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纸张 字号选择:超大 行高 带图打印 返回原文

首页 > 专题 重大事件专题 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实践心得

走群众路线请向他们看齐

2013年11月15日 09:37

到贫困山区去!到革命老区去!到扶贫攻坚一线去!到老百姓最需要的地方去!这是国家卫生计生委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以来的新风尚。

吕梁山区作为革命老区和国家级集中连片贫困地区,党中央、国务院一直给予高度关注和亲切关怀。2012年初,国务院将当时的国家卫生部(现国家卫生计生委)定为吕梁山片区扶贫开发工作的牵头单位。近一年来,国家卫生计生委肩负党中央的重托和人民的期待,从部长、副部长到很多司局长,先后来到吕梁山区实地调研、认真规划、精心组织、强化落实。从硬件到软件,从眼前到长远,都给予老区人民倾力支持。还有来自全国的大批优秀专家和普通医务人员,自带经费轻装简行驻扎吕梁山区,日以继夜救死扶伤,那种朴素的工作作风和忘我的工作态度,得到了当地干部群众的广泛好评。

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教育是手段,实践是根本。中央国家机关肩负使命,身体力行,竭尽全力为大局服务,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我省正在开展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做出了很好的榜样。

一是要有责任意识。走群众路线,不能仅仅停留在部门的觉悟层面或者个人的道德层面,而是要有强烈的“责任心”。要肩负起党和人民的嘱托和期盼,这是党的事业需要,也是必须履行的义务。没有责任心,就没有进取心,就没有战胜困难的勇气和信心。俗话说,贫贱夫妻百事哀。由于历史的原因,贫困地区困难重重,国家卫生计生委从大局着眼,从微观入手,千方百计扶持吕梁山片区的实干精神,就很能说明问题。

二是要有群众观点。走群众路线,就要倾听群众呼声,关心群众疾苦。老百姓想什么、盼什么,我们就应该做什么。国家卫生计生委领导对吕梁山片区密集调研,一竿子插到底,到最贫困的地方去,到田间地头去,到柴门小院去,实地走访乡村医院,走访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家庭,为科学规划扶贫方案和合理配置医疗资源,取得第一手资料。大城市的专家们不给地方添麻烦,不给百姓增负担,自带经费,生活从简,自理食宿,免费为山区百姓解除疾患,这些都深得百姓赞誉。这种白求恩精神永远没有过时。当前进行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更需要这种精神。

三是要有创新精神。现实中不乏这样的例子:有的干部也很想为党为人民干点事情,但是点子不多,办法不多。这就是时下普遍存在的“本领恐慌”。扶贫开发,是一个多年的话题,但是随着形势的变化发展,需要创新思维、创新工作方法。国家卫生计生委把振兴山区医疗卫生事业放在整体扶贫开发的大背景下考量,使得这项工作从开始就具备前瞻性。在扎实调研的基础上,把国家政策用好用活,打破体制局限,跨行业跨部门整合各种有效资源,同时注重培养地方的造血功能,帮助农民发展致富产业。这些工作尽管还在“进行时”,但是效果已经比较明显。

真扶贫、扶真贫,带着责任扶贫,带着感情扶贫。国家卫生计生委在吕梁山片区一年来的扶贫开发实践,不仅给当地带来了资金、项目和技术,更重要的是带来了新作风、新精神、新思维,为当地注入了新的活力。这对于我省眼下正在进行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来说,无疑是现成的好教材、好样板。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3/1115/745931.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