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典案例 反腐倡廉
【案例】测谎仪反腐 揪出腐官心中“鬼”
2013年11月18日 09:50
【反腐倡廉案例】
【事件介绍】
合肥检方用测谎仪反腐 心理活动出卖了自信的贪官
日前,合肥市肥东县检察院开始采用测谎仪查办犯罪案件,并已成功侦破了三起职务犯罪案件和10余件非自侦刑事案件,测试准确率达100%。什么样的人可以接受谎言测试?如果嫌疑人闭口不说怎么办?说谎的人看似表情凝重但心理活动如何?记者探访合肥市检察院,揭开测谎仪的神秘面纱。
心理活动出卖了你
合肥市检察院检察技术处的处长洪军告诉记者,测谎仪协助侦破的几起案件效果明显。据他透露,目前全国范围内已有2000余起利用测谎仪侦破的案件,使用成功率达到98%。
“你的心理活动已经出卖了你,掩饰毫无用处。给测试对象戴上连通导线的夹子,就可记录被测人的呼吸、血压、脉搏等各种生物反应的综合变化情况。在被测对象说谎时,这部分数据出于人体本能的神经反应变化,测谎仪示波屏幕上的曲线剧烈波动,就可得知被测人在经历复杂的心理活动,给办案侦查指明了方向。”洪处长告诉记者,目前有两类人不能参加检测,第一类是受过训练的特工,第二类是没吃饱饭的,饿着、手脚冰凉的情况人体血液并没有完全疏通,也会影响调查结果。
有网友曾质疑,如果嫌疑人三缄其口,打死我也不说呢?洪处长解释称,屏幕上反映的生理指数波动是人体神经的自然反应现象,一些特工经过特殊训练,可逃避测谎,对于普通人则是百试百灵。还有,现在有了脑电波测谎仪,嫌疑人拒绝回答问题,也一样可以进行测试。“你(被测人)只要戴上‘大罩子’(数据收集头盔),可以躺着不做声,但大脑中激烈的思想斗争已经反映在测谎仪示波屏幕上,这说明有重大隐情”。
如果嫌疑人不承认,调查人员当然没办法,因为测谎结果不能作为证据,但为检察机关指明了调查方向,节省了大量人力物力和时间。“无论他坦白与否,只能算做口供,检察机关需要找到物证,一旦发现物证,零口供也可以给他定刑了,交代不交代只是他的态度问题。”洪处长说。
测谎之前先聊天突然峰回路转
洪处长透露了目前测谎提问的小窍门。怎么攻破心理防线呢?提问上不直接进入侦破主题,而是先聊天谈心。“我们做个游戏好不好?1到10我给你10个数字,你在心里挑一个,技术人员随后开始按数字逐个提问,‘你说的是7吗?’嫌疑人回答‘不是’,但测谎仪示波屏幕已经显示他的生理数据曲线发生剧烈变化,测试了两三轮后,调查人员坚称‘你说的就是7,你撒谎了’,他们(嫌疑人)一下就崩溃了,他会琢磨,我预设的一个小数字都被发现了,那我隐瞒的那些情况会不会被测出来?这时候被测人的内心就动摇了。”洪处长说道。
聊天、做游戏是为了让被测人放松,之后峰回路转猛地切入正题,会让被测人猝不及防。洪处长介绍,之前合肥市发生了一起商场黄金柜台失窃案,检察机关怀疑有内鬼。检察院对有作案可能的嫌疑人进行了测谎,“你是保安吗?你当天在值班吗?”被测人淡定回答后,检测仪显示被测人生理数据正常。当调查人员再问:“你那天走过消防通道吗?”测谎仪示波屏幕上的曲线剧烈波动,调查人员赶紧追问,最终锁定了罪犯。
口是心非的贪官测谎仪面前认罪
洪处长告诉北青报记者,目前测谎仪应用于“排除型”和“认定型”案件。比如排除型,合肥市检察院曾接到过举报,市里某单位公款账目对不上,亏空18万元,举报人怀疑单位里的会计贪污了,但被当事人绝口否认。后来通过测谎仪检测,调查人员围绕会计是否拿钱这个关键点,设计多套“试题”进行询问,多轮测试下来,这名女子各项生理指数正常。公安机关基本排除了她的嫌疑,但未停止对她的调查。
洪处长说,认定型案件指检察院基本认定嫌疑人的犯罪事实,但证据略显单薄,嫌疑人对所有指控极力否认的情况。比如今年7月初,检察院接到举报有人行贿,在对嫌疑人刘某测谎时,提到曾送现金时,测谎仪就有剧烈波动。后来调查人员随口问道,还送过什么东西?送没送过汽车和房产?测谎仪也有剧烈反应。这大大超出民警的想象。调查人员沿着这一线索,随后调查了这名行贿人缺失的房产及车辆,找到了实际证据。
洪军处长告诉记者,当时给刘某做工作的时候,他很鄙夷测谎仪的能力,还表示自愿参加测试。在做游戏被猜中数字后,刘某就开始冒冷汗,后面调查人员询问进入主题,测谎仪反应强烈。测试人告诉刘某,你今天讲的有些事情说谎了,你没有通过测谎测试。这时候无可奈何的刘某已经没了测谎前的自信,其实这时刘某预设的心理防线已经崩溃,他开始喃喃自语:“那就这样子呗,我也没有法子,你们爱怎么搞就怎么搞。”第二天,刘某主动交代了房产、汽车的情况,这时候调查人员也基本掌握了他反映的情况。
遇到难题求助测谎仪
洪处长告诉记者,很多人都质疑测谎仪灵不灵,起初也包括他自己。单位里有同事不信,洪处长找来单位新来的华东政法大学的实习生做代表参加现场测谎体验,结果准确得让现场观看的人一片哗然。测谎仪效果令人信服后,他报告了检察长,召开干部论证会,“30多万的测谎仪,又多买了两台,现在有四台了”。
仪器由中国科学院信息工程中心研制,是纯国产的。以前用美国制造,后来美方实行禁运。1989年的时候,中科院研制出了自己的测谎仪,投入使用后效果很好。洪处长笑称:“现在检察机关个别案件侦破不了时,就想起我们来了,你(记者)要是不信,我带你来做个试验,保证你心服口服。”
洪处长介绍,结合测谎仪的震慑力,肥东检察院法院配合预防处开展相关的普法宣传。“我们想传达一个信号,想犯罪的手莫伸,伸手必被抓。”
小知识:什么是测谎仪?
“测谎仪”的学名是“多参量心理测试仪”,是一种记录多项生理反应的仪器。可以在犯罪调查中用来协助侦讯,以了解受询问的嫌疑人的心理状况,从而判断其是否涉及刑案。由于真正的犯罪嫌疑人此时大都会否认涉案而说谎,故俗称为“测谎”。准确地讲,“测谎”不是测“谎言”本身,而是测心理所受刺激引起的生理参量的变化。
说法
专家:特工也没办法控制生理反应
测谎仪为什么会如此神奇?王工说,测谎仪是有科学依据的。当一个人在撒谎时,他的身体会产生相应的生理反应。这种反应是大脑所控制不了的。测谎仪就是通过各种传感器,准确捕捉人身体上的各种生理变化,从而判断出被测者是否撒谎。
换句话说,身体的变化一般只受植物神经系统制约,大脑无法控制。通过分析这些变化,可以了解被测试者是否说谎。
在电影和电视剧中,一些经过专业训练的特工似乎能够逃脱测谎仪的测试。王工笑着说,即使是特工,也没办法控制身体的生理反应。
不过,测谎仪能够提供的只是一些冷冰冰的数据。主测官需要做的就是排除被测试者因紧张等因素产生的干扰反应,从而判断出被测试者的反应是否是撒谎造成的。
教授:测谎结果不能作为证据使用
安徽大学法学教授陈宏光说,根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测谎结果不属于鉴定结论,也不算是刑事诉讼法中规定的7种法定证据。
但陈宏光肯定了检察院的做法,“在获取线索方面,是可以使用它的。事实上,测谎对指明侦查方向的作用是非常大的。”
1999年9月10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在关于CPS多道心理测试(俗称测谎)鉴定结论能否作为诉讼证据使用问题的批复中已经明确,人民检察院办理案件,可以使用CPS多道心理测试鉴定结论帮助审查、判断证据。
但是,不能将CPS多道心理测试鉴定结论作为证据使用。
测谎仪“揪”贪官,让谁欢喜让谁忧?
其实,将测谎仪用在反腐工作上,合肥市并不是第一次。早在2009年,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检察院就采用心理情景测试仪(俗称测谎仪)查办职务犯罪案件,并成功侦破了一起受贿案件。这也是北京市首次将测谎仪用于检察院查办的职务犯罪案件中。如今,合肥市用测谎仪成功侦破的案例再次显示出测谎仪的“威力”。笔者认为,虽然测谎仪能够让贪官现出原形,但是使用还需谨慎。那么,测谎仪揪“贪官”,让谁欢喜让谁忧?
让检察官们喜。测谎仪,准确汉译是多道生理心理描记器或多道心理生物记录仪。这是一项犯罪心理测试技术,它检测的实质是嫌疑人有无与案件相关的犯罪心理痕迹,如果有,那他可能是涉案人。通过官员心里上的变化来扑捉是否贪污犯罪。据了解,目前前全国范围内已有2000余起利用测谎仪侦破的案件,使用成功率达到98%。可见,这个仪器让检查官们很高兴,这样不仅省了人力物力,而且提高了办事效率。虽然只能作为辅助工具,但是也能为职位犯罪“添砖加瓦”。
让百姓喜。对于贪官,大家深恶痛绝。尤其是十八以来,中央打掉十一名省部级高官,同时地方官员也有不少,这些官员的落马说明了贪官人数之多。贪官落马,人民群众最受益。有些官员在上任后,搞所谓的政绩工程,劳民伤财。有的直接贪污百姓的救命钱。官员的不良行为让百姓“深陷苦海”。如今,为了通过测谎仪能够更快的确定官员的犯罪行为,这对于百姓来说,是一件好事。
让官员忧。测谎仪的出现,可以说是官员的“照妖镜”。即使心里太好的人,也能通过生理的变化来显现出来。如果官员三缄其口,那么据相关负责人介绍:“无论他坦白与否,只能算做口供,检察机关需要找到物证,一旦发现物证,零口供也可以给他定刑了,交代不交代只是他的态度问题。”可见,测谎仪的出现让官员“胆寒”。即使很聪明的人,在此也“难逃一劫”。
当然,再好的仪器、再科学的方式也有其弊端。笔者希望,在用测谎仪“揪”贪官的时候,一定要慎重,更要根据测谎结果进行深入调查。同时,这样仪器的出现,更向官员说明了“莫伸手,伸手必被抓”。
程序正义比测谎仪更可靠
在国外,测谎技术的准确度确实远远高于法院承认的其他证据的科学性,培训合格的测试人员可达到小于1%的差错率。在我国,也有资料表明,测谎仪的准确度达到了90%以上。现在,合肥传来的喜讯恐怕更让侦查机关、司法机关振奋。
不过,即便在某一地方某一时间,测谎仪的准确率高达100%,也不等于测谎仪在所有地方所有时间的准确率都能达到100%。测谎仪也有折戟沉沙之时,而且栽得很惨。1998年,云南省戒毒所民警杜培武的妻子和另一民警同时被杀,据传两名死者生前关系暧昧,负责侦破这起杀人案的民警据此推测两人是杜培武所杀并动用了测谎仪。测谎结论是,杜培武否认杀人的供述是谎言,杜因此被判了死刑。然而两年后,真凶被抓且供出了其杀害两人的犯罪事实。有人或许会说,这仅仅是个案,但哪怕测谎仪的准确率能达到99.99%,只要出了一个错案,它就值得慎重对待,因为对于错案的当事人而言,它就是100%。
也许正是鉴于杜培武案的教训,最高人民检察院曾在文件中指出:“CPS多道心理测试(俗称测谎)鉴定结论与刑事诉讼法规定的鉴定结论不同,不属于刑事诉讼法规定的证据种类。检察机关办理案件,可以使用CPS多道心理测试鉴定结论帮助审查、判断证据,但不能将CPS多道心理测试鉴定结论作为证据使用。”
测谎的结论不能作为证据使用,对这一点许多使用测谎仪的检察机关心知肚明,合肥检方也承认“测谎结果不能作为证据,但为检察机关指明了调查方向,节省了大量人力物力和时间”。可如果测谎仪显示犯罪嫌疑人撒谎,尤其是有“98%”、“100%”这样的高成功率支撑时,侦查人员很可能会以此逼迫犯罪嫌疑人交待罪行或相关物证,特别当其手中并没有有效证据时。
因此,越是在测试准确率被吹得神乎其神时,越要保持清醒和注重程序正义,用制度来避免权力为追求破案率而越出笼子。这就要求有关部门制定防范刑讯逼供特别是变相刑讯逼供的措施,要落实同步录音录像特别是全程同步录像制度,还要确保犯罪嫌疑人聘请律师的权利和律师会见犯罪嫌疑人的权利;法庭更要坚决排除刑讯逼供等非法手段获取的证据,有关机关要坚决查办涉嫌刑讯逼供的案件,追究相关办案人员的刑事责任。
“测谎仪”反腐,治标还需治本
据了解,测谎仪的原理不外乎就是给测试对象戴上连通导线的夹子,就可记录被测人的呼吸、血压、脉搏等各种生物反应的综合变化情况。在被测对象说谎时,这部分数据出于人体本能的神经反应变化,测谎仪示波屏幕上的曲线剧烈波动,就可得知被测人在经历复杂的心理活动,给办案侦查指明了方向。但是每个人都有个体差异,测谎仪真的适用于每一个人吗?
如果一个人对于谎言已经形成了一种逆条件反射,也就是说,当他说谎的时候他各方面都是正常的,只有当他说真话时,才会出现如同说谎那样的生理乃至心理反应,如脸红、心跳和血压上升之类,所以面对测试结果,你怎么知道他是因为说了真话而不好意思,还是因为说了假话而心怀羞愧呢?如果一个人从小都因为说出真相而遭到众人的嘲笑和老师的批评,因为说谎而受到表扬,这样一种长期训练会有什么样的结果,不是不言而喻的吗?
同样的道理,“腐败”二字并不会明明白白地写在贪官的脸上,心理素质高、擅长撒谎的老手,他们见惯大风大浪,完全有可能成功控制住自己的情绪,做到“面不改色心不跳”,从而,骗过测谎仪。现实中,不在少数的落马贪官,一天之前还在大谈特谈反腐倡廉工作。所以我们不难看出,反腐工作之所以存在相当难度,贪官深谙伪装隐藏之道,确实是难点所在。
笔者认为,反腐依赖技术手段未尝不可,是件好事,但过度的技术崇拜其实并不能让反腐工作疏而不漏。所以,还得靠“牢不可摧”的健全制度,要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形成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不能腐的防范机制、群众的公开监督的机制,把权利运行在阳光下,这样即使贪腐官员再“狡兔三窟”,再精于伪装,就算能骗过测谎仪,却终究不可能逃过所有公众的“火眼金睛”,再“魔高一丈”的贪官也终难逃出全民反腐和制度反腐所设置的天罗地网。
【启示与思考】
我们常说要“多措并举”“转变观念”“创新思维”,这样才有利于工作的高效推进,当然反腐也如是。合肥市肥东县把测谎仪这样的“高科技”用来“揪”贪官,让人觉得眼前一亮,而且一揪一个准,已经侦破了三起职务犯罪案件和10余件非自侦刑事案件,测试准确率达100%,着实让小伙伴们都惊呆了。提起测谎仪,有这么一个小故事,童话里的匹诺曹,一说谎鼻子就要长一寸,遭到了不少人的笑话。当然,童话归童话,没有人当真。但是现代科学证实,人在说谎时生理上的确发生着一些明显的和不明显的变化,通过记录这些变化,便能掌握人的心理活动,正是基于这样的原理才发明了测谎仪。
在反腐侦查中,一些腐败分子由于“久经沙场”,特别油头滑面,面对检察人员的追问往往沉默不语、顾左右而言他,企图以此逃避法律制裁;加之不能刑讯逼供,侦办工作往往因此陷入僵局,找不到突破口。
因此,反腐工作除了要主动出击——“老虎”“苍蝇”一起打、开通中纪委监察部网站、派出巡视组等外,也要用反腐形式的创新来让反腐主动出击更有力,比如在侦办案件中运用测谎仪。测谎仪的运用尽管不是肥东县检察院首创,但对于目前的反腐局势来说,它的确可以很大程度上在“鸡蛋上找到裂缝”,从而顺藤摸瓜,侦破案件。
毫无疑问,测谎仪的使用在查处官员腐败,职务犯罪以及推进司法公正等方面起到了相当积极的作用,确实值得赞一个,但是,更关键的还是要坚定信心,多管齐下,惩防并举,进一步完善相关责任机制,建立政府、单位、群众等立体化的监督网络,剔除腐败土壤,实现“不想腐、不敢腐、不能腐”,真正营造出风清气正之景象。
欢迎继续关注经典案例。
(转载请注明来源:宣讲家网站71.cn,违者必究。)
责任编辑:蔡畅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3/1118/746239.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