用力解决最急需的难事。把群众的呼声当作第一信号,主动深入基层解决矛盾问题、积极回应群众的各种期待,实现基层群众的烦心事有人听,民生事有人办,不平事有人管,安民事有人抓,富民事有人领。健全联系群众制度,做到机关工作重心下移、基层干部坚守一线、领导干部深入基层,把更多精力用到关心群众的生产生活中,把更多人力、财力投入到解决群众切身利益上,让人民群众得到更多实惠,努力以解决群众的“最急需”赢得群众的“更满意”。 

三是重在联心,用情架设联系服务的桥梁。大力倡导“一线”工作方法,引领党员干部在一线集结,民生在一线关注,矛盾在一线化解,民心在一线凝聚,努力把思想政治工作融入到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问题之中。建立健全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机制,扩大群众参与度,真正让民做主、事由民定、家由民当,在党群干群之间架起一座座“连心”的桥梁。要认真总结服务群众的经验,探索服务群众的内在规律,把联系服务群众的好做法、好经验固化为制度规范,探索构建干部下基层为民服务体系。

(作者单位:江苏泗阳县委组织部)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3/1115/745849.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