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纸张 字号选择:超大 行高 带图打印 返回原文

首页 > 专题 重大会议专题 全会专题 十八届三中全会 重要新闻

央视晚间新闻:解读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

2013年11月17日 21:35

 

官邸制:开启官员福利转型

《决定》里出现了一个新鲜词“官邸制”,明确规范并严格执行领导干部工作生活保障制度探索实行“官邸制”。短短的几个字,开启的将是官员在住房福利方面的转型,使官员福利更加规范化制度化。

在现在的欧美发达国家,也包括日本、韩国都建立了“官邸制”。一般分两种情况,像美国总统、州长都实行“官邸制”,对其他高级官包括国会议员就实行住房补贴。

“官邸制”在国外并不鲜见,所谓官邸,人们的常识是,高级高原办公和住宿的地方。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秘书长汪玉凯说,官邸制,其实就是国家为一定级别的官员提供任期内的住所。住所产权是国家的,官员本人只有任期内的使用权,任期届满续无条件退房。也就是说,铁打的官邸,流水的官。

能有效的遏制以权谋房方面的腐败现象,好多倒台的官员,发现手里有几十套房子,所以我们建立严格的官邸制以后,能够带动整个官员在房产问题上廉洁自律。

本台短评:改革拥有最深厚最坚定的支持

从十八大到十八届三中全会,这一年来社会各界实际上已经形成了一个清晰的判断,那就是这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是一定要日益改革的,但即便如此三中全会最终《决定》所呈现的改革力度依然超出了很多人的预期。历史上所有取得成功的改革,无一不是顺应了新时代的潮流,拓宽了生产力发展的道路,回应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期待。三中全会所做的战略部署,不只是要割除一两种弊端,而是要建立全新的政府职能、市场机制和社会格局,让人民共享制度红利,尽情挥洒勤劳智慧,开创美好生活。改革作用力越大,遇到的反作用力也就越大,不会一帆风顺,更不会一蹴而就。公众对于这个过程的艰险要有一个充分的心理准备。但无论怎样,只要落脚点始终是让人民幸福,改革就会拥有最坚定、最深厚的支持,就会最终开创历史性的新局面。

打破一考定终身  可多次选择考试

考试招生制度改革,一直是我国教育改革里最为敏感的地带,而这次《决定》就敢于在敏感地带动刀,里面提出的改革策略将有望改变一考定终生的弊端。

孩子长大了,要上学了,在以前很多家长都会绞尽脑汁的托关系、花票子,就想把孩子送到重点校、重点班,不过以后家长们可就不用这么大费周折了,因为《决定》中明确规定要统筹城乡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实行公办学校标准化建设和教长教室交流轮岗,不设重点学校,重点班,破译择校难题,标本兼治减轻学生课业负担。

所以这次《决定》是回归义务教育的本质属性,强调了要统筹城乡义务教育的资源均衡配置,而且特别要实现所有的公办学校标准化建设,让所有的校长教师都能够交流轮岗,不设重点校、不设重点班,让大家觉得如果你想要上学的话,家门口就有质量能够保证的学校,要做到这一点就使千家万户能够受益,不再为择校去奔忙。

如果您家有高考生,那绝对是全家都得跟着高考转,人们常用千军万马过独木桥来形容高考,万一那几天发挥失常,就会直接影响升学,学文还是学理更是很多家长纠结的问题。

以前的确存在这所谓一考定终身的问题,就好像我要苦学12年,然后最后拼一次高考,如果出现失误的话,也许我这整个人生轨迹道路都不一样。

今后一考定终身,文理科分科都将会成为历史。因为决定中规定要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探索招生和考试相对分离,学生考试多次选择,学校依法自主招生,专业机构组织实施,政府宏观管理,社会参与监督运行机制,从根本上解决一考定终身的弊端。探索全国统考,减少科目,不分文理科,外语等科目社会化考试一年多考,试行普通高校、高职院校、成人高校之间学分转换,拓宽终身学习通道。

这一次高考在《决定》当中的部署是非常缜密的,是想要破除一考定终身这样的弊端,就设计了招考分离、设计了学生考试多次选择,学校依法自主录取招生,假定一个孩子因为一次考试可能会不太理想,他还有其他的补救的机会,比如说他可以通过选择其他分类考试的方式到普通高校,也可以到高职院校去,他同时还可以选择成人学校和继续教育,自学学分将来都可以跟普通的本科院校能够连通起来互认,将来的专升本也好,将来的深造也好,他终身学习的通道就拓展开了,就不会在出现千军万马走独木桥的局面。

废止劳动教养制度

存在半个多世纪的劳动教养也将寿终正寝了,《决定》提出废止劳动教养制度,完善对违法犯罪行为的惩治和矫正法律,健全社区矫正制度。

我国法律对触犯刑法的行为有犯罪数额、情节等方面的规定。例如盗窃只有到达一定的数额才会受到刑事处罚,对没有到达这些尺度的罪行,轻微但不够刑事处罚的行为人往往被划归到劳教范围处理。目前是公安,民政和教育等部门组成的劳教管理委员会做出劳教决定,对违法事实的认定,以及劳教期限的适用缺乏严格的程序约束。实践中对这种限制人生自由的决定,没有司法程序作为保障,不利于人权保护。

它说明中国在保障人权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实际的一步。

专业人士表示,由于废除劳教制度还涉及立法机关需要完成相关法律程序,劳教制度才能最终废止。

 

生育政策调整“单独两孩”启动实施

不难看出养老体制的改革是强调人口和经济发展相适应,而接下来这个人口政策的重大调整也是出于同样的考量。《决定》提出,启动实施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这是我国进入21世纪以来对生育政策的重大调整。

据统计目前我国老龄人口将突破两亿人,中国的人口结构在未来20至30年内将严重老化,已成为全球人口老龄化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这个过程是不可逆的,但是生育政策的调整使老龄化这个过程会能够有所放缓。

我国从1980年开始提倡一对夫妇只生育一个孩子,随着社会进步传统多子多福的观念已逐渐改变,人们认识到人口素质比人口数量更重要,正在学会理性规划家庭发展而不是盲目跟风生育,因此当前启动实施单独两孩政策条件已经成熟。

这一决定的组织实施主要由各地根据本地的人口形势和人口与经济社会的发展情况,通过人大修改条例或者是人大常委会作出决定,依法组织实施,全国不设统一的时间表。但是我们要求各省区市实施这一政策的时间间隔不宜拉的过长。

王培安说:“单独两孩政策适用一方为独生子女的夫妇,独生子女是指本人没有,同父同母、同父异母、同母异父的兄弟姐妹。符合政策的夫妇只要任何一方户口所在地允许单独夫妇生育两个孩子,就可以申请再生育”据预测政策调整后全国将有1500万至2000万人口符合条件,每年出生的人口不会有大的增加,到2020年总人口将明显低于14.3亿人,不会给粮食安全,以及卫生、教育、就业等基本公共服务带来大的压力。

这种调整觉得怎样?

这个调整觉得有进步。好多人能满足需要吧,愿意要的,条件更宽松一点。

假如说我们离开家,出去外地工作什么的,有另外一个也可以陪在家里面陪父母,这样他们也不会很孤单。

现在独生子女都没有玩伴,生两个以后可以一起玩,也会懂得怎么样去照顾自己的弟弟妹妹。

好事,是好事啊!

记者:为什么,您觉得?

独生子女家庭不好教育,我们家孩子就是太独了。

是单方面独生子女就可以生(两个)了是吗?说实话,挣那么多钱,你给谁?你不再生一个。

 

社保改革: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

今晚我们要看一幅足以改变未来我们每个国人生活的改革蓝图。昨天晚上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闭幕三天过后,《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正式出炉。这份改革蓝图超出了很多人的预期,因为在一些领域他带来的是从无到有或者从有到无的全新变革,这些变革最终将带给中国人什么样的生活,接下来我们将带您具体的解读,首先我们来看看养老体制的一项重大改革,《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政策,这也是对社会保障领域改革的一次全新尝试。

对于研究制定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政策,许多老人表示改变一刀切是好事但也遵循自愿原则。

那也不错,因为有的人喜欢退休了不做了,去跳跳舞唱唱歌也挺好的,有的像我这样的需要带带小孩的;有的没什么压力,没什么负担愿意做下去,也有很多我的同学在朋友的单位里继续在做,做到现在。

身体好的应该还可以做,为政府、国家、人民多做贡献,实际上我也有这种感觉,刚退休,怎么我不能做了,实际上我觉得精力还有。

过去养老金和户籍挂钩的养老方式使得流动劳动力的养老面临困境而《决定》中强调要实现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完善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接续政策,并加快企业年金,职业年金和商业保险等发展构建多层次社保体系,无疑让这些人看到了希望。中国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郑秉文指出,为了应对老龄化和养老金收支平衡的挑战,世界很多国家都尝试了延迟退休年龄,这是社会保障里最具调整空间的参数。从全世界的实践来看延迟退休年龄没有一步到位的,而是采取渐进式的方案,每几年延长3个月,延迟5年退休的话可能要20年的过渡期。郑秉文分析从这一角度来看,研究制定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政策将成为我国下一步改革的重要试验区。

特邀专家张力:延迟退休年龄并不是对个人完全是受损的,可能一线的蓝领工人感觉到很辛苦不愿意去延迟,但实际上我们给出非常明确的信号养老金将来是多交多得。要吃这个定心丸的话是一定要有一整套的制度设计的,要确保这种渐进式的退休能够使绝大多数人是受益者而不是利益损害者。假定这项改革措施大家都觉得我的利益受到损害的话,这个改革决策是绝对不会出台的。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3/1117/746135.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