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纸张 字号选择:超大 行高 带图打印 返回原文

首页 > 专题 重大事件专题 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理论研究

浅议坚持群众路线的意义

2013年11月20日 12:34

 

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坚持群众路线是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保证。回顾历史,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不断战胜困难,夺取胜利,除了依靠正确的理论和路线外,正是紧密依靠群众,相信群众,与人民群众同生死、共患难。1945年中国抗战取得胜利,国民政府的威望达到顶点,但是国民党迅速在政治上、经济上暴露出其专制与腐败。坚持了八年抗战的国民党军队在与解放军的决战中,兵败如山倒。共产党兵力处于弱势,却仅仅用了三年多时间,就如秋风扫落叶般打败了国民党几百万军队。解放战争势如破竹,进程大大出乎人们意料,许多人都没有想到会如此快地结束。人民群众在两种主义、两种命运之争的历史关头,最终选择了中国共产党。共产党在国共内战中赢得了胜利,建立了新中国。

一、革命战争年代共产党具有极其优良的作风与传统

共产党非常重视人民群众,形成了自己良好的作风。从1927年10月红军初创到1947年解放战争前夕,部队严格实行“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在20多年的战争环境中,相比国民党军队的军纪松弛、惊扰百姓、抢掠奸淫,共产党部队所到之处,解民倒悬,出之水火,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掠夺,给老百姓挑水、砍柴、打扫卫生,和群众打成一片,亲如一家人,形成了军民鱼水情,被亲切地称为人民子弟兵,被人民群众当成自己的亲人。毛泽东曾撰写文章表扬部队行军打仗路过老百姓的果园,熟苹果就挂在树枝上,伸手可摘,然而,又饥又渴的战士没有一个人吃苹果。1937年10月在延安发生了“黄克功事件”。毛泽东指出黄克功“犯了不容赦免的大罪”,严加惩处。解放战争中,解放军占领大上海以后,战士和衣抱枪,露宿街头,决不惊扰市民,人们清晨起来打开家门,看到如此古今中外罕见情景,莫不惊叹,不同阶层人士均对共产党产生极大好感。在困难和危险前面,共产党的干部身先士卒,高喊:“同志们跟我来!”而国民党军官却贪生怕死,逼迫士兵:“弟兄们给我上!”

共产党用铁的纪律捍卫和保护群众利益,几乎达到了圣洁的形象,共产党领导的军队成了“最可爱的人”,涌现出大批象诸如“拒腐蚀永不沾”的“南京路上好八连”等亲民爱民的先进模范与典型,赢得了人民群众广泛支持和坚决拥护。在敌人的刀枪前面,群众用生命掩护共产党员;为了逃避敌人的抓捕,甚至用自己的孩子假冒顶替共产党员的孩子;沂蒙山区的大嫂用自己的乳汁抢救负伤战士。人民群众无私无畏地支持和帮助共产党,甘愿付出巨大的牺牲,这是共产党克敌制胜的最重要的因素。

二、在解放区通过实行土地改革把土地分给农民

土地是广大农民群众的命根子。解放战争时期,1947年中国共产党召开全国土地会议,决定在解放区进行土地改革,制定了《中国土地法大纲》。大纲规定:没收地主土地,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按农村人口平均分配土地。在土地改革中,中共贯彻依靠贫农,团结中农,中立富农,有步骤地有分别地消灭封建性剥削的土地制度,发展农业生产的土地改革总路线。

土地政策极大地激发了农民革命和生产的积极性。为了保卫胜利果实,翻身农民踊跃参军,积极支援前线。强大的后勤补给是胜利的保证,打赢战争群众基础相当重要。淮海战役共产党以少胜多,几十万军队的大兵团在中原战场往返冲杀,需要大量粮弹、人员、担架补给,百万民工队伍和担架队推着独轮车,保证了共产党军队的后勤补给。农民的大力支持成为解放战争迅速取得胜利的一个可靠保证。解放军60对国民党军80万。结果,60万吞了80万。因为国民党贪官横行、政治腐败,变得政治孤立、失去民心,军队厌战,士气低落,倒台是“大势所趋,人民志向”。共产党主力兵团不占优势,但是背后有500万老百姓。人民群众推着独轮车支前,为前线的解放军送粮、送给养。所以陈毅说:“淮海战役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没有人民群众的支持,就没有淮海战役的胜利;没有人民群众的支持,就没有三大战役的胜利;再一次印证了“得民心者得天下”的古训。

 

三、民主清廉的共产党政权极大地吸引了广大青年

20世纪30年代后期,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成为模范的抗日根据地和全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典范,展现出诸多与国民党政权不同的新特点、新风貌,是全国最进步的地方。“解放区的天是明朗的天,解放区的人民好喜欢,民主政府爱人民,共产党的恩情说不完……”老百姓发自肺腑的歌声真切地表达了对党和民主政府的由衷爱戴。广大进步青年络绎不绝地奔向延安。他们来自祖国的四面八方,来自中国社会的各个阶层,但是却有共同的追求、共同的目标,从沦陷区、国统区不惜舍弃一切、甚至生命,奔赴延安。其中有一部分甚至是宁愿抛弃高官厚禄、荣华富贵,毅然脱离国民党阵营、奔赴延安的国民党党员、三青团员或军政特工人员。

相比之下,人们对蒋介石、国民党的独裁专制统治,对国统区腐败、黑暗的社会制度,早已深恶痛绝。据统计,从1937年到1941年,国内外记者、友好人士访问参观延安和陕甘宁边区的就有7000多人。当看到共产党人是一群以拯救民族于水深火热之中为己任、以创造平等、自由、民主、幸福的崭新社会为目标,而且为之不惜抛头颅、洒热血、牺牲一切的社会精英、民族脊梁,他们终于从黑暗中看到了光明,从绝望中看到了希望。1940年5月,华侨领袖陈嘉庚访问重庆后来到延安。延安和重庆的强烈对比,使他由衷地赞叹道:“得天下者,共产党也。”

四、群众路线关系党和政府的前途命运

抗战胜利前后,美国军事考察组结束延安之行,曾经向宋美龄盛赞中共治下的延安新风。宋美龄听后不屑地说,那是中共还没有真正尝到权力的滋味儿,此言警醒着走向全国执政的共产党人。新中国建立已经60多年了,执政党不能仍然“啃老本”,总是以取得60多年前的战争的胜利来取得人民的信任,也不能总是拿“带水分”的经济指标和不切实际的收入数字来做宣传,而是要通过发展经济让人民群众实实在在感受到衣、食、住、行等实际生活水平和政治权利的提高,从而获得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尤其堪忧的是,执政党的某些组织和领导干部的所作所为不但没有很好地代表群众利益,而且常常与群众的利益相冲突,不时损害群众利益,在与人民群众的关系中存在突出问题和尖锐矛盾。

综括言之,群众路线不仅仅是属于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范畴,也不仅仅是工作作风,实质关乎共产党执政地位的稳固和是否能够长期执政。人民群众总是会用自己的方式对历史进行选择,只是不同的时期有差异,战争时期与和平时期有很大差异。在革命年代,中国人民用生命与热血选择了共产党,这是确凿的历史事实,但是,共产党能否在执政年代仍然得到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其中能否像革命时期那样把群众看得高于一切,至关重要。

历史是面镜子,正确地总结成功经验和吸取失败教训,事关执政党的兴衰成败。反之,对经验和教训两方面把握不准,就会导致思想糊涂、行动盲目的结果,应该坚持的没有坚持,应该抛弃的没有抛弃,从而损害执政能力和水平,最终危及执政地位。以史为鉴,国民党在大陆的失败与共产党赢得政权以及20多年前苏联共产党的垮台的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表明,一个政党把人民群众放在什么位置,人民群众就一定把一个政党放在什么位置。

在古希腊神话里,英雄安泰是大地母亲的儿子。只要身体不离开大地,他就拥有无穷的力量,就能够所向无敌。共产党只有紧紧依靠人民群众,才能立于不败之地。脱离了人民群众,就有遭遇失败的危险。对于执政党而言,能不能坚持群众路线以及能否很好地坚持群众路线,是需要从上到下严肃认真思考并在实践中身体力行的重大问题。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3/1120/746823.shtml